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在实验室对一种新研发的e PTFE覆膜滤料的微观结构、过滤效率与清灰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覆膜滤料稳定状态时对实验粉尘总过滤效率达99.996%以上;洁净状态时对PM1.0和PM2.5的过滤效率分别为97.5%和98.5%,过滤性能良好;该覆膜滤料表面极其光滑,且以表面过滤为主,清灰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2.
覆膜滤料以其高效低阻、透气性好等特点备受关注。选取4种典型的覆膜滤料,通过静态和动态过滤实验分析其阻力和效率特性,进而对覆膜滤料的过滤性能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清洁阶段,4种覆膜滤料的喷吹周期和残余阻力差异较大,粉尘剥离率平均值为83.2174%,最大偏差为2.32%;在稳定阶段,4种覆膜滤料的清灰周期、残余阻力差异减小且趋于稳定,残余阻力增长率接近且偏差均在5%以内,剥离率平均值为95.4485%,最大偏差仅0.55%。可以看出,稳定阶段覆膜滤料的种类对于阻力增长率和粉尘剥离率影响不大。通过细颗粒物过滤实验可知,评价覆膜滤料对PM2.5的过滤效果需要综合考察滤料清洁阶段和稳定阶段,可为覆膜滤料应用和评价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袋式除尘用过滤材料的性能测试与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袋式除尘用过滤材料选用时的低阻、高效要求,对PPS、P84、FMS9806、PPS覆膜、FMS9806覆膜、HBT等6种常用的过滤材料的过滤效率、过滤阻力等性能指标进行测试与对比.测试结果表明:HBT的过滤效率较高,仅次于FMS9806覆膜,且过滤阻力较低;FMS9806覆膜滤料的过滤效率明显高于其他过滤材料,但阻力也是最高的;其余过滤材料的过滤效率均低于这2种材料,同时阻力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4.
覆膜滤料是降低微细颗粒物排放,降低大气环境中PM2.5浓度源头的净化技术之一。对氟美斯(FMS )针刺毡为基布覆膜滤料,进行了表面微观结构电镜扫描,同时,进行了这种滤料的阻力实验测试和分级效率测试。表面电镜扫描结果显示,覆膜呈微孔且直径为0.5μm左右的多层铰链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覆膜滤料周期性清灰后阻力为1200 Pa ,万次老化实验后覆膜滤料阻力是1163.3 Pa;在过滤风速为1.4 m/min时,滤料对PM2.5的过滤效率高于99%。实验结果对使用覆膜滤料的布袋除尘器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扫描电镜(SEM)对涤纶滤料、亚克力滤料、聚苯硫醚(PPS)滤料、芳纶滤料、涤纶覆膜滤料、亚克力覆膜滤料迎尘面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发现滤料经过轧光处理后表面部分纤维熔融形成无孔区,经烧毛后处理的滤料表面存在针刺生产过程中刺针造成的凹坑,覆膜滤料表面的膜结构层存在着无孔区和膜破损孔洞等现象,这些现象将对滤料的有效过滤面积、过滤精度和使用寿命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针对空气中油雾的净化问题,对聚结纤维滤料的织物构造提出了一种优化设计。将纤维细度为2μm和6.5μm的不锈钢(SS)纤维滤料及相对应纤维细度的玻璃(G)纤维滤料分别构成内含4个垂直引流通道的多层复合滤料,用气-液聚结过滤性能试验台进行对比测试,计算分析引流通道的构建对滤料捕集效率、阻力特性及品质因数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滤层内加插金属网隔片建立若干垂直引流通道对滤料阻力特性有着显著影响,其过滤性能有所改善。在相同条件下,含引流通道的滤料到达阻力稳态阶段需时更长,而且上升过程中瞬时阻力最多可降低30%~50%,品质因数可提高50%~70%。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刺工艺制造毡类过滤材料相对于针刺工艺具有很多优势,不仅具有更低的纤维损伤,而且体现出优异的过滤性能。根据国家标准建立实验装置,对水刺滤料和常规针刺毡滤料、覆膜滤料的性能进行了综合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水刺滤料对微细粒子的捕集效率优于针刺毡滤料,阻力低于覆膜滤料,在过滤除尘方面有很大优势。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中国市场上常用的4种G1~G4级别粗效过滤材料对大气粉尘中PM_(2.5)的过滤性能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从效率最大化角度考虑,粗效滤料在1.9 m/s左右时,滤料的计重效率均达到最大,且滤速最大值小于标准给出的2.0~2.5 m/s的滤速范围;滤料的阻力随着滤速的增加而增大,计算并绘制了4个级别滤料在最佳滤速范围下,对PM_(2.5)的过滤效率以及相对应的阻力范围图,对过滤器粗效滤料的选取提供了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滤料是捕集微细粒子的最有效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着除尘效果。本文研究了不同风速下不同克重、不同透气度的涤纶针刺滤料和PTFE水刺滤料的分级计数效率、PM_(2.5)计重效率性能。结果表明,过滤效率随克重的增大而增大,随过滤风速的增大而减小;如过滤直径为2.5μm的粒子,1.5 m/min风速下涤纶针刺毡的克重从500 g/m~2增加到600 g/m~2时效率从69.97%增加到81.84%;风速从1.5 m/min增加到3.0 m/min时,500 g/m~2涤纶针刺毡的效率从69.97%减小到44.69%。  相似文献   

