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传统的国标法分析高氯废水中的COD时,由于氯离子的干扰,COD测定值偏大。本研究配制了不同浓度的标准氯离子溶液,并测定其耗氧量CODCl,建立了CODCl与氯离子浓度关系的拟合直线模型COD=0.2238[Cl-]-2.64,通过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样中氯离子浓度,由拟合直线模型得到水样中氯离子产生的耗氧量CODCl,并进一步测得水样的表观COD值,扣除水样中氯离子产生的耗氧量CODCl,并与水样的COD理论值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测定结果的均值相对误差在-3.6%~2.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1%~6.9%,方法准确度较高,数据重复再现性好,且测量过程不使用硫酸汞,可应用于高氯废水COD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德国MERCK公司制造的COD测定仪器在我国环保行业、科研院所的水质监测工作中应用广泛,但配套试剂价格昂贵,限制了该仪器的使用。实验设计了高量程(100~1500mg/L)和低量程(25~100mg/L)COD替代试剂的开发方案。通过实验,确定了两个量程下COD替代试剂中K2Cr2O7、H2SO4-Ag2SO4、HgSO4的浓度和投加量以及测试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高量程和低量程范围内,使用COD替代试剂的测试结果与MERCK公司配套试剂的测试结果比较相符,反应时间也可缩短至30min。  相似文献   

3.
化学需氧量(COD)是评价水质有机污染程度的重要参数,在水质监测和水体污染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探讨了空白实验用水、Cl~-和消解时间等对COD测定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蒸馏水的空白COD值较低,更适合做空白组。水样的COD值越大,Cl~-的干扰越小,使用COD-Cl~-标准曲线校正法测定高氯水样,测定结果相对偏差在2.4%内,恒温消解2 h偏差最小。比较了四种消除Cl~-干扰的测定方法,得出COD-Cl~-标准曲线校正法更加适用于测定低COD高氯水样。  相似文献   

4.
哈希DR2500分光光度计测定水中COD的分析性能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用哈希DR2500分光光度计测定水中COD,操作简单,方便,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技术问题。文章从消解液量程,空白以及比色方向这三方面对其分析性能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提高仪器测定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办法。结果表明。在正确掌握了其分析性能的基础上,用DR2500分光光度计测定水中COD可以得到较准确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5.
文章研究了一种适用于高氯废水的无汞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方法。水样中加入10 mL重铬酸钾和15 mL浓硫酸,消解0.5h,冷却至室温再加入0.3 g硫酸银,消解1.5 h,测得其COD测定值,根据COD Cl-Cl-的关系曲线得到由氯离子产生的COD Cl-,将COD测定值减去C OD Cl-即为水样的COD真实值。实验证明,该方法适用于氯离子浓度不超过5 000 mg/L废水COD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将由粉煤灰-土壤过滤后的沤麻废水收集,定期测定收集到的废水的COD值,研究粉煤灰-土壤对沤麻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3种规模的粉煤灰-土壤对沤麻废水的COD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4%,77.6%和72.3%,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COD的去除率有所增加,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测定了生活污水、养鸡和啤酒废水的BOD_5和COD,并将所得的测定值进行比较。确立了COD和BOD_5的线性关系:COD=a×BOD+b,a和b为常数。并发现生活污水、养鸡和啤酒废水的a值分别为1.64、1.45和1.32,相应的b值为11.36、55.7和4.62mg/l。从结果得知,各种废水中的COD值对相应的BOD_5值的线性回归呈现为显著的正相关。该方程对从相应的COD值预测BOD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8.
以活性污泥1号模型(ASM1)为基础,结合间歇式循环上流污泥床工艺结构和实际进水水质特征,建立了简化的活性污泥模型(ASM1-S),该模型与ASM1模型相比,减少了反应过程、进水组分和参数,大大减少了模型参数测定的工作量和模拟过程中的计算量,从而提高了模型的实用性。本文通过测定模型进水组分和对模型模拟结果影响较大的4个参数(YH、μH、μA、bH)值进行测量,并利用Matlab编制模拟程序,就ASM1-S模型对间歇式循环上流污泥床实际运行状况进行了动态模拟,并将出水中COD、氨氮和总氮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对出水中COD、氨氮和总氮的浓度模拟效果较好,最大误差小于10%,从而验证了ASM1-S模型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降低样品取样量和减少试剂用量,对重铬酸盐法测定水质COD过程中的相关指标是否存在影响,以及水样中的残渣含量和样品浊度与COD测定结果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证明,当取样量为10.0 mL、试剂用量减半后,其COD测定值、空白试验值和标定物质用量均与标准方法中取样量为20.0 mL时没有差异,精密度和准确度也能满足相应的质控要求.COD测定结果与水样的残渣含量间无明显的相关关系,仅与样品的性质和种类有关;浊度高的水样,COD值也高,浊度低的水样,COD值也较低,2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HBCOD-1型COD在线自动监测仪的测定原理、分析流程和性能特点。仪器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水中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化学耗氧量(COD值)。与国标方法进行线性回归校正后,仪器测定值与国标方法测得的CODCr,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傅里叶中红外光谱对强化生物除磷过程中污泥胞内糖原物质进行了表征,并将污泥样品与糖原标样的红外光谱进行对比,确认糖原物质在1020 cm-1峰附近有较明显的特征吸收贡献.因此,采用红外光谱945~1150 cm-1区域内的吸收光谱数据,结合测得胞内糖原的含量,应用偏最小二乘法和BP神经网络算法分别建立了污泥红外光谱与糖原含量的定量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偏最小二乘法得到的测量值与预测值具有较小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其相关系数达到0.921.  相似文献   

