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是严格落实总量控制制度,制定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建立和完善、污染减排的指标体系、监测体系、考核体系,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坚持“以新带老”,确保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二是加大重点排污企业治理力度,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决制止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建设。以重点排污企业为突破口,落实治污责任,确保达标排放;三是加强治污设施运营管理,加快推进治污设施建设,以环保专项行动为载体,加大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力度,防止污染向农村转移。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创新及与排污许可制的关系,探索我国未来水环境总量控制制度的发展方向,对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水污染控制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是改善水环境质量的根本措施,排污许可制是水环境管理的核心手段.②我国水污染总量控制研究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容量总量控制研究,先后经历了理论探索、应用探索和理论深化3个阶段,在管理上则经历了排污许可制试行阶段、制度探索阶段、总量控制目标责任制阶段.③我国目前实施的总量控制仍然是目标总量控制,难以与地表水质直接挂钩.对我国水环境保护形势和相关法律政策的研究表明,我国从污染源达标排放控制1.0时代、目标总量控制2.0时代,逐步进入容量总量控制3.0时代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建议以排污许可制作为推进总量控制3.0的重要抓手,完善相关制度建设,严格问责机制,确保容量总量控制的真正落实.   相似文献   

3.
排污许可证制度在总量控制中的作用和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菱 《环境科技》2003,16(3):38-40
为了使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逐步走向深入并真正收到实效,对“排污许可证制度”核定单位的污染物排放量、排污行为的有效约束、企业排污权的转移与交易、区域污染物排放状况的调控,以及如何确立该制度在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中的地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现行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难以适应我国污染物排放日益复杂多样的需要。新的一轮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将排污许可制度作为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研究总量控制制度与排污许可制度的衔接是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有待学界探索和实践。有效整合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融入排污许可制度,将会极大提升环境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从而进一步推进海南省排污许可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对于全国的环境管理改革工作也有借鉴作用。基于海南省排污许可制度改革的实际情况,结合总量控制与排污许可的相关关系,本文研究提出海南省排污许可制度融合总量控制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是将污染物总量控制减排指标量化分解下达到相关企业单位的具体项目,实行指标控制、量化管理。并着重加强日常监督管理,严格检查相关企业污染物总量控制减排执行情况。二是按照环保准入标准,严格有效控制新项目污染增量,把总量削减作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实现“增产减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吴涓 《环境保护》1999,(10):10-11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是现代环境管理的重要制度。在甸现阶段实行总控制有重要意义。总量控制有丰富的内涵,包含三个层次。建立总量控制法律保障体系是实现总量控制目标的保证。我国应加强总量控制制度的立法。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不久前出台《“十一五”贵州省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台账制度(试行)》,对全省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做到心中有数、控之有据。  相似文献   

8.
排污许可证制度在总量控制工作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污许可证制度实施以来通过对核定单位的污染物排放量、控制新污染物的产生、企业排污权的转移与交易、对新建项目的污染总量核定等一系列措施的有效管理,确立了该制度在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关于污染物总量控制与削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依然严峻的环境资源形势,中国必须采取有效可行的措施,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削减.本文分析了中国目前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实施现状,剖析了存在的制约因素,从而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即建议通过建立完善总量控制法律法规、严格环境准入、加大科研投入、加强污染源环境监管、实施污染物集中处理、推广排污权交易等手段和措施,完成总量控制和削减,逐步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中国NOx控制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NOx污染呈现总量逐年增加的趋势,已成为大气污染治理的主要内容.从NOx的控制制度、排放指标上对我国现行NOx控制体系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进一步完善NOx控制制度及标准提出了建议.主要建议有(1)降低NOx控制标准适应当前环境状况;(2)应用科学方法,制订合理的NOx总量控制标准和制度;(3)制订氮氧化物排放标准;(4)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结合.总量控制的实施要注意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的政策取向;总量控制法的基本原理和程序;总量控制结合排放标准控制.  相似文献   

11.
推动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深化大气环境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了大气环境管理从“浓度控制”逐步过渡到“总量控制”与“浓度控制”相结合所必需的思想观念、技术方法、政策和制度上的相应转变,以及如何在现行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分步实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文章围绕《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的性质、意义、核心内容等问题进行分析,并就严格落实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保护责任,如何实施监督管理,如何为实施排污许可制营造有利的社会环境,如何做好实施排污许可制的准备工作几方面进行探讨,提出在实施排污许可制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注重建立健全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有机衔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统筹其他各项制度的实施,企业取得排污许可证绝不意味着可以任意排污。  相似文献   

13.
水环境规划保证江河湖泊休养生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云生 《环境保护》2007,(7B):41-42
要落实江河湖泊休养生息,必须发展与完善我国水环境保护的理论体系,全面实行严格的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制定统筹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的水环境规划。[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环境保护》2013,(19):13
近期,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强调:"污染减排是环境保护工作的硬抓手,总量控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固定下来,常抓不懈。"2012年全国四项污染物排放量均同比下降,尤其是氮氧化物首次实现下降,达到了预期目标。2013年以来,总量减排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但依然面临压力和困难。目前,总量减排正处于关键时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从严格落实减排目标责任制,严格控制污染物新增量,着力推进重点减排项目建设,完善污染减排政策机制等方面持续推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牢牢把握住这一环境保护工作的硬抓手,守护好我们的碧水蓝天,勇当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与建设者。  相似文献   

15.
从总量控制科学基础层面和制度设计层面的实践入手,分析我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分别从科技支撑和引领、约束合力、协调机制以及经济手段的不同层面给出针对性策略.  相似文献   

16.
1 前言“总量控制”是我国防止水体污染的一种法定的污染管理制度,“碧水工程”是实施“总量控制”的主要措施。碧水工程已列入我省“十五”规划中,而在“十五”期间要实施“碧水工程”,应重新审议目前总量控制的执行方法和程序,要达到碧水的效果,必须由现在的“目标总量控制”向“容量总量控制”转变。2 总量控制及目前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总量控制的最高级别的法律依据是《水污染防治法》第16条的规定,其内容为“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实现水污染达标排放仍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体,可以实施重点污染物的总量控制制度”。…  相似文献   

17.
我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其云  黄彪 《环境保护》2014,(20):42-44
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污染防治的重要手段,这在各国的实践以及各学科理论研究的过程中都能得到体现。文章指出在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随着目标总量控制不断取得成效,污染物目标总量控制需要逐步向容量总量控制过渡,污染物总量控制在向容量总量控制过渡的同时也需要建立起配套保障制度,特别是完善目标责任追究机制以保障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功效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历史上首次将生态文明提升到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同等重要的地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作为从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的关键措施,日益成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重要前提。实现污染物总量控制,关键在于相关制度保障持续改革健全,这不仅需要参考学习国内外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先进做法,还需要充分结合我国当前污染物总量控制现状,发现当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的不足,打造污染物总量控制的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19.
南宁市从“九五”开始,采用制定计划分解下达总量指标、环保目标责任制中明确总量任务、多途径控制污染物排放等做法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取得了很大成效。建议结合现阶段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途径加强基础工作,提高总量控制支持能力,实现目标总量控制向容量控制转变。  相似文献   

20.
选取了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作为重庆市“十一五”期间主要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介绍了这几种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的测算方法,根据重庆市的有关规划以及环境保护的需要,测算出了“十一五”期间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的总量控制目标,对“十一五”期间总量控制的实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