10.
燃煤锅炉用高温滤料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国内外燃煤锅炉用滤料现状,阐述目前滤料的技术状况并分析各种滤料的使用条件;通过分析滤料的性能,针对滤料的结构进行改进,针对我国燃煤锅炉的高温、高浓度和复杂烟气工况问题研发讨论新型滤料技术,详细介绍P84(聚酰亚胺) PPS(聚苯硫醚或聚对苯硫醚)梯度结构,PTFE(聚四氟乙烯) 膨体玻纤覆膜滤料,膜 分层纤维 玻纤基布等表层结合梯度结构的新型滤料;测试对比复合滤料与传统滤料性能参数的差异,分析几类高温滤料性能测试的实验结果并提出相关的结论和建议,新型滤料在实际案例中利用取得优良效果.  相似文献   

11.
赵丽丽 《林业劳动安全》2012,25(3):15-17,31
林场管理经济效益提升需要从具体工作做起,需要落实好国家相关政策,充分利用林业资源,坚持走林场产业化发展道路,把林场生态资源分配好,优化各种产业链条,推动林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林场管理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做好科学管理、技术管理工作,需要制定符合林场发展的总体规划,推动林场管理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促进林场各项工作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阶段生产、生活中触电事故增加,采用故障树的分析方法,对用电设备触电事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得出保护接地在供配电系统中的重要作用。简要介绍保护接地,并指出目前我国用电设备保护接地中存在的问题及接地故障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了全国油锯产品生产许可证评审中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对油锯产品实行许可证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危险源的概念辨析   总被引:4,自引:10,他引:4  
在现代安全科学理论中,危险源是人们认识事故形成机理的重要因素。但在学术研究领域,目前对于危险源的描述和表达并不统一。这不利于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应用危险源理论开展事故预防工作。虽然危险源的一些主流概念和分类方法,从不同侧面阐明了危险源的特征和本质,却仍有其局限性。主流的危险源分类方法包括根源危险源和状态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固有型危险源和触发型危险源、固有危险源和变动危险源、物质性危险源和非物质性危险源等。基本型危险源和控制型危险源是在传统危险源概念和分类方法基础上,对于危险源本质和特征的新的认识。基本型危险源的本质是能量或危险物质,而控制型危险源导致了前者的约束机制失效。从本质上讲,无论是约束机制自身还是约束机制失效,都是一个控制问题和系统问题。  相似文献   

15.
郑雨蕾  牛奕  汪箭 《火灾科学》2013,22(3):126-130
在建筑火灾的计算机模拟中,计算区域的选取密切关系到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已有研究针对单一开口小室在火灾燃料控制阶段和通风控制阶段时计算区域如何选取进行了分析并得到了定量的结论,该文在此基础上改进结果处理的方法,提出一种新的定量分析计算区域合理选取的方法,对单一开口小室在火灾两阶段间的过渡区域如何选取计算区域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6.
隧道下穿桥梁的桥墩稳定性未确知测度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指导隧道安全施工,保证路桥的安全运营,对桥梁桥墩稳定性进行评价,运用未确知理论,建立未确知测度评价模型。结合葵坝隧道下穿盐坝高速路桥的工程实际,选取影响桥墩稳定性的10个指标构造评价指标体系,依据每个桥墩的指标分级标准构建单指标未确知测度函数,确定每个对象的单指标测度矩阵;用熵权法计算各对象指标的权重,进而得到了对象的多指标综合测度向量;并依据置信度识别准则得出12个桥墩的隶属等级和稳定性排序。结果表明:12个桥墩中,除有1个桥墩处于不稳定等级外,其余都处于稳定等级。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FGD的腐蚀原理,并对国内外常见防腐材料合金钢、橡胶内衬和树脂磷片内衬进行了介绍.对FGD系统中的各个不同部位的防腐设计进行了说明,比较了几种方案的异同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预测法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评述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更好地研究不同预测法在安全生产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当前安全类主流杂志中发表的涉及安全生产的文献为依据,统计6种定量预测法使用的频率和范围,分析预测法在当前安全生产方面应用的特点和成效,探讨预测法在安全领域的应用价值和前景。得出结论:选择有效预测法能极大地提高安全生产中事故发生的预测效率,做到先预防再预控;没有一种预测法是恒定有效的,预测法的选择需要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场景进行调整;组合预测法的灵活使用不仅能够避免单一预测法的不足,而且能提高事故预测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9.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去除腐殖质的黄河泥沙对硝基氯苯的吸附规律及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灼烧后的泥沙对硝基氯苯的吸附量随着平衡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高,随粒径的减少而降低.含沙量100 g/L条件下,泥沙中的矿物成分的吸附占总吸附量的71%~82%;腐殖质吸附量占总吸附量的18%~29%.灼烧后的泥沙对硝基氯苯的吸附量随pH值变化较大,pH在6.66左右时吸附量最高.金属离子的存在使吸附量增加,不同金属离子的存在引起吸附量变化的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20.
结合典型实例介绍了在锅炉运行中判断给水泵、风机等转动机械故障及基本分析方法和处理方法,亦即根据运行中转动机械的故障特征,通过听、看、摸、闻,去检查寻找运行故障中的表面现象,来确定故障部位、原因并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