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河水中铅(Ⅱ)与悬浮粒子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为了研究痕量金属铅在黄河水体中迁移转化规律以及黄河悬浮粒子承载铅的能力,进行了黄河水中铅(Ⅱ)与悬浮粒子相互作用的实验。结果表明:①铅以一价正离子形式与悬浮粒子进行阳离子交换,交换的pH范围在3~7,当pH为6时,离子交换率达到最大值;②铅离子浓度增加,离子交换率降低;③交换剂为转化沙时的离子交换率比未转化沙大;④可溶态痕量金属铅在黄河水中除了与悬浮粒子表面吸着交换进入固相外,也可以沉淀形式进入固相。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黄河水中组氨酸对铜(Ⅱ)与黄河固体粒子相互作用的离子交换率 E% pH关系曲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黄河水中铜(Ⅱ)主要以Cu(OH)+形式与黄河固体粒子液 固界面发生 价阳离子交换反应;二者界面相互作用的离子交换率 E% 主要受溶液pH值的影响,并随溶液pH值的升高而增大,由此得到E% pH 关系曲线;(2)在天然河水pH范围内(8.0~8.5), 0.2μg/mL组氨酸的存在会使铜(II) 转化沙相互作用的离子交换率 E% 从 95.75% 增加到 98.5%;会使铜(II) 未转化沙相互作用的离子交换率从93.25%增加到97.25%,水体中的铜几乎全部由水相转入固相。说明一定浓度的组氨酸对该体系的离子交换有促进作用;(3)在铜(II) 黄河固体粒子相互作用体系中,相同条件下,转化沙的离子交换率大于未转化沙。  相似文献   

3.
含铬废水处理的离子交换法中,较多采用固定床装置及双阴柱全饱和流程方式.此方式使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成为较大困难,因而致阴树脂的交换能力大为降低,甚至不能继续使用.而采用第一步以氢氧化钠溶液为再生剂,第二步以乙醇-硫酸水溶液为再生剂的"两步再生法"对阴树脂进行处理,可使阴树脂恢复其原有的交换能力.  相似文献   

4.
离子交换树脂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子交换树脂以其性能稳定,可循环再生,转型方便,应用于离子分离、富集。特别是大交换容量的大孔型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的问世(如国产370#大孔型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由于其选择性好,交换容量高而引人瞩目。1离子表换树脂的分类及应用原理离子交换树脂类型可分为无机和有机离子交换树脂。而有机离子交换树脂就性能上又分为阳树脂和阴树脂。其类型见图1。有机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容量大,交换速度快,如羧酸型共聚类的交换容量可达3500~4000mee/l,季胺类缩聚型也为700~800meq/l;而无机类交换剂绿砂则只有100~150meq/l左右。有…  相似文献   

5.
最近,日本三菱公司提出了一项关于在使用了粒子状无机阴离子交换体的水中去除所含有的无机有害物质的处理方法。因为水中所含的砷是以砷酸离子或者亚砷酸离子的形式存在,所以,以前是采用阻离子交换树脂,根据离子交换法可将砷酸离子和亚砷酸离子吸附除去。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阴离子交换膜对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吸附规律和影响因素.采用静态吸附的方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不同浓度的阴离子型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溶液在阴离子交换膜上的吸附量、吸附平衡时间,考察了初始HPAM溶液浓度、pH值以及溶液中其他离子浓度对其在离子交换膜上吸附的影响,目的是阐明阴离子交换膜对HPAM分子的吸附动力学过程、探讨各影响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阴离子型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在阴离子交换膜上有明显的吸附作用,但在阳离子交换膜上吸附量几乎为0;阴离子交换膜对聚合物的吸附平衡时间随聚合物溶液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延长,且不同浓度、不同温度下的吸附过程动力学特征都能很好地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303、308和313 K温度下,阴离子交换膜对聚合物的等温吸附可用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很好地拟合,相关系数R2均达到0.99以上,温度越高,吸附量越大;聚合物溶液pH值和离子浓度对吸附效果有显著影响:pH=6时,吸附量达到最大值;吸附量随着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7.
无机离子交换剂 zc-1,对NH_4~+-N 具有良好选择性离子交换作用,在选定条件下,对浓度为100-1000毫克/升的氨氮废水,经吸附交换后,能达到排放标准(上海市氨氮废水排放标准为15毫克/升)。饱和后的 zc-1离子交换剂,以6—10%食盐水再生,新生的离子交换剂可反复使用,含 NH_4~+-N的食盐水,用氨吹脱法介吸,以1—2%稀硫酸吸收 NH_3为(NH_4)_2SO_4做化肥,介吸后的食盐水也可反复使用,废水处理过程中物尽其用并化害为利。  相似文献   

