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利用黔江区环境空气的监测资料,采用空气综合污染指数、Daniel趋势检验方法等评价和分析方法,研究了黔江区2012年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12年,黔江区环境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为1.67,满足国家二级标准天数比例为94.2%,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等级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2006—2012年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表明,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随年份变化呈增长趋势;月变化结果表明,黔江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夏季和秋季质量比春季和冬季好。  相似文献   

2.
以成都市某区为例,通过研究区的能源消费结构与大气环境质量的调查研究,分析了近五年的能源消费结构变化以及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以探索中国城镇能源消费结构与大气环境质量的关系,为节能减排、能源利用方式的改变以及城市规划发展提供依据。分析结果表明该区从2006年开始空气质量有所好转,这种变化与主要能耗结构变化明显相关,说明合理利用资源,推广清洁能源和调整产业结构是发展能源、经济和保护大气环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基于灰色模型GM(1,1)的河南省能源消费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取河南省2004-2012年能源消费量作为样本数据,建立了基于灰色模型GM(1,1)的河南省能源消费量预测模型,并预测了河南省2013-2020年能源消费量,2020年预测值41071万吨标煤,比2012年增加73.68%。结合河南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提出了河南省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及能源结构调整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利用万州区环境空气质量定点监测资料,研究了万州区2001~2009年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年际变化看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有显著下降趋势;二氧化氮有下降趋势,但不显著。空气污染源增加的压力与环境空气保护措施的相互作用是驱动万州区环境空气质量近十年变化的主要因素。城建施工、重点污染源的整治、能源结构调整、机动车尾气排放是影响万州区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20年来昆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昆明市环境空气监测资料,研究昆明市20a来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年际变化看二氧化硫有明显上升趋势;二氧化氮有上升趋势,但不明显;综合污染指数、可吸入颗粒物有明显下降趋势。20a来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产业结构的变化、重点污染源的整治、节能减排和能源结构调整、清洁能源的使用、机动车尾气的控制等。  相似文献   

6.
通过昆明市环境空气监测资料,研究昆明市20a来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年际变化看二氧化硫有明显上升趋势;二氧化氮有上升趋势,但不明显;综合污染指数、可吸入颗粒物有明显下降趋势。20a来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产业结构的变化、重点污染源的整治、节能减排和能源结构调整、清洁能源的使用、机动车尾气的控制等。  相似文献   

