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切实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规划. 一、职业病防治现状和问题 职业病防治事关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强化行业自律和监督管理职责,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推进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发生.  相似文献   

2.
我国职业中毒的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我国职业病、职业中毒的发病趋势,为职业病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提供依据.方法对近9年(1998~2006年)卫生部公布的全国职业病报告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1)近年来,我国职业病发病例数居高不下,1998~1999年,职业病发病总数较为平稳,2000~2002年职业病发病总数明显上升,2006年职业病发病例数又有反弹趋势;(2)在各类职业病中,职业中毒始终占有很大比例13%~20%;(3)在职业中毒中,慢性职业中毒发病例数约是急性职业中毒例数的两倍.结论(1)职业中毒发病趋势与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对职业病的监管力度紧密相关;(2)完善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是防治职业中毒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日前,记者从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10%左右的职业病是由噪音引发,噪声职业病的发病率位居北京市职业病榜首.  相似文献   

4.
根据2001年公布的《职业病防治法》,卫生部制定了《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卫生部令第24号),并于2002年5月1日施行.2011年12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对社会高度关注的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制度作了比较大的调整和完善,明确了相关部门在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中的协调配合职责,解决了因诊断资料不全而无法进行职业病诊断的问题.这些充分体现了方便劳动者、简化程序、制度设置向保护劳动者权益倾斜等特点.为进一步规范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根据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卫生部组织对《办法》进行了修订.新修订的《办法》已于2013年2月19日公布,于2013年4月10日实施.  相似文献   

5.
职业病预防的相关措施 许多国家的政府、雇主组织和工会越来越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尽管如此,从职业病流行的范围和严重程度来看,职业病预防仍任重而道远. 为了有效地预防职业病,需要国际劳工组织所有成员国持续改进国家职业安全卫生体系、监察和预防计划、赔偿制度,这需要政府、雇主组织、工人组织协同努力.决策者、政府部门、社会保障机构、雇主与工人及其组织、劳动监察员、职业安全卫生专家等相关者,需要提高职业病预防的思想意识.同时,要开展一些大规模的宣传活动,以使公众认识到职业病的严重性.此外,在制定相关文件、统计有关数据方面,也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职业安全卫生机构和社会保障体系内的职业赔偿项目之间,也要加强合作.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职业病危害形势十分严峻,安监部门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刚刚起步,在防范职业病危害重大事故、遏制职业病高发势头、保障职工健康权益方面正在进行积极的探索. 职业病现状 江苏是工业大省,企业总量大、从业人员多.职业病危害分布在冶金、建材、有色、机械、化工、电子、家具、皮革、船舶、电镀、铅酸蓄电池等多个行业,这些行业的很多作业岗位存在职业病危害,接触有毒有害作业人数众多.  相似文献   

7.
分析船舶制造业职业病危害特点和风险,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护措施.以5家造船企业以及公开报道的船舶制造业职业病危害资料为研究对象,利用职业卫生调查检测等方法分析船舶制造业的职业病危害特点和发病风险,并探讨船舶制造业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船舶制造业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中粉尘CTWA超标率可达44.3%;锰及其无机化合物CTWA超标率达65.0%,噪声超标率76.9%;案例分析表明,尘肺368例,电光性眼炎2000例、高温中暑200例、苯系物等中毒19例.船舶制造业目前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仍需进一步完善.船舶制造业职业病危害严重,尘肺、中暑、电光性眼炎、苯系物中毒等风险较高,船舶制造业应制定针对性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规范.  相似文献   

8.
"到底什么是职业病"、"职业病具有哪些特征"、"职业病是怎样诊断出来的",对这些问题可能很多人都不真正了解.笔者在咨询专家并查阅国家有关规定后,对职业病的相关知识解答如下.  相似文献   

9.
(四)建立防治职业病法律体系 1.我国职业病防治法律体系框架已经基本形成。职业病防治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必将开创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新局面。我国的职业病防治法律体系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使用有毒化学品劳动保护条例》、国  相似文献   

