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理性看待地震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全球一些地震研究先进的国家开展了有计划的地震预报研究.数十年来,地震预报研究工作历程艰难,路途坎坷,对地震能否预报的争论也一直伴随着地震预报研究工作没有停止过.1975年辽宁海城7.3级地震成功预报,让人们欣喜雀跃,以为大功告成,但一年后的1976年河北唐山7.8级地震的惨烈后果,给地震工作者当头一棒.  相似文献   

2.
地震预报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1949年,前苏联政府开始资助地震预报,于1953年在塔吉克加尔姆地区建立实验场,为国际地震预报研究奠定基础。1956年,中国在12年科技长期规划中提出地震预测研究计划。1966年3月河北邢台地震的发生揭开了我国地震预报研究工作新篇章。接着是积累了海城地震预报经验的同时却未能对唐山地震做出短临预报,使人们认识到预报经验总是有局限性的,实现地震预报有其艰苦性。从20世纪80—90年代以来,地震事业更是长足进展,建立了现代化的观测台网和数据传输系统;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对地震预报存在两种不同观点,笔者认为地震可以预报,但探索途径艰难曲折。最后提出了对我国地震预报战略思想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着重论述了要提高防震减灾效益,必须加强地震预报研究。分析了20多年来我国地震监测预报和研究的进展与差距,提出了若干加强监测预报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地震预报的研究和实践肯定是要继续搞下去,必须以地震预报的基础研究和经验预报并重的原则作为未来地震预报战略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6.
引用自助统计分析 ,对华北地区 17次中强地震前地震活动震级分布的离散度自助统计方差σBM值与地震活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总结出了中强地震前地震活动离散度自助统计方差σBM值的异常特征。同时 ,把该方法应用到了河南及邻区中等地震预报研究中 ,制定了预报规则 ,进行了预测内符检验和预报评分。结果表明 ,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中短期地震预报方法 ,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 地震预报目前尚处于经验性阶段,对预报能力的判断,现今只有依赖于震例的分析。因为预报能力是建立在监测能力的基础上的,而对监测能力的判别,也只有通过震例分析来估计。为此,作者根据华北地区地震综合预报清理攻关组,在1985年8月完成的“华北地区地震综合预报清理成果报告(第三部分)”中的10次发生在华北地区的5级以上地震,以  相似文献   

8.
地震科学水平和地震预报的社会实践,形成研究人员不同的“良心”心理活动。积极的“良心”心理活动,有促进地震预报研究发展,相对提高预报成功率的作用;消极的心理活动,则干扰地震预报决策,或涣散军心,增加预报失误。为此,在震情严峻的情况下,应减轻预报人员的心理负担,在基层地震部门,更要疏导地震工作者的消极心理,以提高地震预报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冯德益  林命周 《灾害学》1990,(4):1-7,19
本文把多级模糊决策方法应用于地震预报当中。文中详细论证和推导了多级模糊决策方法与模型。该方法使决策部门可以根据输入前兆的变化随时作出合理的对策。文中还给出了地震预报多级模糊决策数字解实例,并用回顾法讨论了1976年松潘7.2级地震的模糊预报决策。  相似文献   

10.
地震预报与活断层分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回顾分析了地震预报的经验与问题,对地震短期预报需进行新的探索与研讨,才能更快地前进。文章重点论述了地震预报和地震危险性评估方面有关的断层分段性问题。如何在众多的活断层上确定近期可能发生强震的地段,是地震预报中突出的重要问题之一。有关活断层分段性问题是近年来十分引人注目的课题。段是断层的破裂单元,断层的分段就是对断层进行独立的破裂单元的划分。断层分段有4种,当前讨论的主要是活断层破裂分段。  相似文献   

