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危险品道路运输多目标路径优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危险品运输路径优化是提高危险品运输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分析研究,本文提出了危险品道路运输路径优化的数学模型,该模型首先求出单项目标的最优解,然后找出每项目标的实际值尽可能接近各自单项的最优值。本文也建立了包括路线长度、时间、费用、路线风险、敏感目标人数在内的危险品道路运输目标体系,并给出危险品运输路线选择决策的程序,为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路线选择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危险品道路运输风险评价与优化选线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危险品道路运输的风险评价与优化选线是对其进行安全管理与科学化决策的基础和重要依据,也是减少危险品运输事故概率与降低运输沿线影响人员风险的重要措施.通过对国内外危险品道路运输风险评价与优化选线研究以及相关技术与软件的发展状况进行详细评述,总结了常用的风险评价模型、选线标准以及优化选线方法,并给出了一些国家的个人风险和单位运输距离(通常为1 km)社会风险的可接受标准.最后,对我国的危险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危险品分类管理的现状及不足。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长江危险品运输的分类方法,并提出危险品分类管理的步骤,针对该方法在长江危险品运输的分类管理进行了实践。在危险品运输分类管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分类风险管理措施,以提高危险品运输的安全监管能力,改善长江危险品运输的安全监管结构,实现长江危险品运输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危险品道路运输风险分级指数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危险品道路运输过程风险影响因素多,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大,定量风险评价比较复杂,至今没有统一的风险评估模型.为了有效预防危险品运输事故和进行快速风险评估,基于运输危险品本身特性和相关的风险影响因素探讨了运输危险品现实风险分级指数法.该方法由危险品风险分级指数、路线影响因素和安全措施补偿因子3部分构成.危险品风险分级指数由危险品加权平均风险等级和运输危险品量、泄漏点与居民区距离以及危险品扩散因子等级确定.危险品加权平均风险等级涉及其健康危害性、可燃性、化学反应活性以及特殊危险性(氧化性和与水反应性)等级的确定.路线影响因素包含运输道路特征、气象条件、交通状况和影响人员分布4类.安全措施补偿因子为车辆、设备、容器、包装因子,人员素质因子和安全管理因子3类.该方法可对运输危险品的潜在风险进行快速分级,有利于采取有效的安全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运输事故概率和沿线影响人员风险.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危险品风险分析问题,利用粗糙集理论在处理不确定、不精确问题上的优势,提出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危险品运输风险分析方法。首先,建立决策表,经化简后获得各属性的重要度,识别出影响危险品运输的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以及主次因素所占比例;然后,利用区分函数对决策表进行约简,得出决策表的属性约简;最后,利用决策表的决策规则对原始数据进行推导,得出危险品运输事故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影响危险品运输事故类型的最重要因素是危险品的类型,所占比重为42.86%,其次是危险品运输的道路状况与危险品运输车辆状况,各占28.57%。在道路状况欠佳且车辆状况良好的前提下,腐蚀品发生危险品事故的严重程度要依次高于毒害品与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相似文献   

6.
危险品道路运输过程风险管理体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危险品道路运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风险管理涉及危险品运输规划和事故应急响应。本文介绍了现有的危险品运输风险管理模式和基本管理原则,基于运输风险评估、运输路径优化、应急单位优化选址和选线、人员疏散管理以及事件决策管理等构建了危险品道路运输过程风险管理体系,阐述了系统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危险品道路运输过程风险管理是一个持续改进的结构化过程风险管理体系,有助于减少危险品运输事故概率和降低运输沿线影响人员风险,为政府监管部门和危险品生产经营单位的运输安全管理、优化选线以及应急救援等工作提供技术依据,合理规划危险品运输系统。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危险品道路运输事故的特点及其成因,收集1 721起危险品公路运输事故的详细资料,对数据进行清洗,在剔除无效、丢失的事故记录后,提取出6个直接风险因素及其包含的18个子因素,并将每个风险因素变量的属性值编码。利用基于Apriori算法的关联规则挖掘技术,量化风险因素之间的相关程度。经过归纳分析,找出35条有价值的关联规则,从中探究不同风险因素组合对危险品运输事故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24%的危险品运输事故发生在运载有24~39 t易燃液体的危险品货车上,13%的危险品运输事故涉及腐蚀性物质且事故后果为泄漏。对于事故类型,34%的危险品运输事故的事故类型为单辆危险品货车的翻车事故,且道路等级越低,翻车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在低等级公路的危险品运输事故中,有38%发生在夜晚,原因主要是低等级道路平纵线形复杂,交通安全设施不完善,驾驶员的反应能力和视线等条件均受到制约。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定危险品道路运输安全容量,保障危险品道路运输安全,基于风险理念,使用对比研究方法,提出危险品道路运输个人风险基准,建立改进的危险品道路运输定量风险评估模型。结合提出的风险基准,提出危险品运输安全容量确定方法,解决了单一类别和多种类别危险品运输安全容量确定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某城市化工集聚区的实例应用该方法,能够大幅度降低危险品道路运输潜在生命损失,有助于保障危险品道路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9.
唐小龙  杨延梅 《安全》2007,28(5):5-6
本文通过对危险品运输环境和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将RFID应用于危险品运输,并为RFID在危险品运输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胡玉昌  徐连胜 《安全》2008,29(8):23-25
本文针对欧洲危险品运输与港口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经验,结合我国内河危险品运输状况,对我国内河危险品运输安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改进VRP模型的危险品配送路径优化及其求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险品道路运输高风险性,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危险品道路运输路径优化的研究,对于降低运输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危险品运输配送过程中的路径优化问题,提出综合考虑道路运输的风险和费用两方面指标改进VRP模型路径优化目标,并设计遗传算法对改进模型进行了求解。最后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用遗传算法对改进VRP模型的求解结果与实际分析结果相符。因此,改进VRP模型及其遗传算法求解设计可以应用于危险品运输的路径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由于化学危险品运输泄漏事故具有突然性,易造成人员伤亡,处置难度大,易发生次生灾害等特点,对液氨、液化石油气等化学危险品,槽车运输是主要的运输途径。此类化学危险品通常具有易燃、易爆、毒性和腐蚀性等特点,在运输过程中一旦发生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危险品的生产和使用大国,每天有近300万吨的危险物品运输在道路上,这些危险品包括危险化学品、爆炸物品、烟花爆竹等,种类繁多、理化性质复杂,运输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容易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1.23万家,车辆37.3万辆,从业人员160万人,危险品(道路)运输量占危险品运输总量的70%。  相似文献   

