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慎饮头泡茶 有的茶农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剧毒、高残留农药,有的不按规定剂量和安全间隔时间使用农药,导致部分茶叶农药残留量严重超标。因此,饮茶者要购买经权威部门检验确认农药残留量在国家规定范围之内的茶叶,或者有绿色食品标志的茶叶。如果不能确定自己所饮茶叶中农药残留量是否超标,为确保健康,应让头泡茶发挥洗茶作用。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 近年来,国家对六六六、杀虫脒、对硫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及混配制剂作出了禁止使用的规定,但是在农村中,仍有一些农民在使用这类农药防治病虫害,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佚名 《安全与健康》2012,(23):51-52
如今,不管是蔬菜还是水果,多多少少在种植的过程中都会施农药。所以很多人在吃蔬果的时候对残留的农药很纠结,那么该如何去除这些残留的农药呢?削果皮能够解决农药问题吗现代农业中农药用得越来越多,这不得不让老百姓对自己吃的蔬菜水果多个心眼儿。买回来的蔬菜水果是洗了又洗,生怕一不小心会把农药吃进肚里,水果也一定要削皮的,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放心食用,如果蔬菜也能削皮,我相信  相似文献   

4.
采集六叉河流域多水塘沉积物,利用沉积物年代学方法,建立未受扰动水塘沉积物年代序列,分析有机氯农药HCHs在江淮地区典型农业流域多水塘沉积物中的残留特征和降解过程,评估农药残留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过去几十年的农业集约化中农药的投入,是导致农药残留主要因素.HCH的历史投入量约为18400kg,多水塘沉积物中残留的HCH为0.177 kg,HcH残留量已经不再显著.对于HCHs4种异构体,a-HCH在所有样品中均未检出;β-HCH与γ-HCH的检出率为6.98%,β-HCH最高残留质量比为7.88ng/g,γ-HCH为9.51 ng/g;δ-HCH检出率为3.49%,最高残留质量比为5.07ng/g.表明流域水塘沉积物中累积的HCHs在过去几十年基本已经被降解,流域存在较低的HCHs残留风险.在空间分布上看,不同类型的水塘由于其下垫面土地利用类型差别,其沉积物中HCH残留存在明显差异,γ-HCH(林丹)仅在河塘中被检出(检出率为20.7%),表层沉积物质量比9.51 ng/g.研究表明,六叉河流域的HCH已经基本全都降解,不存在HCH农药残留风险,但流域尺度上可能存在新的HCH输入来源.  相似文献   

5.
中药菊花中12种农药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气相色谱仪同时检测中药菊花中12种有机磷和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用丙酮、石油醚(体积比为6:4)混合溶剂浸泡中药菊花2 h,超声振荡30 min,过滤;滤液经C18柱、石墨碳柱固相萃取、净化.采用电子捕获检测器、程序升温、SPB-5(30 m×0.25 mm×0.25 μm)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检测技术对菊花中12种农药残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种农药残留在22 min内均可很好地得以分离,最低检出浓度为0.01~0.05 mg/L;12种农药的添加回收率为74.7%~100.6%,线性范围为0.1~10.0 mg/L,线性相关系数r2≥0.992 2.本文建立了中药菊花中12种农药残留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符合农药多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套袋对番茄和黄瓜果实农药残留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鉴果品的套袋技术,以黄瓜和番茄为试材,采用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多菌灵残留量,气相色谱法(GC-ECD)测定氰戊菊酯、氯氰菊酯和百菌清残留量,研究了套袋对果实中上述农药残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明显减少了番茄和黄瓜果实中的农药残留量,比不套袋分别减少84.5%~100%和12.5%~100%,符合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实践证明,在黄瓜、番茄等果菜类蔬菜栽培中采用套袋技术降低果实中的农药残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正>误区一:清水浸泡时间越长越好专家告诉记者:"蔬菜中的农药残留中一般含有甲醛或其他化学物质,在洗菜时,如果使用凉水进行浸泡,有可能会溶解在水中。如果使用热水进行浸泡,温度过高,有可能会破坏蔬菜中含有的维生素,造成营养流失。"专家表示,清水浸泡本身是去除蔬菜中农药残留较好的方法。一般泡10分钟左右是比较合适的,但并非浸泡时间越长去除农药残留的效果越好,尤其是  相似文献   

