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西北地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从 《农村生态环境》1997,13(2):37-40,40
本文以西北地区五个生态农业试点为例,通过对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基本情况与特点及生态农业建设情况的研究,探讨了在这一地区生态农业的模式与前景。  相似文献   

2.
泰国的生态农业和北部山区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作者于1986年11月作为国家环境保护局生态农业考察组成员对泰国进行生态农业、山地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低产地区综合整治等方面的考察情况介绍,文中着重介绍了泰国生态农业的发展状况和泰国北部地区山地的开发利用现状。  相似文献   

3.
现代生态农业与农业安全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9  
赵其国 《生态环境》2003,12(3):253-259
现代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现代生态农业的核心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重要内容是农业安全。文章着重提出现代生态农业的基本概念与内涵,指出现代生态农业是以生态理论为基础,以现代生态农业技术为手段,通过农业与环境,生态与经济的平衡,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安全和人类健康的最终目标。在总结国家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经验的基础上,列举了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包括江苏省)存在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农业安全问题,最后提出现代生态农业建设和解决农业安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与生态农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与生态农业建设的关系,认为生态农业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有效途径。此外,探讨了有关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技术与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5.
潮安县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做法和体会(潮安县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潮安515600)潮安县位于广东省东部,是韩江三角洲与山地过渡交接处的一个山区县,是全国50个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之一,全县面积1234.6km2,辖22个镇和1个国营林场,4...  相似文献   

6.
草地生态农业与产品革新是西北地区农业的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西北地区农业越来越依赖化肥、农药来提高产量以及污染问题日趋 严重的现状,提出将发展草地生态农业与革新产品作为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建议先主抓多途径开辟有机肥源,大田作物资源化增值,快速解决奶牛牛源与增加系统生物多样性4项,可改善生态环境,使农民增收,将农业生态系统导入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加大力度把生态农业建设工作引向深入王建明朱志武(江苏省江都市生态农业建设办公室,江都225200)江苏省江都市自从列入全国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市)之后,市委、市政府以生态农业建设总揽农业和农村工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兼顾,科教兴农,取得了令人瞩...  相似文献   

8.
谈谈生态农业的生态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农业是一种新型农业。生态农业在我国发展很快,生态农业建设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一条希望之路。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已经进入了生态设计阶段。本文根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生态农业生态设计的概念及一些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9.
生态农业是一种宏观农业系统,是一种从整体来设计和管理的农业生态系统。作者认为,从系统论的观点来考察生态农业,则它应该具有整体性、有机关联性、动态性、有序性和预决性五个基本特性。本文对这五个基本特性作了较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阐述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提出生态文明观指导下的现代生态农业建设内容与评价标准.在分析衡阳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生态文明视野下衡阳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对策.参11.  相似文献   

11.
当前西部山地区域小城镇经济基础普遍薄弱,并且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加快,以及人们急于摆脱贫困所采取的非生态化行为愈演愈烈,山地生态环境系统所承受的压力日益加剧,因此当前在西部山地小城镇正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维护的双重挑战。通过分析西部山地小城镇发展的基本现实,指出经济模式与生态环境系统相互协调的重要意义,并阐述了小城镇经济模式选择所应具有的生态化思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西部山地小城镇经济模式生态化的对策,应致力于转变传统的乡村工业发展模式、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以现代产业化方式发展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12.
生态农业系统综合效益评价研究动态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总结了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和生态农业系统生态经济评价体系及评价的方法,阐述了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的特点及国内外研究的最新动态。提出土壤健康在农业持续发展评价中的重要性。最后指出了生态-经济系统整合模型在建立生态农业最优化模式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天津市津南区传字营村以家庭为开展种,养,加和庭院经济为基础的一体化生态农业建设,以沼气综合利用为纽带,创建了养猪(牛)-沼气-种菜(果)-养鱼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新模式,通过推广和采用无公害水稻栽培管理技术、良种化和保护害虫天敌等生物防治措施,取得了明显的重庆,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高尔夫球场建设对生态系统影响分析及环境管理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高尔夫球场建设过程、特点及主要生态环境影响因子分析,指出高尔夫球场建设需占用大量土地,尤其是农业生态区域,对地表形态、农业生产、水土流失、水环境等均有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对落后地区社会经济具有带动作用。在以安徽元一高尔夫球场为例进行分析基础上,提出了高尔夫球场建设与运营管理的生态环境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否,对我国的农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广泛、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农业生态建设的指导思想及目标,提出了河南省农业生态建设的4大对策。  相似文献   

16.
Past decades have witnessed the rise of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movements throughout the world. In parallel with this international trend, ecological agriculture (with essential goals of food security, rural employment, poverty alleviation,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s been advocated as a workable approach for the realization of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in China. Two decades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have shown that it not only gained legitimacy at the senior policy level but also became a focu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fields such as ecological economics, ecology, and agri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However, this endeavour is hardly known in the West and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so far to examining the broader politico-economic and sociocultural contexts within which it has evolved. This paper attempts to provide a general review of the emerging background, development history, policy initiatives and recent tendencies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n addition, the extant problems and potential contributions of this alternative practice to China's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re discusse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dentify the gap between the policy rhetoric and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of Chines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nd therefore to facilitate its moving towa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7.
揭阳市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岳歆  袁灿光 《生态环境》2004,13(1):144-145
分析了揭阳市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有利条件及制约囚素,总结了对该市发展生态农业有积极影响的揭东县塔西种养场生态种养模式,最后提出了该市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发展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借鉴生态效益综合评价的有关理论和数学模型,以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为例,选取生物多样性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土保持效益指数、土壤改良指数、涵养水源指数、拦截径流指数和湿度指数7个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建立生态效益评价体系,对该区域1996和2005年2个时期综合生态效益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表明,该区域综合生态效益值分别为7.85和7.95,2005年比1996年略为升高;基于GIS的图层叠置、分割等分析功能,就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其内部生态效益造成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该区域可被划分为生态效益显著增强区、增强区、保持区、减弱区和显著减弱区5个等级.  相似文献   

19.
世界替代农业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世界替代农业的主要类型和特点、中国的生态农业与发达国家的替代衣业的区别以及世界替代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最后对世界替代农业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