8.
凭借着优越的还原活性,纳米零价铁在环境污染治理和修复领域应用广泛。通过将纳米零价铁(n ZVI)颗粒负载到大孔阴离子和阳离子交换树脂上,成功制备出2种树脂基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研究了2种复合材料及其载体对水溶液中Pb(Ⅱ)的去除性能,考察了不同载体功能基团对复合材料去除Pb(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为载体的D001-Fe0复合材料因具有离子交换和化学还原双重作用,对Pb(Ⅱ)的去除效率高、速率快。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与地表下介质中胶体运移有关的问题。本文的最终目的是提出一个能用来评价胶体运移对金属活动性的影响的模式。首先对野外和实验室研究作了评述,以便提出证据证明胶体是在地表下介质中运移的。其次,活跃于该领域的研究人员相互联络,以确定目前进行的研究领域,以及征求有关对控制胶体运移机制认识水平的意见。第三是对胶体运移机制的有关文献进行调研,其中特别强调了胶体(和粒子)的过滤作用以及由于静电排斥和范德华引力对胶体稳定性的影响。第四是提出胶体-金属运移的理论模式(COMET),并将该模式与EPA的CML模式相合并,后一模式可用来模拟溶质由不饱和区的填土中运移到饱和区的集收场所(如饮水井)的过程。胶体-金属运移的理论模式的主要特点是能模拟已溶解或吸附到活动胶体上的多金属化学形式(结合地球化学平衡模式的研究成果),能模拟多种胶体的影响,并能在有从源区运移来的胶体存在的情况下调节源区胶体粒子的浓度和逗留时间。正文内方程(2)和(3)概括了该模式的这些作用。正如所预料的那样,该模式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活动金属相的浓度(溶解浓度加活动胶体所吸附金属的浓度)随胶体的浓度增大而增大,而可溶性金属化学形式(溶质)到达恒定集收位置的时间趋于减小。当溶质-胶体吸附作用和溶质-土壤  相似文献   

10.
采用自制的弱碱性阴离子交换纤维处理含活性染料的印染废水,研究了该方法的处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弱碱性阴离子交换纤维处理含活性染料的印染废水有良好的效果,接枝率为70%~80%的离子交换纤维处理效果最佳。离子交换纤维用量、pH、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有重要影响。初步探讨了离子交换纤维的脱色机理。  相似文献   

11.
水滑石及其焙烧形态的应用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在环境治理中主要作为催化剂和吸附剂(离子交换剂)加以应用。水滑石材料具有层间离子交换性能和记忆效应两大特性,使得水滑石类材料可以作为高效阴离子吸收剂(或有效载体)而应用于水污染环境治理领域。此外,本文还对于改性水滑石类化合物的环境应用作了初步评述。  相似文献   

12.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工业废水中膜污染及膜过滤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中试试验装置处理制革、印染工业园区混合废水,考察了悬浮污泥浓度(MLSS)、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和松散型胞外聚合物(EPS)表征总量、胶体粒子等因素对膜污染发生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试验装置启动后的120 d内,发生轻度膜污染现象,过滤膜阻力R20从1.5×1012m-1增加至1.8×1012m-1.MBR池内胶体粒子浓度与膜过滤阻力变化呈现明显的线性相关,而MLSS、SMP和EPS表征总量等因素的变化与膜过滤阻力的变化不存在相关性.分析认为胶体粒子是引起该试验装置发生膜污染现象的主要因素,其成因可能是胶体粒子通过附着在膜表面,沉积堵塞膜孔,从而造成膜污染.  相似文献   

13.
水滑石类材料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滑石及其焙烧形态的应用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在环境治理中主要作为催化剂和吸附剂(离子交换剂)加以应用。水滑石材料具有层间离子交换性能和记忆效应两大特性,使得水滑石类材料可以作为高效阴离子吸收剂(或有效载体)而应用于水污染环境治理领域。此外,本文还对于改性水滑石类化合物的环境应用作了初步评述。  相似文献   

