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不仅要依法报告事故信息,还要同时实施事故应急救援、现场保护与犯罪嫌疑人控制等措施。为了保证及时开展事故抢险救灾、控制事态发展和组织事故调查,《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对上述问题作出了规定。  相似文献   

2.
《林业劳动安全》2007,20(2):3-6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适用本条例;环境污染事故、核设施事故、国防科研生产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不适用本条例.  相似文献   

3.
《安全》2008,29(2):53-5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适用本条例;环境污染事故、核设施事故、国防科研生产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不适用本条例。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493号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已经2007年3月28日国务院第172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制定该条例。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适用该条例;环境污染事故、核设施事故、国防科研生产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不适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3号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  相似文献   

5.
《安全与健康》2007,(8):61-62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款处罚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严格追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正确适用事故罚款的行政处罚,依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第49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07年6月1日施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全面规范了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程序、内容、要求和责任,实现了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的法律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7.
《安全与健康》2007,(6):25-25
国务院日前颁布了《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条例为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操作规程,规定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对事故发生单位可处2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  相似文献   

8.
《条例》的立法目的和适用范围《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国家制定的专门解决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问题的单行行政法规。全国每天都有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报告和调查处理事故的工作十分纷繁复杂。这项工作政治性、政策性、法律性很强,涉及到相关政府部门、生产经营单位、相  相似文献   

9.
温家宝总理2007年4月9日签发第493号国务院令,公布了<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依法报告和调查处理事故,是政府和企业的法定义务和责任.<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立法目的是为规范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落实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和减少事故.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关于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的主体、内容和程序没有统一的、规范的法律规定.这些问题不明确,直接影响事故信息的报送以及事故应急救援的展开.《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二章关于事故报告的规定,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国务院日前颁布了《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根据条例,事故划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4个等级.同时,条例对事故发生后的上报时限和具体内容要求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第493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07年6月1日施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全面规范了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程序、内容、要求和责任,实现了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的法律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3.
自2007年6月1日起实施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是我国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步入法治化轨道的重要标志。而后出台的《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程序》《重大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办法》《生产安全事故罚款处罚规定(试行)》等相关配套制度,以及各行业、各地区出台的相关制度文件,与《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协同配合,对于完善我国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法律体系、强力震慑安全生产违法犯罪行为、促进事故防范及整改措施落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法治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事故调查的政策和方法等的制度创新对完善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体制机制有很大意义。针对当前我国安全生产总体形势和事故调查处理的工作现状,采用对照评估的方法,分析了近三年来我国特大事故发生的态势和原因,总结了事故发生的基本规律和共性问题,基于系统安全的思想,认为安全是系统整体属性,系统脆弱性是导致重特大事故风险和严重损失的主要原因,不应简单把事故仅仅归咎于某些人或某件事的责任。据此,进一步分析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的利弊得失,提出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改革创新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制度,应逐步实现从问责调查向问题调查的转变,并对如何修改《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提出了六条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要求,企业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需要向政府部门报告,政府部门按照事故严重程度,组织成立相应级别的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但是根据海洋石油生产安全事故的实际调查情况及中国海洋石油公司(以下称中海油)事故等级划分(见表1),B级事故是指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事故:1~2人死亡;3~9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1 000万元以下的事故;其通常是由当地政府排除刑事案件后,  相似文献   

16.
施倚 《劳动保护》2008,(11):117-117
编辑同志: 我厂最近发生了一起轻伤事故,这是否属于国务院495号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一般事故的范围,而且是否需在1h内报告当地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相似文献   

17.
张文杰 《劳动保护》2002,(10):18-20
<安全生产法>第五章对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作了规定,主要包括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应急救援人员和装备、事故抢救、事故报告、事故调查处理、事故责任追究等内容.正确理解本章的有关规定,对强化事故的应急救援,规范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吸取事故教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法律准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4月9日,温家宝总理签发第493号国务院令,公布《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基本法规,需要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9.
资讯     
安监总局:事故单位影响调查罚款上限为500万《〈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款处罚暂行规定》17日公布,对事故发生单位和主要负责人如何处以罚款进行了细化。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关于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的主体、内容和程序没有统一的、规范的法律规定。这些问题不明确,直接影响事故信息的报送以及事故应急救援的展开。《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二章关于事故报告的规定,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