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卷烟包装材料及滤嘴的生物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目前几种常见的卷烟包装用商标纸、卡纸、铝箔内衬纸、透明塑料薄膜以及卷烟滤嘴为实验材料,采用ATSMD-5338标准方法,进行了为期25天实验。结果表明商标纸、铝箔纸内衬纸和卡纸的生物降解性能比较好,而滤嘴和透明塑料薄膜的生物降解性能比较差。今后研究开发可降解卷烟包装材料应该把重点放在滤嘴和透明塑料薄膜上面。  相似文献   

2.
天津大学将变性淀粉与树脂共混研制成可生物降解的新型塑料,并已在天津中外合资的洁明可降解树脂有限公司投产,成为热门产品。以其为原料制成农用塑料薄膜、食品包装袋、垃圾袋、快餐盒等,使用后不会形成“白色污染”,将其埋入土壤中,能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自然分解。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航空用碳纤维增强中温固化环氧脂基复合材料单向层压板在低温环境下不同试验方式弯曲性能的变化规律。方法通过改变压头半径、跨厚比、以及压头与试样之间有无塑料薄膜衬垫等试验方式,研究-50℃低温环境下不同试验方法弯曲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低温环境下,不同的试验方式对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弯曲性能测试数据的影响有所不同。当使用塑料薄膜衬垫时,会显著降低试样上表面压头部位的应力集中,在低温环境下试样弯曲性能变化最低;当压头半径减小时,低温环境对试样弯曲性能影响最显著。结论如需测量温度对试样弯曲性能的影响,建议选择压头半径较小,无塑料薄膜衬垫,跨厚比L/h为32:1的试验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湿热、盐雾、霉菌环境对YS10-021聚酰亚胺材料性能的影响,为燃气轮机选材设计和定寿、延寿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设计开展YS10-021聚酰亚胺三防试验,定期测试试样老化后的物理性能,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3552h湿热试验后,高温拉伸强度和高温弯曲强度下降24%,仍然符合出厂指标要求;常温弯曲强度下降34%,简支梁冲击强度下降62%,超出指标要求;其他各项性能未见明显老化。经3 552 h盐雾试验后,弯曲强度下降30%,其余性能均在出厂指标要求范围以内。经84 d霉菌试验后,YS10-021聚酰亚胺各项性能均有轻微下降趋势,但老化不明显。结论 YS10-021聚酰亚胺在湿热、盐雾、霉菌环境中的耐受性良好。总体来看,湿热和盐雾环境对YS10-021聚酰亚胺力学性能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5.
介绍汽车产品大气暴露试验国内外发展的概况,提出汽车产品大气暴露试验的目的.探讨开展汽车产品大气暴露试验的方法,即大气暴露试验的设计、试样、暴露期限与开始时间、检测周期、试样检测和结果评定.  相似文献   

6.
简要概括了霉菌对产品的作用机理与影响,通过对比分析我国常用的霉菌试验标准中长霉等级评定方法,指出了目前产品抗霉能力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从长霉等级评定方法和合格判据两方面就如何改进产品的抗霉能力评价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杂环化合物好氧生物降解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一类典型的难降解有机物—杂环化合物的好氧生物降解性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受试物大部分在单一基质条件下不能作为唯一碳源,有的甚至对微生物有严重地抑制作用,但与苯酚共基质后其好氧降解性能均有改善,共代谢作用在它们的降解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吡咯、咪唑、呋喃为可降解有机物,吡啶为难降解有机物。吡啶不能作为微生物生长的碳源,即使有易降解有机物作为碳源,其生物降解性能改善不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腐蚀环境条件下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层的防护作用及失效规律。方法采用中性盐雾、酸性盐雾试验方法进行加速试验,对无划线试样腐蚀外观和附着力以及有划线试样的腐蚀形貌等进行检测和考核分析。结果获得了4种铝合金材料阳极氧化膜层在不同试验环境条件下的防护性能、腐蚀失效、附着力变化以及抗腐蚀扩展性能等试验数据。结论铝合金材料类型对未封闭处理的阳极氧化膜的耐腐蚀扩展性能影响明显。封闭处理能够提高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综合防护性能。  相似文献   

