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态化电极电解法处理含氰废水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红波  徐仲榆 《化工环保》1995,15(4):224-227
采用细粒膨胀石墨流态化阳极电解法处理含氰量为80-90mg/L的废水,试验选择出的处理条件为:pH9-10,废水流速42-45L/h,槽电流2-3A,NaCl加入量1.5-3.0g/L。同样条件下,使用细粒膨胀石墨流态化电极的电解除氰效果较用简形板状电极好。  相似文献   

2.
用硫铁矿处理含汞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硫铁矿处理含汞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探索了硫铁矿用量及细度、混合反应时间、废水pH等因素对除汞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废水pH2.5-9.5、Hg^2+10-250mg/L,按汞/硫铁矿为1/1000(重量)加入硫铁矿,汞的去除率达99%以上,出水pH接近中性。该方法简便、经济、实用,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王伟  钟崇林 《化工环保》1998,18(2):104-107
研究了用蒸馏水为吸收液采样、用2,4-二硝基氯苯光度法测定大气中己二胺的浓度。通过试验,确定了采样方法、显色剂和Na2CO3溶液用量、反应液pH、显色反应温度和时间、萃取时间等;得出大气中己二胺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4μg/m3,吸收液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1%,加标回收率为92% ̄94%。  相似文献   

4.
《化工环保》2007,27(6):578-578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电极反应器的粒子电极催化剂填料(简称催化剂填料)及其制备方法。催化剂填料由改性活性炭和涂膜活性炭组成,按质量分数计,其中改性活性炭为60%~70%,涂膜活性炭为30%~40%。  相似文献   

5.
丁伟  陈世黎 《电力环境保护》1995,11(2):10-14,27
结合火电厂冲灰水水质和系统特点,研究探讨降低灰pH值,防止冲灰系统结后的新途径-机力曝气处理灰水,通过大量的动静态模拟试验和处理条件控制,揭示了曝气处理可以降低灰水pH值,碱度及钙离子浓度,促进灰水中CaCO3在灰场的析出和沉积,从而达到灰水系统防垢之目的,证明了曝气处理工艺是一种技术上可行,有前途的回水防垢技术。  相似文献   

6.
Pt-Fe(Ⅲ)/PAni/GCE电极的制备及NO~(2-)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负载Pt微粒和Fe(Ⅲ)的聚苯胺修饰玻碳电极(Pt-Fe(Ⅲ)/PAni/GCE)。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NO_2~-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优化了实验参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用伏安法直接测定NO_2~-的方法。在酸性溶液中,NO_2~-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5.0×10~(-7)~2.0×10~(-3)mol/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6,检出限为4.0×10~(-7)mol/L。采用本方法测定NO_2~-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重现性。  相似文献   

7.
赖氨酸生产废水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庄镇民 《化工环保》1994,14(1):6-11
采用调节废水pH的方法,使废水中高浓度的蛋白质胶体沉淀下来,沉淀物可用来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与沉淀分离后的废水再经厌氧生化、好氧接触氧化及气浮处理后,出水COD<200mg/L、BOD<20mg/L、SS<70mg/L、色度<100倍,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甲萘酚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苯胺类化合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洪波  杨力 《化工环保》1999,19(5):307-309
研究了在pH= 12的硼砂氢氧化钠缓冲体系中苯胺类化合物的重氮盐与甲萘酚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显色反应迅速,显色液可稳定2h 以上。用甲萘酚分光光度法测定苯胺,简便、快速、稳定,摩尔吸光系数为3.84×104 L/(m ol·cm ),苯胺质量浓度在0~2.8m 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此法用于废水中苯胺类物质的测定,结果与标准法一致  相似文献   

9.
总氮总磷联合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继国  冯莉霞 《化工环保》1995,15(6):367-370
介绍总氮、总磷联合测定的一种方法。实验中,调整了消解过程的氧化剂用量和酸度,以含有氮和磷的混合标准溶液配制一系列标准样品,经高温、高压消解后,分别进行比色,测定样品中总氮和总磷。该方法与标准方法相比,大大简化了分别测定总氮、总磷的工作量和时间,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试论废水碱度对活性污泥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顺泽 《化工环保》1994,14(1):17-19
探讨了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碱度对活性污泥的影响。通过调pH虽能消除废水碱度,但在此过程中产生了盐,使废水的渗透压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因此,废水碱度的大幅度变化会使活性污泥受到冲击。  相似文献   