8.
日光温室蔬菜中百菌清残留状况及不同处理对其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农药残留由于其对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随着越来越多的温室蔬菜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其农药残留势必会对人们的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应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两种常见温室蔬菜(黄瓜、番茄)的农药百菌清残留情况及不同处理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百菌清在这两种温室蔬菜中严重超标,而实验中所采取的类似家庭采用的流水洗净和去皮两种不同处理方式都可以有效降低百菌清的残留量,去皮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大部分地区蔬菜的生长期有季节性,一般来说,夏季是蔬菜农药残留量超标情况高发季节,原因就是气温高引起蔬菜虫害高发,菜农不得不打农药,而且夏季蔬菜生长快,往往农药还没降解菜就采收上市了,高峰时节有些地区的蔬菜农残量不合格率甚至超过10%以上,因此夏季吃蔬菜要防范农药残留风险。当然蔬菜的农药残留风险程度的高低不是全部品种都相等的,如夏季的叶类菜是农药残留量超标高风险品种,尤以青菜、鸡毛菜、芹菜、小白菜、油菜为主,由于这些菜的叶面大,着药面大,所以农药残留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0.
光化学降解有机磷农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光化学降解有机磷农药是一种高效、无二次污染的非生物转化过程,也是有机磷农药在环境中的主要降解途径.本文通过介绍光化学方法降解有机磷农药的基本原理、有机磷农药的主要光化学反应类型、光化学降解过程中光敏(猝灭)剂的作用及影响光化学反应的因素,分析了今后光化学降解有机磷农药研究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提出将有机磷农药的光催化氧化技术与其他方法相结合,研发高效、经济的新技术是今后农药残留降解技术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正>食品安全越来越受人们关注,如何去除农药残留成为大家越来越关心的话题,现在为大家简单介绍几种去除农药残留的方法。加热法随着温度升高,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分解加快。所以对一些其他办法难以处置的蔬菜瓜果可经过加热去除局部农药。常用于芹菜、菠菜、小白菜、圆白菜、青椒、菜花、豆角等。办法是先用清水将外表污物洗净,放入沸水中2~5分钟捞出,然后用清水冲洗1~2遍。  相似文献   

12.
夏季是各类蔬菜生长和上市的旺季,也是病虫繁殖的活跃时段,个别农户为了赶收成,不按相应要求使用杀虫剂,可能导致销售的蔬菜农药残留超标,消费者如果食用前处理不当,容易造成农药中毒.在众多蔬菜中,一些易于长虫的蔬菜更容易出现农药残留,如菜心、菠菜、通心菜、茼蒿、枸杞叶、芥兰、小白菜、韭菜、黄瓜、豆角、芥菜等.  相似文献   

13.
量热式酶生物传感器应用于环境现场快速检测及实际试样具有优势.介绍了量热式酶生物传感器的量热检测和热放大原理以及组成、测试装置等关键技术,其中热放大的应用可从根本上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水平;综述了量热式酶生物传感器应用于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检测涉及的酶源、富集处理等环节;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分析并展望了量热式酶生物传感器在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等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夏季是各类蔬菜生长和上市的旺季,也是病虫繁殖的活跃时段,个别农户为了赶收成,不按相应要求使用杀虫剂,可能导致销售的蔬菜农药残留超标,消费者如果食用前处理不当,容易造成农药中毒。在众多蔬菜中,一些易于长虫的蔬菜更容易出现农药残  相似文献   