9.
研发可降解膜对于缓解由传统塑料膜引起的土壤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在不同的生物可降解材料中,利用有机肥中丰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腐殖酸为骨架材料制备生物可降解膜成为一种新的选择,而成膜助剂是有机肥制备可降解膜的关键.为了探究膜制备过程中成膜助剂对膜性能的影响,分析成膜助剂对有机肥可降解膜的作用机理以及膜的降解规律,以海藻酸钠、丙三醇、戊二醛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为成膜助剂,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以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与气体透过性为指标,对成膜助剂最佳浓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海藻酸钠、丙三醇、戊二醛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以质量分数计)分别为0.70%、1.00%、0.20%和1.00%时,有机肥可降解膜的综合性能最佳,其中机械性能中的拉伸强度为16.88 MPa、断裂伸长率为28.47%,氨气和二氧化碳透过系数分别为1.23×10-11和1.03×10-11g·m/(m2·d·Pa).光谱学分析结果表明,成膜后羟基、羧基、醛基等官能团含量和结晶度均有增加,因而实现了松散有机肥成为稳定性的可降解膜材料.土壤掩埋试验结果表明,膜材料降...  相似文献   

10.
以我国直升机在恶劣环境条件下服役导致密封产品频繁发生失效故障为背景,对航空橡胶密封材料及产品的环境试验与评价技术进行了梳理总结。分析了橡胶密封材料及产品大气暴露试验、户外自然加速暴露试验等自然环境试验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了热空气老化、紫外老化、臭氧老化、湿热、低温、盐雾、霉菌及综合环境试验等橡胶密封材料及产品实验室模拟加速试验技术的作用机理及试验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应在橡胶密封产品实验室多因素模拟加速试验技术、密封结构件环境效应数据积累和应用等方面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1.
共混塑料因其用途广泛且价格低廉,生产和使用量逐渐增加,然而共混塑料在海水中光降解及其海洋环境风险尚不明确.选取聚丙烯/热塑性淀粉共混塑料(PP/TPS)和聚乳酸/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热塑性淀粉共混塑料(PLA/PBAT/TPS)为研究对象,单一聚合物塑料聚丙烯(PP)和聚乳酸(PLA)作为对照,探究共混塑料在海水中光降解后微塑料(MPs)的形成和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MPs的粒径分布显示,与PP和PLA相比,PP/TPS和PLA/PBAT/TPS光降解后容易产生尺寸更小的颗粒,主要原因是共混塑料机械性能和抗紫外线能力较差.共混塑料光降解后表面出现更多裂纹和褶皱,表面形貌发生明显变化,而PP和PLA变化不明显.ATR-FTIR光谱显示PP/TPS和PLA/PBAT/TPS光降解后热塑性淀粉(TPS)的特征峰减小,表明共混塑料的淀粉组分降解.C 1s光谱表明,老化共混塑料含有更少的—OH,进一步证实了TPS的光降解.以上结果表明PP/TPS和PLA/PBAT/TPS比PP和PLA光降解程度更高,从而产生更多小粒径MPs.综上所述,共混塑料可能比单一聚合物塑料对海洋环境风险更高,对共混塑料的生产和使用应谨慎.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injection moulding processability of polyvinyl alcohol (PVOH) blending with starch as biodegradable polymer compound. The PVOH-starch polymer compound can be used to produce environmental friendly plastic products. In this study, the injection moulding processability of PVOH-starch compound was computational analyzed by Moldflow® software. A name tag article design was chosen to determine the appropriate processing parameters of PVOH blending with 50 wt.% (PPV55) and 60 wt.% (PPV46) of starch. The processing behaviour for both compositions of PVOH-starch compounds was characterized according to injection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volumetric shrinkage and frozen layer fraction. Moldflow® simulation outcomes exhibited that PPV55 required a higher injection pressure than PPV46. Meanwhile, the simulation outcomes also showed that the volumetric shrinkage of PPV55 is higher than PPV46. Both PPV46 and PPV55 require at least 20 s holding time to achieve stable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3.
采用液相Na BH4还原法,制备出淀粉负载纳米铁镍双金属(淀粉/ZVI-Ni)和淀粉负载纳米铁镍铜三金属复合材料(淀粉/ZVI-Ni-Cu),并采用XRD、SEM、BET、XRF等仪器对其性能进行表征;进而对比其与纳米零价铁(ZVI)、淀粉负载零价铁(淀粉/ZVI)对三氯乙烯和氯仿的降解效果及影响淀粉/ZVI-Ni-Cu降解氯代烃的因素.结果表明:通过双金属和三金属的掺杂,可有效提高复合材料对氯代烃的降解,其降解效能关系为:淀粉/ZVI-Ni-Cu淀粉/ZVI-Ni/淀粉/ZVIZVI.其中淀粉/ZVI-Ni-Cu三金属复合材料在48 h内可实现氯代烃的完全降解.由于淀粉载体的加入,使得纳米金属材料成功地负载在淀粉上,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增强了,降解效果也更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氧化丙烯二醇(PPG)为基本原料,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亲水化改性单体、三羟甲基丙烷(TMP)为扩链剂通过预聚体法制备了淀粉改性水性聚氨酯环保型固沙剂,研究了淀粉用量对固沙剂乳液及其所成胶膜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扩链聚合时加入可溶性淀粉,可以得到稳定的聚氨酯乳液;随着可溶性淀粉用量的增加,乳液的粘度增加,粒径呈增大趋势,胶膜拉伸强度减小;动态热力学分析显示胶膜储能模量E’随着淀粉含量的增加而减小,而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保水实验显示保水效果随淀粉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当可溶性淀粉与纯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0%时,胶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16.7 MPa和662%,而应用此配比固沙液的沙土在测试条件下10 h的失水率仅为55.7%,达到固沙剂保水性和胶膜力学性能之间较好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黄姜皂素清洁生产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皂素生产工艺在皂素生产过程中,不仅造成了优质淀粉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还造成环境污染及其所带来的高昂的污染治理费用。采用水洗淀粉法,即从皂素生产的源头把淀粉从黄姜中分离出来。这种工艺不但回收了淀粉,提高了皂素的收率,淀粉回收率平均约为46.3%,皂素收率提高了1.1%,而且还降低了皂素废水的处理难度,末端废水COD从原来的33615mg/L降为12285mg/L。该工艺简单、投资费用少,在实际生产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水解酸化-UASB-SBR工艺处理改性淀粉废水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日祥 《环境工程》2005,23(2):18-20
以 3种高浓度改性淀粉废水 (氧化淀粉、酯化淀粉和醚化淀粉 )为研究对象 ,采用水解酸化 上向流厌氧生物法(UASB) 活性污泥法 (SBR)组合工艺 ,从设计、调试、运行和技术分析来研究该工艺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 :该工艺处理改性淀粉废水是可行的 ,对不同种类的改性淀粉废水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淀粉及改性淀粉的阻垢性能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利用浓硫酸氧化淀粉制备了改性淀粉,其颜色为棕红色;然后在不同浓度、温度、Ca2+浓度、pH下,对淀粉及改性淀粉的阻垢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淀粉高效阻垢的最佳浓度为8 mg/L,最佳温度为70℃,在此最佳浓度、最佳温度下对应阻垢效率为23.3%;改性淀粉高效阻垢的最佳浓度为0.61 mg/L,最佳温度为80℃,在...  相似文献   