10.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病 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对人体有害的因素,如有毒化学物质、生产性粉尘、有害物理因素或生物因素等,统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也叫职业危害因素.在一定条件下,由职业性有害因素直接作用于人体引起的疾病,被称为职业病.职业性有害因素种类较多,所引起的疾病各异,因而职业病是许多疾病的总称.按照国际惯例,凡经各国政府主管部门明文规定的职业病,称为法定职业病.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我国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经历曲折,新发职业病病例起伏不定.20世纪90年代以后,新发职业病病例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从1991年的2万1 353例,降为1999年的1万321例.但是进入21世纪后,新发职业病又连续增长,2000年新发职业病1万1 718例,2011年增至2万9 879例.凸显做好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紧迫性,强化减少职业病的根本措施,是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2.
对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危害项目,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如实地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现有法定的职业病分10大类115种.用人单位如存在下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项目,必须申报、登记.  相似文献   

13.
2006-2010年间,湖北省累计报告职业病人2万2 149例,每年新增职业病517例,职业病人群呈增长趋势. 湖北省职业卫生形势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职业危害以高危粉尘为主,尘肺病居各种职业病之首.5年间,累计报告尘肺病2万1 760例,死亡4 834例.现有尘肺病患者1万6 926例,还有大量疑似尘肺病人.对部分企业的检测结果表明,粉尘危害严重,有的甚至超标数百倍.二是职业病危害面广,职业健康监护率低.  相似文献   

14.
分析武汉市职业危害形势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现状,探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加强职业病防治的建议,为相关监管部门的工作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需要,切实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卫生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全国总工会对2002年卫生部和原劳动保障部联合印发的《职业病目录》进行修订,形成了《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1.公众可登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站,进入"征求意见"点击"《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16.
罗时 《劳动保护》2009,(9):72-73
暴露了职业病鉴定监管中的缺位 7月20日新华社的一篇题为<"开胸验肺"拷问职业病鉴定监管>的言论认为:"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职业病的诊断要由当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机构进行.张海超历尽千辛万苦,在信访部门的协调下,拿到单位证明之后,郑州职防所的诊断是'无尘肺0+期(医学观察)合并肺结核'.  相似文献   

17.
吃谁不会呀!吃和病挨得上吗?你还别说,吃跑职业病是可能的。“职业病”是什么样的病,它和你我有关系吗?下面我们先总结一下什以是职业病。职业病是人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根据卫生部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职业病目录》,职业病主要有:1.尘肺:12种(如矽肺、煤工尘肺、电焊工尘肺等);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放射  相似文献   

18.
随着建筑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建筑企业作业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呈现出高发性、复杂性和持续性等特点.通过针对建筑企业员工的实际状况设计调查问卷获取第一手资料,并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建立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可以得知建筑企业作业场所员工遭受职业病危害的可能性与对安全知识的了解程度、从业时间、性别及文化背景这四个因素的线性相关性.通过对建筑企业作业人员职业病危害的调查与分析,辨识出影响职业病危害的人为因素,提出相关的建议措施以改善建筑企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局面,提高建筑企业员工自我保护意识,增加其职业病危害防护知识,减少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组最新的"黑色数据",这是一段触目惊心的现实记录. 今年4月28日,卫生部向社会公布了<2009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根据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西藏)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职业病报告,2009年新发各类职业病18128例.职业病病例数列前3位的行业依次为煤炭、有色金属和冶金,分别占总病例数的41.38%、9.33%和6.99%.  相似文献   

20.
我国开展工伤保险工作以来,在均衡企业负担,促进安全生产,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和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严峻,职业病危害更是触目惊心,其危害程度远远高于生产安全事故和交通事故.许多职业病除损坏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外,其治疗和康复费用也相当昂贵,给劳动者、用人单位和国家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加之工伤保险覆盖范围小,基金的筹集有限,许多职业病患者得不到应有的救治.令人欣慰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于今年5月1日起实施,为劳动者职业健康提供了法律依据,织起了一张职业健康防护网.但是目前与《职业病防治法》配套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及工伤保险管理制度还缺乏应有的力度.因此,研究和探讨工伤保险与职业病防治管理的配套改革,成为当前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