15.
专家告诉记者:“蔬菜中的农药残留中一般含有甲醛或其他化学物质,在洗菜时,如果使用凉水进行浸泡,有可能会溶解在水中。如果使用热水进行浸泡,  相似文献   

16.
以人参提取物为原料,利用亚临界丙烷萃取技术脱除其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研究了一定范围内的萃取压力(4~12 Mpa)、萃取温度(50~80 ℃)、萃取时间(60~180 min)和溶剂流量(1 96~3 92 kg/h)对亚临界丙烷萃取脱除人参提取物中农药残留的影响.由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萃取条件: 萃取压力8 Mpa,萃取温度65 ℃,萃取时间120 min,溶剂流量2.94 kg/h.在此条件下,γ-BHC、op-DDT残留的脱除率接近100%,TCNB、pp-DDT脱除率大于60%,人参皂甙损失小于6.53%.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噻吩磺隆使用后在小麦及其环境中的残留情况,采取振荡提取、固相萃取净化和高效液相色谱残留检测方法,测定了田间施药条件下噻吩磺隆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其最终残留情况.结果表明,噻吩磺隆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在0.012 53~5.025 m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0.999 7.在土壤、小麦植株和籽粒上该农药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7.57%~90.70%、89.39%~95.90%、84.17%~89.32%,满足残留检测的要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噻吩磺隆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4.62~5.33 d和 7.70~9.90 d; 按推荐剂量施药,成熟时收获的小麦籽粒中噻吩磺隆的残留量均为未检出.研究表明,该药属易分解农药(Td<30 d),按推荐使用剂量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表面上看 ,叶菜被农药直接施于叶面 ,污染的机会似乎要高于根茎类蔬菜。是否选用根茎类蔬菜就比较安全呢 ?事实并非如此。就拿马铃薯、芋头、胡萝卜、莲藕等来说 ,菜农为防治地下害虫会对土地施药 ,其受农药污染的机会不同于叶菜的直接施放 ,而是来自地下的土壤 ,农药通过根部的吸收和体表的渗透 ,进入蔬菜组织内 ,造成积累残留。残留的农药虽然会不断分解和消失 ,但如果是短时间用药浓度过大、次数过多 ,也会危害人体健康。根茎类蔬菜也会受到农药污染  相似文献   

19.
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目前披露,餐厅免费赠送的茶水大多是"垃圾茶",不但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而且灰尘多,消费者饮用前应仔细鉴别.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溴氰菊酯和吡虫啉在甘蓝中残留的仪器检测方法,并在天津、山东和江苏连续开展了2 a溴氰菊酯和吡虫啉在甘蓝中残留状况和消解动态规律研究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溴氰菊酯和吡虫啉的添加质量比分别为0.025~0.5 mg/kg和0.025~1 mg/kg的水平下,甘蓝中溴氰菊酯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2.19%~102.48%,变异系数为2.98%~9.46%;吡虫啉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4.58%~100.30%,变异系数为0.85%~4.10%。甘蓝中溴氰菊酯和吡虫啉的最小检出量分别为0.1 ng和0.5 ng,甘蓝中溴氰菊酯和吡虫啉的最低检出质量比均为0.025 mg/kg。田间试验表明,在甘蓝莲座期施用20%溴氰菊酯.吡虫啉悬浮剂1次,溴氰菊酯和吡虫啉在甘蓝中的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模型,溴氰菊酯和吡虫啉在甘蓝中的残留消解半衰期分别为4.4~8.8 d和5.9~8.6 d。按照推荐剂量和1.5倍推荐剂量在甘蓝中施用20%溴氰菊酯.吡虫啉悬浮剂3~4次,2次施药间隔7 d,距最后一次施药10 d时,溴氰菊酯在甘蓝中的最高残留量低于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规定的溴氰菊酯在甘蓝中的最大残留限量(0.5 mg/kg),以及NY 1500.5.6—2007《农产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规定的吡虫啉在甘蓝中的最大残留限量(1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