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高校教师信息行为有结构,包括:必备的信息科学知识,较强的信息教学行为能力,良好的信息行为道德修养.高校教师信息行为有效性的提高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将教育教学信息学列入高校教师岗位培训教学计划中;制定完善的教师信息教学行为素养培养计划;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增强高校教师信息行为有效性;鼓励教师自己创造条件,通过提高自身信息行为素养,增强其教学信息行为有效性.参5.  相似文献   

2.
集体公益林林权改革制度后时候主要表现的问题是集体林权改革制度不细且立法滞后、管理制度滞后和生态补偿与经济收入严重失调,提出集体林权改革后时候森林生态公益性保障策略是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立法、加快制定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时候监督管理办法和加快制定集体公益林生态补偿制度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3.
《生态毒理学报》1999,21(4):26-27
我们认识到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种集体责任.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必须包括采用改善的可持续生产与消费实践.  相似文献   

4.
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在草甸土中的吸附和解吸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5种有机污染物在草甸土中的吸附和解吸行为.结果表明,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吸附主要受疏水性作用的影响,吸附数据基本符合传统的线性模型.解吸行为则表现出明显的滞后现象,解吸实验结果与"双元平衡解吸(DED)模型"的预测值相吻合.DED模型能够更加准确地定量描述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解吸行为.  相似文献   

5.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发现,暴露于五氯酚的斑马鱼胚胎中有14个涉及细胞凋亡行为的基因表达发生了显著改变.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这些功能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与环境毒物诱导的细胞凋亡行为密切相关的caspase-2基因和其他基因之间的同源关系.斑马鱼caspase-2基因由10个外显子和9个内含子组成,cDNA长1308bp,含一个开放阅读框(ORF),编码435个氨基酸.6种脊椎动物Caspase-2氨基酸序列的保守性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在特定功能区结构域中氨基酸序列表现出较高的同源性,Caspase-2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利用RT-PCR技术,斑马鱼caspase-2基因cDNA被克隆并确认.研究结果表明斑马鱼caspase-2基因是一个研究细胞凋亡行为的模型分子,可为环境化合物的分子毒性评价及其机制研究提供一种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6.
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的重要规范,注重诚信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中国传统的诚信观特点有二,一是诚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之本;二是诚信是交友的基本道德准则.当代大学生诚信滑坡,迫切需要进行诚信教育.传统的诚信观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从本体价值的高度来重视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可以通过在大学普遍开设以诚信为核心内容的传统文化教育通识课程、努力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和营造社会诚信的大环境等方式来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参7.  相似文献   

7.
多环芳烃在全土及其碱提残余物上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菲和芘为代表性化合物,采用8种有机质含量不同的天然全土样品及其碱提残余物进行吸附实验,并利用不同吸附模型进行数据拟合,藉以探讨有机质含量对土壤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Freundlich吸附模型的非线性指数n都小于1,显示全土和碱提残余物在多环芳烃的吸附过程中表现出非线性特征.菲和芘的吸附行为随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同而变化,碱提残余物的吸附能力强于全土,两者吸附行为的差异主要归因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性状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验室蝌蚪微空间温度行为变化频次统计分析,发现10℃时的所有西藏齿突蟾(Scutiger boulengeri)蝌蚪、15℃时除低海拔种群外的所有西藏齿突蟾蝌蚪的聚集分布均符合负二项分布,也符合NeymanⅡ型分布,在5℃、0℃时,不同分组的西藏齿突蟾蝌蚪行为分布有差异.西藏齿突蟾蝌蚪在低温5℃、0℃时的行为分布方式改变可能是对低温冻害的一种适应性反应,由环境温度改变导致蝌蚪行为分布方式的改变可能是高海拔两栖类蝌蚪对分布区域水温改变规律长期形成的一种适应对策.图1表2参12  相似文献   