11.
缩合-电解法处理苯胺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缩合-电解法处理苯胺废水,缩合过程的最佳pH为5.0—6.0,甲醛的最佳投加量视废水中苯胺含量而定;电解过程中,NaCl的最佳投加量为3%(wt),控制电解液pH为5.0—7.0、电解时间120—140min、槽电压3V、电流密度0.9A/dm ̄2。在上述条件下,苯胺含量为1000—10000mg/L的废水经缩合-电解法处理后,COD<250mg/L,苯胺<0.1mg/L。  相似文献   

12.
生物法降低冲灰水pH值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硫细菌的特性、FeS2在硫细菌作用下氧化生成H2SO4的工艺及其控制条件,并分析了该工艺应用于治理冲灰水pH值超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电化学法处理高含盐活性艳蓝KN-R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分隔的流经式电化学反应器中,以金属氧化物电极(DSA)为阳极、石墨为阴极,采用电化学法对活性艳蓝KN—R模拟废水进行处理研究。在恒电位模式下,测定了染料废水在最大可见吸收波长(592nm)处的吸光度及电解液的TOC质量浓度。实验结果表明,阳极电位、NaCl浓度、染料浓度、电解液pH对染料废水的脱色率有较大的影响。在阳极电位为1.13V、Na2SO4浓度为0.1mol/L、NaCl浓度为0.5mol/L、活性艳蓝KN—R浓度为0.1mmol/L、电解液pH为6.4、温度为30℃的条件下,经4h的电解,染料废水的脱色率达到100%,但TOC质量浓度的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三维电极法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采用三维电极法处理印染废水。考察了反应器槽电压、电解时间、电导率、进水pH等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处理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器槽电压25~30V、电解时间120~180min、进水pH6.5~7.5。处理后废水色度及cOD的去除率分别达90%、50%以上,废水的BOD5/COD从0.21提高至0.32。但废水去除效果受槽电压、电解停留时间及进水pH的影响较大,且不同电极处的出水COD存在一定差别,废水处理耗电量受原水电导率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5.
双极性颗粒床电极用于活性炭的再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汪群慧  周定 《化工环保》1990,10(2):69-72
对吸附阳离子艳蓝染料溶液的饱和活性炭进行了再生试验研究,根据双极性颗粒床电极理论,提出了新的活性炭再生方法.此法再生效率高、能耗低、炭损失和再生成本低、操作简单,再生后的活性炭可反复用于吸附,特别适用于吸附易氧化还原物质的饱和炭的再生。  相似文献   

16.
用钡渣制取硫酸钡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谢永福  俞文琴 《化工环保》1996,16(4):218-221
用盐酸浸取钡渣,所得的氯化钡溶液再和硫酸反庆,得到硫酸钡沉淀,母液返回去浸取钡渣。浸取钡渣的适宜条件为:浸取时间50min、pH2-3、钡渣粒度120目、浸取温度40-45℃、液固比3:1。  相似文献   

17.
纳滤膜在工业废水和液体物料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麟华 《化工环保》1995,15(6):333-337
纳滤膜能截留低分子量有机溶质而让盐类组分部分或全部透过,能在较宽的pH范围内及高温下保持稳定,并能耐多种有机溶剂,可用于液体物料中有效成分的浓缩、工业废水的处理及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8.
次氯酸钠氧化预处理草甘膦生产废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董文庚  杨景亮 《化工环保》1996,16(5):280-282
利用次氯酸钠对草甘膦生产废水进行预处理,废水pH对处理效果影响不大,可将次氯酸钠直接投入到原碱性废水中,在其用量相当理论量的40%、氧化时间为4h时,草甘膦的去除率为98%。预处理后的废水对厌氧消化过程不再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现场测定烟气中二氧化硫的碘量法其吸收液配制不完善,在采样和放置过程中吸收液吸收的二氧化硫极易被氧化,本文通过试验发现,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能很好地抑制二氧化硫氧化,且吸收液的pH值不需调整。  相似文献   

20.
臭氧氧化去除水中芳香族化合物机理初探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试验分析了用臭氧去除水中芳香族化合物的氧化和所提机理。臭氧氧化处理效果受溶液pH、温度和接触时间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