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2006年6月6日,深受尘肺病折磨的汾西矿务局高阳煤矿老矿工王锦庆,在北戴河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尘肺病康复中心成功地接受了“大容量双肺同期灌洗”手术,成为自1991年3月该中心创立“大容量双肺同期灌洗”治疗尘肺病技术以来,成功“洗肺”的第3000例尘肺病患者,也是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资助“洗肺”的第800名煤矿尘肺病患者。至此,在北戴河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尘肺病康复中心实施肺灌洗的煤矿尘肺病患者已占全国肺灌洗病例的60%。据负责这项技术的主任医师车审言介绍,通过“洗肺”的病人在两三天后,自觉症状明显好转,原来上不来气的能自由…  相似文献   

2.
《劳动保护》2014,(4):79-79
本刊讯2014年3月13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北戴河职业病防治院(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就进一步做好尘肺病防治工作召开了座谈会。会议透露,截至2014年3月13日,北戴河职业病防治院已经通过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尘肺病1万例。  相似文献   

3.
陈光 《劳动保护》2004,(2):67-67
北戴河——避暑胜地。它不仅因毛泽东同志上个世纪60年代吟作的一首《浪淘沙》而闻名,更因为它那蔚蓝的大海、金色的沙滩而使游人如织。到了暑期,这里接待着全国各地的人们前来休假。在这山峦起伏、绿色环抱、风景如画的海滨、街道里徜徉,使人们心旷神怡。在北戴河最繁华的风景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旅游城市,冬天的北戴河没有了夏日里游人如织的场景,少了份喧嚣,多了份难得的安静。而在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以下简称疗养院)里,这种难得的安静,正被隆隆的机器轰鸣声所打  相似文献   

5.
王颜科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能接受一次肺灌洗,这个连付差旅费都困难的老矿工,只知道这次北戴河免费灌洗是基金会为自己掏的治疗费,他却不清楚这份关爱究竟包括多少人的努力,更不清楚基金会成立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尘肺病是危害矿山工人健康最严重的职业病.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的<双肺同期大容量灌洗治疗煤工尘肺的临床研究>科研成果,经专家鉴定认为在技术方法上居世界领先水平.该成果1993年获煤炭部第十一次科技进步二等奖之后,1995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7.
晓讷  海岩 《劳动保护》2006,(1):78-81
农历大雪这天,海滨城市北戴河迎来了2005年第一场大雪。由于不是旅游旺季,记者走进坐落在紧邻北戴河最美丽的海滨公园——老虎石公园的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尘肺病康复中心时,不见了游客的人来车往,只见康复中心的医护人员和三三两两穿着病号服的病人,这些病人大多是来这里治疗尘肺病的煤矿工人。  相似文献   

8.
策划人语在强调安全生产大局的时刻,我们更需要一种方向。方向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过份,因为正确的方向才能引领安全生产大局的真正稳定。这就是在北戴河举行的国家安监总局党组学习培训班暨安全生产工作座谈会的意义所在。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有关重要讲话,把握宏观经济形势,认清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挑战,既是当务之急,也是做好今后工作的必由之路。社会转型期,必然带来思想观念上的异常活跃和深刻变化。培训与座谈是必要的,是及时的,我们需要尽快统一认识,持续努力,扎实工作,把所有的力量凝聚到北戴河会议为我们指明的正确方向上来。  相似文献   

9.
2003年10月31日,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成立,它成立的背后是很多人的爱心与汗水,其中就有两届政府总理和一位已故老部长的关怀……王颜科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能接受一次肺灌洗,这个连付差旅费都困难的老矿工,只知道这次北戴河免费灌洗是基金会为自己掏的治疗费,他却不清楚这份关爱究竟包括多少人的努力,更不清楚基金会成立背后的故事。说起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原煤炭部部长高扬文。凡是听说过这位已故老人经历的人,都会由衷地敬佩他。话还得从1990年说起,那年时任煤炭部部长的高扬文,听说北戴河中国煤矿工人疗养院正用灌洗方法给尘师病病人治疗,且效果不错,于是他特意跑去看。到了北戴河,他一下子就看呆了,用他日后的话说“看到一瓶瓶黄水、黑水、石渣、煤灰从肺里洗出来”。看到洗完肺的病人十分轻松,他觉得这是一种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案例: 2004年8月10日,北京某物质贸易公司组织本单位已退休的人员到北戴河疗养并开展文娱活动.王某是该公司的退休人员,参加了此次疗养活动.王某当天在游泳后返回住地途中横过一小道时,被一快速骑来的自行车撞伤,造成其左腿腓骨骨折.事后骑自行车的肇事者对王某作了相应的赔偿.同时,王某的家属认为,王某受伤是在单位组织的疗养活动中造成的,应认定为工伤并享受工伤待遇,便向该公司提出了工伤申请.但该公司领导认为,王某当时受伤并非单位责任,未同意其申请.请问:王某这种情况能算工伤吗?  相似文献   