11.
秋仁东  石玉成 《灾害学》2006,21(1):38-42
本文分析了石窟的震害特征和所在边坡的失稳因素,通过静态理论分别对没加固的、挡墙加固的、锚杆加固的石窟边坡进行了抗震性能分析,并对石窟加固方法的抗震稳定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基于连通可靠度分析的生命线工程网络和基于功能可靠度分析的供水管网抗震拓扑优化分析方法。以管网造价为优化目标,管网拓扑结构为优化参数,抗震连通可靠度为约束,建立了基于连通可靠度分析的生命线工程网络抗震拓扑优化模型。对于这样一个组合优化问题,采用现代优化算法-遗传算法来进行求解可以获得造价低且满足管网抗震可靠度要求的最优网络。改用抗震功能可靠度为约束,可以建立基于功能可靠度分析的供水管网的抗震拓扑优化模型,这一问题可以采用模拟退火算法来进行求解,实例分析表明模拟退火算法具有很好的效果。最后,利用模拟退火算法,对四川省都江堰市、绵竹市和德阳市供水管网进行了抗震拓扑优化改造分析,给出了三个城市供水管网的恢复重建方案。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东南沿海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 ,分析该带近期的地震形势 ,并预测闽粤交界及其沿海地区为该带未来 1~ 3年内可能发生 5~ 6级或 6级左右地震的重点危险区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掌握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可靠性,研究地震激励时间及安全界限对结构抗震可靠性的影响。基于Matlab,首先对结构在高斯过滤白噪声地震动模型(Kanai-Tajimi谱)激励下的随机响应进行了分析,然后分别采用泊松过程法、马尔科夫过程法、瑞利极值分布法对结构随机响应过程超越安全界限的概率进行了计算,三者结果基本接近,较可靠地反映出结构动力可靠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结构动力可靠度随激励时间的增长而下降,当安全界限大于某确定值时,动力可靠度与激励时间的关系接近于线性,当安全界限小于该值时,动力可靠度与激励时间呈二次非线性关系;结构动力可靠度随安全界限增大而增大,激励时间越长,动力可靠度与安全界限关系曲线越陡,激励时间越短,动力可靠度与安全界限关系曲线越平缓。  相似文献   

15.
不同抗震设计的砖混结构校舍抗震性能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砖混结构在我国中小学校舍中所占的比例较高,在近几年发生的地震中,其震害十分明显。以中原地区某县中小学校舍鉴定汇总结果为基础,取某砖混结构教学楼为例,分未考虑抗震设计、考虑抗震设计和未考虑抗震设计但进行了抗震加固改造三种工况,以PKPM软件对其进行抗震性能对比分析,并以此方法对该县中小学砖混结构校舍进行抗震性能计算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校舍中考虑抗震设计的工况比其它工况的抗震性能高,该地区2000年前的校舍需改造加固。  相似文献   

16.
自人类社会进入以工程建设为文明发展基础的时代以来,地震灾害就成为对人类社会安全生存发展的最大威胁。数千年来,已有无数的城市和建筑物毁于地震灾害。近代以来,由于全球城市化迅速发展,老城市改造扩建,新城市如雨后春笋,大量的重要工程、生命线工程和高楼大厦纷纷兴建起来,人类社会文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辉煌发展态势。然而,地震灾害相应也以更大的规模,更惨烈的态势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基于《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 J 004-89)的弹性反应谱建立了地震弹塑性需求谱,并从解决桥梁结构的实际问题出发,根据桥梁结构的震害规律和特点,考虑桥梁结构的位移延性、耗能特性等方面因素,利用Push-over方法建立了桥梁结构的能力曲线,应用相应的地震需求谱具体分析了实际桥梁结构的破坏极限状态,为桥梁结构抗震性能评价的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地震人员伤亡快速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年地震都会给社会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如果震后能迅速预知地震人员伤亡数量,这对挽救生命损失是十分有意义的。统计了近10年来中国大陆数10次强震、中强震灾害损失,根据影响伤亡的主要因素,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地震人员伤亡快速评估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使之可用于地震预警。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云南永胜6.0级地震烈度分布与震害特征;分析了震害原因,计算了各类房屋在不同烈度区的平均震害指数;对典型的钢筋砼框架结构房屋进行了震害预测计算和抗震验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际震害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河淮地震带历史地震和现今地震活动特征的研究 ,初步认为研究区地震活动存在准周期性变化。研究还发现 ,该区地震活动与中国大陆地震活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