12.
利用紫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海水硝酸盐浓度计算模型,并利用间隔偏最小二乘法(interval PLS,iPLS)对建模区间进行了优化。相比全波段建模,优化后模型校正集均方根误差(RMSECV)从39.1降低到9.83。同时利用35个预测集样本对iPLS优化模型进行验证,iPLS优化模型将预测样本平均相对偏差从3.23%降低到1.81%。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全波段建模,利用iPLS进行建模波长区间优化,不仅减少了自变量个数,简化了运算,同时提高了模型预测准确度。  相似文献   

13.
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QSPR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隆兴兴  牛军峰  史姝琼 《环境科学》2006,27(11):2318-2322
采用PM3算法计算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AEs)的量子化学参数,应用偏最小二乘(PLS)算法建立了PAEs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的定量结构-性质相关(QSPR)模型.模型的结果表明,用量子化学参数建立的QSPR模型相关性显著,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和预测能力,因此,利用该模型可对其他PAEs分子的lgKOW值进行初步预测.模型的结果表明,影响lgKOW的主要量子化学参数是分子总能量TE、相对分子质量Mr、平均分子极化率α和分子生成热ΔHf.lgKOW随着Mrα的增大而增大,随着TE和ΔHf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4.
珠江口海域总无机氮的遥感提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珠江口海域2个航次36个站位的实测遥感反射率和总无机氮(TIN)数据,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思想,建立了珠江口海域无机氮浓度估算的遥感模型.建模中考虑了6种比值法.结果发现,不同波段与第6波段比值所建立的模型精度最高,故选用该比值法所建立的模型作为珠江口海域无机氮遥感提取模型.利用该模型得到的珠江口海域18站位无机氮浓度和实测值相比,其总体平均相对误差为9.06%,相对误差最大值为18.2%.将该模型用于1998年12月31日的SeaWiFS资料,得到了较好的估算结果.与1998年12月31日的实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实测值与估算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31.9%,说明该模型的稳定性较好,能够适用于不同时相的SeaWiFS图像,可为珠江口海域无机氮含量的分布以及富营养化问题研究提供了实时监测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苯酚类化合物光解量子产率与结构性质的定量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量子化学PM3算法计算得到的苯酚类化合物的量子化学参数,应用偏最小二乘(PLS)算法,建立了能预测苯酚类化合物光解量子产率(Y)的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SPR)模型.影响苯酚类化合物光解量子产率的主要因素是分子最高占据轨道能(Ehomo)和分子生成热(HOF),logY值随着Ehomo的增大而增大,随着HOF的增大而减小.分子的电负性和(Ehomo-Ehomo)2对logY值也有一定的影响,电负性和(Ehomo-Ehomo)2较小的分子,其logY值也较大.  相似文献   