14.
危险品道路安全运输路径优化方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危险品道路运输量逐年增加,对人类安全健康的危害的风险正在扩大和加深,一旦发生事故,其后果极为严重。笔者从人-机-环境角度分析了危险品道路运输系统的组成要素,基于对运输网、运输风险源、后果影响区域3个层次辨识,分析运输过程中的风险影响因素,提出危险品道路运输路径优化选择的一般方法;并给出危险品道路运输线风险源的可接受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标准;探讨了危险品运输约束最优化选线模型。路径优化选择可减少运输沿线影响人员风险和事故概率,优化影响人员风险与运输效率冲突问题,为政府监管部门与危险品运输企业提供了安全管理的基本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级联失效特性下的危险品运输路径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复杂网络的级联失效特性,构建危险品运输网络的级联失效模型,提出用路段重要度来度量某条路段上发生危险品事故后引起网络其他路段失效的规模。以路径风险最小化和路径总重要度最小化为目标,建立危险品运输路径的多目标决策模型,并利用标号法进行求解。算例结果表明,危险品运输网络确实存在级联失效现象。选择危险品运输路径时,应尽量避开重要度高的路段,以降低危险品事故对普通道路网络的不良交通影响。  相似文献   

16.
危险品运输实时监控及应急救援服务平台构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针对我国危险品运输监管及应急救援现状,提出构建"危险品运输实时监控及应急救援服务平台"的技术方案。设计了平台系统的技术框架,介绍装载于危险品运输车辆之上的"监控终端"以及应急救援车辆之上的"智能终端"的基本功能,并以环保部门为例阐述了服务平台与危险废物监管政务平台之间的数据交换及功能耦合,以及利用服务平台开展危险品运输事故应急救援联动流程。该平台可望解决"危险品运输多部门监管数据不一致以及多部门联动应急救援调度困难"这一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我国经济和公路交通的发展,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的品种和数量在不断增加,安全风险也在不断加大。通过学习、借鉴国外危险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经验与做法,可更好地提高我国危险品道路运输的安全管理水平。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通信及控制技术的发展,相关技术广泛应用于危险货物运输领域,尤其是智能交通系统的兴起,为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8.
基于点危险源的危险品运输路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选择危险品运输路径,降低危险品运输事故造成的损失,使道路危险品运输风险评价更符合实际情况,建立点危险源风险评价模型。模型综合考虑了运输时间和季节情况影响因子,在准确估算危险品泄漏事故毒害区域面积和后果损失的基础上,结合传统风险评价模型与最大最小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分析,检验该模型的实际运用,通过与传统求和方式所得的最优运输路径的对比,反映2种方式所求得的最优运输路径并不相同,同时也表明,用所建模型求得的运输路径风险值有更高的精确性。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求得的某条运输路径的风险值等于该路径上风险值最大的路段的风险值,而不是该路径上所有路段的风险值之和。  相似文献   

19.
为合理选择公路运输危险品路线,保障运输安全,将用于求解静态路径规划问题的Diikstra标号法进行推广和改进,提出指标累积值标号法,运用该方法并依据危险品罐车运输事故统计数据,建立了时变条件下以路段泄漏事故率、路侧人口密度及路段运输费用为指标的危险品罐车公路运输路线选择模型.并给出待选路线对比原则.实例应用表明,该模型充分考虑了事故概率、事故后果及运输成本3大危险品运输路线选择影响因素,使用方便且受主观因素影响小,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郑君 《劳动保护》2014,(10):50-51
<正>2014年7月,我国第一本关于危险品道路运输事故风险定量分析评价的书籍——《危险品道路运输事故风险评价方法》正式出版。该书获得了"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计划资助,填补了我国在危险品道路运输安全评价和路径安全优化技术领域的空白,对危险品运输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加强危险品道路运输的安全管理、减少事故发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为此,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本书的主编、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吴宗之,请其介绍该书的成书背景、主要内容及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