11.
"吃一堑,长一智",意思是说,遭受一回挫折,得到一次教训,增长一份见识.能够在"吃堑"中"长智",相对于只"吃堑"不"长智"来说,无疑是值得赞许的.在安全生产中,许多单位在生产经营常常以发生的各类事故作为教材,要求各类从业人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认真吸取教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确保了生产安全.但也有些地方和单位,接二连三地发生安全事故,只"吃堑"不"长智".  相似文献   

12.
分析一下我们日常发生的安全事故,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许多事故都是发生在不该发生事故的时段和部位.如:交通事故没有发生在危险路段,而是发生在危险路段被渡过之后的平直路段上,施工安全事故不是发生在施工危险期、高峰期,而是发生在施工收尾期,等等.这实际上是一种"安全疲劳症"在作怪.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松藻煤电公司打通一矿掘进队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两名职工在井下抬钢梁时,其中一人突然昏倒在地,结果钢梁掉下来将另外一名职工的脚趾砸伤.后来得知,昏倒在地的那个职工是带病坚持工作,在井下干重活时突然感到腰部疼痛难忍,支持不住昏了过去,没想到自己病了还连累工友受伤.从表面上看,这种带病坚持工作现象确实是一种值得学习的敬业精神,但从安全的角度来讲却是一种潜在的隐患.  相似文献   

14.
唐代诗人刘禹锡曾作过一篇题为<儆舟>的文章.文中写他一次乘船过淮河,船又不坚固,应当谨慎,仔细检查船具,以防出事.这话使他警惕起来,督促仆人用破布塞住船的缝隙,又用油灰抹严实,且阴天不行,风起停船.由于谨慎航行,安全渡过险处,落帆停在风平浪静的淮阴.  相似文献   

15.
1998年6月3日,德国一列高速列车在行驶中突然出轨,导致100多人遇难身亡.事后经过调查发现,造成事故的原因竟然是因为一节车厢的车轮内部零部件疲劳断裂,酿成了这场近50年来德国最惨重铁路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在每年的年末,各种安全检查将接踵而至.笔者认为,在开展安全检查时,为避免检查流于形式,要做到"十忌". 一忌预定检查多、突击检查少的现象.多开展突击检查,可以促进基层安全工作长抓不懈,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筑牢安全生产根基.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时间的推移,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终于归于沉寂。为了维权四处奔波的张海超,在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的帮助下,在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接受了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很难想象,缺少了基金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几天前,某煤矿一基层管理人员因心情不好,对井下作业的一掘进工莫名"挑刺".对其训斥一通.随后该员工在井下行至斜坡巷时,虽然对方工友已发出开车信号,可他却还想着刚才被训的事,没有注意到当时的情况,未钻进躲身洞,继续行走.飞车与他擦肩而过,险些酿成一起事故.  相似文献   

19.
一次,和青年工人陈某交谈.他说:"有一次下班,我偷偷地蹬上斜井绞车提升的矿车.绞车提升约2分钟后,突然矿车停了一下,紧接着矿车下滑.可能是钢丝绳断了,我闭上眼睛,准备等死.这时,钢丝绳抖了几下,矿车上下滑动,是绞车跳闸.我赶紧从矿车上跳下来,倒在地上,脚小骨骨折,头上冷汗如雨."众所周知,斜井蹬车是极其严重的违章行为.绞车跳闸有可能引起跑车,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20.
"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可见"慎"是多么重要.安全工作事关大局,"慎"的重要性更是可想而知.因此,要从根本上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就必须在"慎"字上狠下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