9.
“订单教育”是市场经济形势下,企业的订单经济向教育界渗透的一种表现,它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阐述“订单教育”的概念及其特点,重点介绍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农业类专业实施“订单教育”的几点措施,并分析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磺胺甲恶唑在土壤上的吸附及其与Ca2+、Mg2+、Zn2+的共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真  吴敏  张迪  侯娟  宁平 《环境化学》2013,32(4):640-645
研究了磺胺甲恶唑(SMX)在11种土壤上的吸附行为.相关性分析表明,单一的土壤性质与表观吸附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相关关系,SMX在土壤中的吸附可能受憎水性作用、阳离子交换、表面积等多个机理或因素的共同作用.进而研究了Ca2+、Mg2+、Zn2+3种金属离子与SMX在土壤中的共吸附.其中,Zn2+显著地促进了SMX的表观吸附,而Ca2+、Mg2+两种离子对SMX的吸附没有明显的影响.同时,SMX的存在也影响了3种离子的吸附行为,Ca2+和Mg2+的吸附降低,而Zn2+的吸附受SMX的影响不大.可能是由于Zn2+在土壤中是内界吸附,占据了内部的位点,取代了大量的H原子,使表面的负电荷减弱,降低了土壤与SMX的排斥作用,从而使其吸附增加.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日本青鳉在两种除草剂阿特拉津和百草枯联合暴露下的逐级行为响应,采用水质安全在线生物预警系统(BEWs)记录行为强度数据,分析不同暴露浓度、不同暴露时间日本青鳉的行为响应.10、5、1和0.1TU的暴露浓度下行为反应时间分别为:0.74、7.7、29.4和42.2h,而每个浓度不同配比之间行为反应时间差异明显.结果表明:在两种除草剂的暴露下,日本青鳉的逐级行为响应既受化合物浓度高低的影响,又受暴露时间的影响,而且每个浓度两种药物不同配比暴露下的青鳉鱼的逐级行为响应基本一致,每个浓度不同配比之间行为反应时间差异明显,即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除草剂对日本青鳉的行为毒性是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刚军  吴越  刘建林 《生态环境》2007,16(4):1324-1327
博弈分析得出个体理性会引起集体非理性,使得个体陷入"囚徒困境",无法达到水资源利用的最佳状态。任何规章制度都不可能完全克服这一"囚徒困境",最终解决途径只能是采取自律模式——C模式,也就是用水者自我约束、自觉节水。城市用户群是由人类个体组成的人类集合体,正是这一群体及其所含个体的心理特点极大程度地支配着他们的用水行为,特别是自律行为的产生。所以,城市用户群的节水问题首先是心理问题。文章从人类心理的不同方面挖掘城市用户群及其所含个体的用水行为特点,提出釆用从个体心理根源出发,提高城市用户群对节水的认识与情感认同;从群体心理根源入手,建立城市用户群用水行为的良好导向,形成较强的群体凝聚力;应用社会互动现象,有意识调整城市用户群的用水心理与行为;矫正城市用户群不良的消费动机与消费需要,提倡绿色消费等措施,以促使用户形成自律行为,达到建设节水型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碳纳米材料在环境中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礼文  黄庆国  毛亮 《环境化学》2013,(7):1268-1276
碳纳米材料主要包括富勒烯、碳纳米管和石墨烯.随着碳纳米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其对环境的影响和在环境中的行为也逐渐受到关注,而在环境中的转化是环境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环境转化会改变碳纳米材料的性质,从而影响其它行为如聚集沉降和生态毒性.同时,作为一种以碳为骨架的材料,能否被自然界转化、从而进入碳循环是评价碳纳米材料长期环境影响的必要信息.因此,本文重点总结了碳纳米材料在自然环境条件和水处理条件下可能发生的生物或非生物转化,并分析影响碳纳米材料转化的因素,和转化过程对其环境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鱼类为指示生物的生物早期预警是一种高效快捷的水体污染物生态损害预警技术,然而,将鱼类的集群行为应用于生物早期预警的研究目前还较为缺乏。以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为实验对象,使用“集群分数”量化参数对其健康状态下的集群行为进行了观测和量化。根据24 h急性毒性暴露实验结果,通过梯度暴露实验和突发污染模拟实验2种方式测试了暴露于镉离子(Cd2+)、对氯苯胺和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MS222)3种化学品下的稀有鮈鲫集群行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稀有鮈鲫具有明显的集群行为,其集群分数处于3~5之间,且对化学品的暴露具有明显的变化响应。3种化学品1 h暴露下对稀有鮈鲫集群行为的最低有影响浓度(LOEC)分别为3 mg·L-1(Cd2+)、10 mg·L-1(对氯苯胺)和11 mg·L-1(MS222),且稀有鮈鲫的集群分数对化学品暴露的反应较为灵敏且迅速,在3种化学品加入后的10 min内即表现出明显的响应。因此集群分数是一种可用于量化鱼类集群行为的良好参数,且...  相似文献   

15.
苯酚类化合物对日本长腿蛙蝌蚪的急性毒性与构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半静态法测定了21种取代苯酚类化合物对日本长腿蛙蝌蚪的24h 急性致死毒性(24h-LC50),并进行了定量结构活性相关研究.研究表明:大部分酚类化合物的毒性表现为极性麻醉作用.影响毒性的因素有化合物的疏水性、电性及离解行为等.  相似文献   

16.
提出运输的环境影响,需要一个全方位的方法,例如为了促进旨在改变行为,技术和基础结构而相互支援的一体化行动,这样一种考虑系统的方方面面的方法.政府的关键作用(由加拿大运输部门的国家气候变化过程阐叙)是提供一种支持的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17.
土壤生物的学习行为是一种综合性的神经高级活动,对土壤中的神经毒性污染物生态风险监测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设计了一套试验装置,基于蚯蚓对白光刺激的厌恶本性,通过振动-白光配对刺激,对蚯蚓进行学习训练,使蚯蚓领会借助加速移动阻止白光刺激的策略,通过蚯蚓到达移动位移阈值的时间测定,对蚯蚓的学习行为进行测试,建立了蚯蚓的学习行为...  相似文献   

18.
随着行为学与审计研究的进一步交融,采用行为审计学来进行审计的研究日益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由于审计关系影响审计行为,审计行为影响审计质量,借助契约经济学理论、偏重于个体和群体的行为分析以及行为审计学等有效工具分析影响审计质量的行为,并通过杜弗洛的田野实验进行案例分析,提出通过引导审计师行为以提高审计质量的方法.图1,参7.  相似文献   

19.
丙烯酰胺生态毒理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烯酰胺(AM)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在不同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其生态毒理行为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论文从AM的理化特性出发,概述了AM在生物体内的行为,探讨了AM对生物体的危害,分析了AM在环境中的归宿,提出了AM的预防措施,为今后AM的使用、治理及预防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批量平衡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初始浓度的六氯苯在红壤和黄泥土表面的吸附与解吸特征. 结果表明,六氯苯在红壤和黄泥土表面的吸附与解吸行为均可用Freundlich方程进行很好的拟合,其相关系数(R2)在0.97-0.99之间,并表现为非线性特征. 六氯苯在红壤和黄泥土上吸附的KadsF值均小于其解吸的KdesF值,说明六氯苯在这两种土壤表面的解吸表现为一定的滞后效应. 随着初始浓度的升高,其滞后效应增强,两者呈线性相关. 用不同方程对滞后系数H,ω和λ进行量化,发现不同浓度的六氯苯在土壤表面的解吸过程表现出正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