7.
文章论述了直辖十年来重庆市主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详细地阐明了环境空气污染与能源结构、污染源排放和气象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提出解决环境空气污染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2012年2月,环境保护部正式颁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随着本次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修订,如何评价各类项目实施后对PM2.5等污染因子环境质量带来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是否可以接受,成为当前环境影响评价体系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2012年2月,环境保护部正式颁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与现行标准相比,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主要有3个方面的调整和改变:一是调整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方案,将现行标准中的三类区并入二类区;二是完善污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近10年沈阳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了空气综合污染指数评价和Spearman秩相关检验评价,并详细地阐明了环境空气污染与全市的能源结构、污染源排放状况和气候、气象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提出解决环境空气污染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0.
环境空气质量约束下珠江三角洲能源消费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刚 《环境科学学报》2011,31(7):1493-150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及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使得城市发展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空气污染,深入研究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对能源消费的约束作用非常重要.围绕这一管理需求,系统研究了能源消费受环境空气质量约束的基本内涵和约束特征,剖析了影响约束力的关键因子,提出了总量约束、结构约束和布局约束3种主要约束类型,建立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呼和浩特市是典型的煤烟型大气污染城市,从历史经验和其他地区实践看,根本解决呼市大气污染,关键要靠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和能源结构的调整。本文针对呼和浩特市大气污染现状和能源利用特征提出了几种能源结构调整组合方案,并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环境效果和时效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排序、给出优化方案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经过近10年的生态示范建设,西青区逐步改善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关系,并迈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阶段。本文对西青区2005年至2012年经济增长、资源消耗及环境污染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找出三者间关系的变化趋势。分析得出,西青区水资源、能源消耗及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随经济增长开始出现下降趋势,这表明经济增长对资源及环境的依赖程度正逐步降低;同时也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未来该区的资源环境仍可能面临巨大压力,并为其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能源生产与消费是造成大气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原因,而环境容量的过度使用,又会反过来约束能源的发展.通过分析近5年来我国能源发展的供需状况、能源经济形势、开发布局,以及能源开发环境破坏、大气环境容量、二氧化碳排放状况等,发现了我国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我国能源发展主要面临的四个方面的环境约束.全面和系统地梳理这些环境约束条件,有助于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并且为进一步改革现有的能源环境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力  冯相昭  马彤  高健 《环境科学研究》2022,35(8):2006-2014
我国已将应对气候变化全面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战略,采取积极措施,有效控制重点工业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开展减污降碳协同研究对于城市实现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与低碳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汾渭平原中渭南市为例,采用LMDI分解方法并运用LEAP模型,通过构建多种情景模拟分析污染减排、能源结构改善及产业结构调整等政策对渭南市未来能源消费、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的影响,预测了该市碳达峰时间及峰值水平. 结果表明,能源结构改善、产业结构优化、交通运输调整具有显著的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减排效果,而压减落后产能、工业炉窑改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升级等传统环境治理的潜力逐渐减小. 建议渭南市应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改善能源结构、加快推进交通运输结构优化,倒逼能源、产业、交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和生态环境质量协同改善,牵引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5.
兴化市的大气环境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在分析兴化市大气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兴化市大气主要污染物的种类,它们主要是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硫;这些大气污染源主要包括能源消耗、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生活及农业废气,这些废气对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干扰,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控制大气污染的对策建议.具体措施包括优化能源结构、整治污染源、治理机动车和扬尘污染、加强秸秆禁烧工作,达到防治与综合利用的并举.  相似文献   

16.
选取冀南城市群为研究区,基于2012~2016年VⅡRS卫星数据热异常点产品,结合工业能源消耗量、工业废气排放量以及空气质量数据,利用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探讨热异常点辐射强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工业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热异常点的辐射强度可以表征工业能源消耗量,并间接反映工业生产规模与污染排放水平.辐射强度越大,工业生产规模越大.辐射强度与工业SO2排放量呈较高的正相关,与NOx排放量呈中度线性相关.PM10、SO2及NO2浓度与工业能源消耗和热异常点辐射强度灰色关联度均较高.工业生产活动产生的污染物中,颗粒物对大气污染的贡献最高,其次为SO2.2012~2016年,邯郸、石家庄以及廊坊的工业生产空间分布呈逐年收缩聚集的趋势,保定和沧州的工业生产分别出现向南、向西迁移趋势.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十一五”期间沈阳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能源结构调整情况的基础上,利用沈阳市经济和环境统计数据,通过单位GDP耗能和单位GDP污染物排放量等指标纵向比较,探讨沈阳市产业能源结构调整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装备制造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在总产值中的占比不断提高,在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使单位生产总值煤耗持续下降。新型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能源结构出现良性转变,五年间耗煤量相对降低,燃料油、焦炭、洁净燃气占比升高,使工业废气中烟尘、二氧化硫单位产值排放量分别下降12.4t/4L元、12.2t/亿元。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能源结构的调整,相对降低废气的排放量,有效促进了沈阳市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十一五”河南省城市环境空气污染特征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平均综合污染指数,城市空气质量级别的变化对比分析,认为"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整体呈现改善的变化趋势。基于监测数据,从河南省城市主要污染物、污染特性空间分布、季节性污染特性等方面对环境空气污染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污染负荷、气候影响、产业地域布局、产业结构调整、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措施等方面深入探讨了产生这种变化趋势和污染特征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9.
关于改善沈阳市大气环境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阳大气污染属于典型的煤烟型污染,大气污染的症结在于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不合理,污染源主要是燃煤设备和机动车,由此沈阳市大气环境面临严峻的形势,彻底改变沈阳市大气污染状况,必须转变决策观念,真正实现科学规划,采取重大举措.本文提出了关于改善沈阳大气环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ollution sources change and implementation of air pollution control measures was the main driving factor that caused the variation in air qua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