16.
部分PCDDF水溶解度的定量结构-性质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量子化学PM3算法计算得到的12个量子化学参数作为分子结构描述符,运用偏最小二乘分析,首次建立23种PCDD/F水溶解度(logSw)的定量结构-性质关系模型。PCDD/F的Sw随着其分子量的增大而减少;随着其分子最低未占据轨道能(Eluno)的增大而增大,推测PCDD/F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存在着电荷转移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聚β羟基烷酸酯(PHA)是强化生物除磷系统中颗粒污泥胞内重要碳源和能源,其快速测定对强化生物除磷机理研究有重要意义. 采用Savitzky-Golay平滑法(SG)-多元散射校正法(MSC)对污泥的近红外光谱进行预处理,通过改进的偏最小二乘法(iPLS、siPLS、biPLS)建立污泥样品近红外光谱与PHA含量的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SG-MSC预处理减弱噪声和背景等表面因素对光谱的影响,采用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siPLS)将全光谱等分为30个子区间, 联合子区间[13 21 24 29]建立的模型预测效果最优,其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2018和0.3120,校正集和预测集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925和0.9391,该光谱区段与PHA分子结构中C-H的伸缩变形、弯曲振动和C=O的伸缩振动密切相关. 改进偏最小二乘有效地优化光谱建模区域,提高模型预测能力,实现污泥胞内PHA含量的快速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8.
支持向量机用于芳烃类化合物对芳烃受体亲和性QSAR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尝试将支持向量机(SVM)应用于3种典型芳烃类环境毒物(PCDD,PCDF和PCB)定量构效关系研究,通过对芳烃受体亲和性考察,结果发现该组样本的生物活性在一定程度上与分子电性距离矢量具有非线性联系.SVM对内部和外部样本都具良好稳定性能和预测能力:所得模型拟合、交叉检验、外部预测复相关系数及均方根误差分别为R2cum=0.922、Q2cum=0.825、Q2ext=0.834和RMSext=0.531将其与文献报道及多元线性回归、偏最小二乘、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小样本、非线性问题SVM具较强拓展性及泛化能力,故在环境毒物评价和控制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影响因子分析及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活污水排放系统复杂、影响因素多种多样,从其内涵出发,分析主要影响因子,共选择3大类14个影响因子,它们之间存在着严重相关性问题,为了解决多重相关性问题,引入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克服多重相关性,并能够实现多种数据分析方法的综合应用;而人工神经网络具有学习和记忆能力,将二者相关联,可以较好地解决非线性问题。为检验影响因子选择的合理性和方法的适用性,以郑州市为例,对生活污水排放量和影响因子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影响因子的选择合理,拟合和预测精度均较好。  相似文献   

20.
吴英晗  许嘉  段玉森  伏晴艳  杨文 《环境科学》2023,44(10):5370-5381
地统计模型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空气污染物暴露模拟,但不同建模方法及其模拟结果之间的对比研究较少.基于上海2016~2019年55个环境空气监测点位的NO2和PM2.5观测数据,以及交通路网、排放源兴趣点和卫星数据等地统计变量,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监督学习线性回归(SLR)和机器学习随机森林(RF)这3种建模方法创建年暴露模型,并进一步应用普通克里金插值(OK)法分析模型残差,构建复合模型.应用交叉验证对模型的模拟效果进行检验,选取每一种建模方法的最优模型结构(是否应用OK)作为最终模型.结果表明,NO2模型中表现最好的是RF-OK (Rmse2为0.70~0.82)和PLS-OK模型(Rmse2为0.78~0.84);PM2.5模型中PLS模型(Rmse2为0.62~0.71)优于SLR-OK (Rmse2为0.40~0.79)和RF-OK (Rmse2:0.31~0.56)模型.应用3种建模方法对上海1 km网格开展年暴露模拟和对比,NO2模型间模拟结果的相关性(r为0.82~0.91)高于PM2.5模拟结果的相关性(r为0.66~0.96).基于3种模型2019年的模拟结果,评估了上海NO2和PM2.5的人群暴露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