14.
气溶胶是由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固体及液体粒子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一种悬胶体,其降落速度极小。如“雾”是空气中微小水滴的悬胶体,是液体粒子气溶胶,“烟”是一种固体粒子气溶胶。大气气溶胶粒子的形成与分布大气中气溶胶粒子,多是由极性气体如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水蒸汽等凝聚而成。这些极性气体分子在空气中相互碰撞时,可聚合成多聚体,也可分裂成单个分子,由于碰撞作用使粒子内部的凝聚能增大,就可成为稳定的粒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离子交换树脂的基本特性,并分别研究了大孔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和大孔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在纯水处理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火力发电机组和工业生产中使用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提高凝结水水质的实践进行了研究.通过神华堞直接液化示范项目凝结水处理装置的实践得出大孔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和大孔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能够很好的用作纯水处理,对于确保汽机和工艺凝结水精处理系统能够一直在较为恶劣的水质环境下保持正常的工作.保持机组的正常运行。同时节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珠江河流胶体中的典型内分泌干扰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切向流超滤、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分离和分析方法,研究了珠江2条河流中典型内分泌干扰物(EDCs)在胶体相中的含量分布、胶体/水相间的分配作用.结果发现:胶体中4-壬基酚(NP)、双酚A(BPA)、雌酮(E1) 的含量范围分别为23.2~108ng/L、2.3~97.6ng/L、n.d.(未检出)~0.32ng/L,平均值分别为70,31.4,0.3ng/L;17β-雌二醇(E2)、己烯雌酚(DES)、17α-乙炔雌二醇(EE2)、雌三醇(E3)则未在胶体样品中检出.除石龙外,其余各采样点表、底水层间的胶体EDCs浓度水平无显著差异.NP和BPA含量与胶体有机碳(COC)含量、紫外吸收强度(UV254)均呈正相关,说明COC是控制酚类雌激素在胶体相中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NP、BPA和COC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胶体有机碳的芳香性有关.计算发现,珠江河水中约21%~67% 的 NP、4%~74% 的BPA、24%~26% 的E1存在于胶体相,NP和BPA在胶体/水相间的有机碳归一化分配系数(Kcoc)分别为10 (5.69±0.50)、10 (5.51±0.77),高出各自的悬浮颗粒物/水分配系数(Koc)1个数量级,表明胶体的强吸附能力对EDCs在水环境介质间分配、迁移、转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离子交换工艺,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原理,论述了NaSCN与COD的相关性,提出了污水回收装置进料流量及再生剂(NaOH)流量的设定值。为操作程序的时间更改提供了依据,使之提高了NaSCN的回收率,降低了腈纶的NaSCN单耗。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离子交换工艺,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原理,论述了 NaSCN 与 COD 的相关性,提出了污水回收装置进料流量及再生剂(NaOH)流量的设定值,为操作程序的时间更改提供了依据,使之提高了 NaSCN 的回收率,降低了腈纶的 NaSCN单耗。  相似文献   

19.
本文开发的有机聚电解质凝絮剂,可用来处理含固体粒子的废水,如含煤粒的废水,其特点是可加速固体粒子的沉积,而且沉积完全,最后得到高质量的排放水。试验表明,如果使用由聚(氯化二甲基-二芳基铵)阳离子凝絮剂和非离子或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等量分组成的聚电解质凝絮剂溶液,当溶液浓度为0.1%、速率为0.25~4ml/L 废水时,可获得上述满  相似文献   

20.
唐旖旎  吴平霄  朱能武 《环境科学》2012,33(10):3598-3605
用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循环伏安法、紫外光谱法等方法,研究了在重金属Cd2+、Pb2+作用下,阴离子黏土(LDH)对鲱鱼精DNA的保护作用.实验表明,LDH层间距由0.76 nm增大到2.30 nm,DNA-LDH复合体上出现了DNA分子中骨架和碱基上的CO(1 534 cm-1和1 488 cm-1),C—O伸缩振动峰(1 228 cm-1),P—O对称伸缩振动(1 096 cm-1),说明DNA已通过离子交换插入LDH的层间.然而DNA分子并没有完全交换出LDH层中NO3-(DNA部分嵌入),未交换到层间的DNA分子通过吸附作用固定于LDH表面上.循环伏安曲线显示,DNA-LDH复合体中的DNA还原峰与原始DNA保持一致,两个还原峰出现在EP=-1.2 mV和EP=-2.4 mV位置,也没有产生阴极凹陷.这表明当DNA固定在LDH上时,Cd2+、Pb2+就不能插入DNA沟槽之中,与碱基或其它基团的发生缔合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LDH吸附溶液中的Cd2+、Pb2+于外表面上从而固定Cd2+、Pb2+,另一方面,LDH层板为DNA提供了保护空间,阻止Cd2+、Pb2+进入层间域与DNA作用从而保护DNA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