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今年对国民经济实行进一步调整,这是确保我国经济稳步前进的战略决策。最近,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抓紧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千方百计地把环境保护工作做好。这个决定完全符合我国国情,完全符合经济调整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马霁鸿 《环境》2003,(7):27-27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一些工作岗位被减少、淘汰,一些人不可避免地下岗了。  相似文献   

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地提出了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使我国的经济建设逐步走上了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为了使环境保护工作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去年二月份国务院下达了《关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使环境保护工作在调整中发展前进。去年底,赵紫阳总理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国民经济建设的十条方针,这是我国今后相当长时期的经济工作纲领。十  相似文献   

4.
最近,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在调整时期,千方百计把环境保护工作抓紧抓好,我们必须认真学习,积极行动,努力把环境保护工作搞好。调整国民经济,从根本上讲是要肃清经济上“左”的指导思想,解决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问题,实事求是地从我国的实际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使国民经济各部门沿着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轨道前进,过去我国在经济建设中,由于缺乏生况  相似文献   

5.
《福建环境》1997,14(3):1-2
邓小平同志在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时,实事求是地总结了我国建国以来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理论、方针、政策,在法制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上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我国新时期的法制建设确立了指导思想,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调整和完善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政策、制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在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实事求是地总结了我国建国以来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理论、方针、政策,从而在法制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上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我国新时期法制建设工作确立了指导思想。这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调整、完善现有的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制度,促进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区域性战略环评推动经济发展转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更是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战略环境评价是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的关键切入点,是推动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手段。环境保护部组织开展的环渤海沿海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沿海、成渝经济区和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五大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将资源环境承载力  相似文献   

8.
工业污染防治是工业化战略和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人民生活水平从低收入迈向中等收入阶段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结构剧烈变化、各种资源开发和消耗不断增加,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环境污染将会严重恶化.能否通过调整和完善产业政策与环境政策,使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同工业污染防治统一起来,将直接决定我国今后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前途与命运.  相似文献   

9.
《环境工作通讯》2011,(7):73-73,I0001-I0027
2010年是中国经济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把工作重点更多地转移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上来,妥善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经济实现较快增长,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底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剧,也向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和严峻的污染减排形势提出了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明确要求:要把应对这场危机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机遇,要当成推进环境保护事业的机遇,保持经济增长绝不能以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对外投资和援助中的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大大促进了我国海外投资和援助的发展.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决策,是保持中国经济快速、稳步、持续发展,扩大国际合作,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举措.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是明确指出:"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相似文献   

12.
<正>在金融危机和全球变暖的双重压力下,世界政治、经济、外交等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开始迈向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新时代。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化,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投资和信贷,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笔者在此提出我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十个重点领域,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节能减排:关键在完善结构调整保障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国际制造业转移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我国成为"世界工厂",高耗能的工业,特别是其中的重化工业比重居高不下.2008年前4个月,我国高耗能产业增速虽然有所回落,但仍在继续扩张.这无疑会使节能减排的形势更加严峻.不同产业单位产出的能耗大不相同,据测算,如果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而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相应降低1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可降低约1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产业结构调整对节能减排的贡献率极高.因此,节能减排的关键是调整经济结构.而调整经济结构的关键是按照控制增量、调整存量、优化技术和强化责任的思路,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经济结构调整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上海浦东新区农业发展环境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在发展农业的同时有效地控制农业环境污染的目的,综合环境、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建立了浦东新区农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灰色线性规划模型。该模型将农业结构调整与经济预测、化肥与农药的流失控制以及畜禽粪便污染联系起来,动态地分析规划年份的浦东新区农业生产结构,确定了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方针。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就提出了:在5年内我国单位GDP必须要降低20%;主要的污染物排放量要减少10%的目标.这两大目标是衡量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节约型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方面有没有取得实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文章回顾了3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时期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展现了我国环保事业飞跃发展的历程,指出在我国必须结合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在可持续发展中解决发展不足和发展不当造成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7.
国土资源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综合开发和整治国土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组成部分,也是加强长期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土整治的核心是要搞好国土规划,即在地区资源条件和现有经济基础上,确定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的方向,合理调整地域经济结构,制定资源开发、治理、保护的措施和政策,以便为国家制定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可靠的国土资源方面的科学依据。这就要求把国土资源看成一个整体,从战略的高度,即从国家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出发,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打破行业界限、地  相似文献   

18.
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温家宝总理意味深长地强调,做好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关键是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三是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这三个转变是方向性、战略性、历史性的转变,是我国环境保护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9.
制定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加强环境保护领域的社会主义法制,是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保护和改善我国环境的一个必要条件。法律是国家管理社会生活,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有力工具,只有国家运用法律手段,对环境保护方面的各种复杂社会关系加以合理调整,才能保证各种旨在保护环境的自然科学的、工程技术的和社会经济的措施得以顺利实施,发挥实际作用,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经济,是协调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环境的有效经济形式。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起步较晚,对于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大多是借鉴国外的指标体系,或是在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修改、应用。本文从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架构的角度,对我国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分析现有评价指标体系的不足和缺陷,旨在系统了解和促进我国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