18.
产α-淀粉酶菌株液体培养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是探讨在液体培养条件下枯草芽胞杆菌(B.subtilis HY-02)降解淀粉的影响因素。方法是设0、0.5%、1%、1.75%四种淀粉浓度的培养基,接种细菌后,在32℃的温箱、水浴、振荡三种条件下培养,连续检测α-淀粉酶活性及淀粉浓度。结果为温箱、水浴培养:96h后,1%淀粉瓶α-淀粉酶活性、分解淀粉最明显,1.75%淀粉瓶存在抑制酶活性的现象。振荡培养:1.75%淀粉瓶优于其他组。结论是初始淀粉浓度、培养方式对枯草芽胞杆菌α-淀粉酶活性影响较大,也直接影响了淀粉的分解。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是淀粉加工工业的重要原料,在马铃薯淀粉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从而产生含高浓度有机物和悬浮物的废水,如不妥善处理而直接排放,将会严重影响周围水体的功能。马铃薯淀粉废水中含有大量泥砂、淀粉颗粒及高浓度有机物质,采用预处理方法降低这些物质的含量,对于后续工艺的运行十分关键。本文总结了在淀粉废水预处理中常用的技术方法,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0.
采用接枝聚合法在硅烷化凹凸棒粘土(OATP)表面接枝淀粉,制备淀粉/凹凸棒粘土(ATP)复合吸附絮凝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淀粉/ATP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淀粉质量分数(相对OATP质量)为100%,聚合反应时间为3 h,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003%,反应温度为60℃时,制备的淀粉/ATP对镉离子的最大吸附容量可达到36.78 mg/g.与ATP、OATP相比,淀粉/ATP对镉离子的吸附容量增大了2倍以上.复合材料具有比OATP更强的捕获能力,所形成的絮凝体大而密实,比淀粉絮凝剂具有更好的沉降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