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阐述了有机农业产业化在湖南省农业发展中的战略意义;在对湖南省有机农业产业化现状和问题的分析基础上,提出系列相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4.
从科学施肥技术角度分析了我国目前有机农业生产施肥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泰国的有机农业开始于1991年,在亚洲算是开始有机农业较早的国家,在有机农业的发展方面具有其独特的经验,中国有机农业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现在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仍处于逐步规范、快速发展阶段。同为亚洲开展有机农业较早的发展中国家,认真借鉴泰国发展有机农业的成功经验,对积极推动中国有机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7.
2004年6月10日,欧盟委员会通过了“欧洲有机食品与有机农业行动计划”。该计划提出应该在3个主要领域付诸实施21条具体的政策措施。这3个主要领域是:信息与促进、通过农村发展计划提供财政支持、改进标准和进口/检验要求。该计划预计将于2005年正式出台,这将对世界各国有机农业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行动计划”强调指出,有机农业有助于实现欧盟共同农业政策2003年改革方案所提出的一个目标,即生产对环境友好、高质量的农产品。“行动计划”强烈建议各成员国要充分利用农村发展计划来支持有机农业的发展。明确有机农业生产方法和对整个有…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构建低碳社会成为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农业土壤是温室气体重要的源和汇,合理的种植管理手段可以减少农田系统的碳排放量。由于有机农业有着固碳减排的作用,有机农业已成为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阐述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强调了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对全球变化的促进作用,引出有机农业这种新兴的节能减排型农业生产方式,并通过进一步分析有机种植系统中土壤的固碳减排作用机理,为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生产发展的迟滞和市场的游移不明,是当前我国有机产业发展的症结所在;在造成有机终端市场发育缓慢的诸多因素中,生产端与消费端之间的沟通错位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在过程和结果上,无法形成对消费市场产生具有主导作用的信息流;打造有影响力的媒介平台,建立新语境以消除信息传播滞碍,通过提升消费需求的增长来带动和加强生产、流通、科研、管理等相关各部件的完善,将有助于摆脱有机领域的尴尬现状,从而平顺且有力地推动我国有机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12.
富营养化是指一种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植物营养元素磷的增加与氧的锐减将导致湖泊生态系统发生一系列剧变。富营养化亦可被定义为生态系统中有机质输入速率增加的过程。从上述两方面的意义上讲,有机质的分解必然伴随生物可利用性磷的再生,从而对富营养化过程产生有效的反馈。本文扼要概述了上述反馈途径及其生态风险,即水体沉积物磷释放的原始驱动力来自有机质的分解,其主要途径包括自身的矿化与厌氧状态促成之后磷酸盐的解吸附。微生物群落将依有机质的数量和性质在分解过程的不同阶段发生明显变化,从而形成因时因地而异的分解速率与还原力,二者共同促进沉积物磷的释放,因高分解速率伴随高缺氧程度,且源于沉积物之长期库存,磷酸盐的解吸附量并非简单正比于有机质含量,而可能远大于此,换言之,有机质的大量输入与沉积可能导致生物有效性磷的净增,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将因此而以正反馈的形式加剧。在倡导和推行有机农业的过程中,应充分注意并严格控制土壤有机质的流失。 相似文献
13.
尚洁澄 《国外农业环境保护》2009,(6):20-24
尚洁澄(以下简称尚)
托马斯·鲁缇(以下简称托)
尚:请您介绍一下今夏您中国之行的时间和路线,谢谢。
托:自瑞典吉雅那(Jarna)我们一行5人于2009年7月13—28日期间造访了中国。 相似文献
14.
发展循环农业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解决农业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途径。如何有效发展循环农业,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农产品竞争力的提高,是新时期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总结了山东省肥城市循环农业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16.
17.
有机食品发展与生态省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伟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5(1):35-37,41
分析论述了发展有机食品与生态省建设概念、理论、理念和建设指标的一致性关系,阐述了有机食品发展是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出了在生态省建设中重视加强有机食品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19.
西北地区大气环流,气候和气象产量的关系及其农业年景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西北陕、甘、宁、青卤省区粮食产量的主要气候因子是干旱。文中分析了各省区粮食产量之 和水特别是春季降水与气象产量的关系以及春季多雨年和少雨年大气环流及其主要特征量的差异,并建立了气象产量的大气环流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