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DAT—IAT(连续流间歇曝气)法对小区的生活污水进行生物处理。对用DAT—IAT法在不同工况下处理污水的效果作了小试研究。由试验结果可以看出:DAT—IAT工艺简便易行,具有良好的CODcr、SS及氨氮去除效果,其去除率分别可达89.8%、92.5%,84.2%。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传统DAT—IAT工艺所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改进DAT—IAT工艺的设想,通过试验研究不同的混合液回流比对系统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得出最佳回流比在40%-50%时,改进后的工艺可以保持较高的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3.
UBF-物理化学组合工艺处理Zn5-ASA医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砂滤-UBF厌氧-絮凝沉淀工艺处理高浓度Zn5-ASA医药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对于COD为8000-10000mg/L,色度7000-9000倍的Zn5-ASA废水,加石灰乳和H2SO4预调,经砂滤柱过滤后,COD会去除20%左右;再进以聚丙烯环为填料的厌氧UBF反应器,HRT为10.57h,COD去除率达83%-89%;出水再经化学絮凝沉淀后,无色透明,COD浓度远小于1000mg/L,符合GB8978-96三级排放标准要求,且色度小于10倍。  相似文献   

4.
EGSB-CAAS工艺处理茶多酚废水的工业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EGSB-CAAS”工艺处理茶多酚废水的工业化研究表明,当进水COD为36960-43182mg/L、SS为6562-10904mg/L时,经混凝气浮预处理后,采用“EGSB-CAAS”工艺进行处理,系统COD和SS去除率达99%以上,出水可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5.
应用DAT-IAT工艺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采用先进的DATIAT工艺,针对该污水处理厂冬季和夏季的实际运行效果分别进行研究、比较,并就DAT池和IAT池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中,对BOD5的去除效果十分彻底,对CODCr的去除效果一般,但都能够保证出水达标。DATIAT工艺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污水处理厂DAT池过高的BOD5去除率对后续的脱氮除磷效果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SBR法对早期垃圾渗滤液进行好氧生物处理,探讨了进水COD负荷、pH值对COD、氨氮的处理效果和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当运行周期为24 h时,好氧生物处理对早期的垃圾渗滤液有很好的处理效果,COD的去除率都能达到88%左右;出水的COD浓度随着进水COD浓度呈直线变化。pH一直保持在中性条件下,有利于COD的去除,但是对氨氮的去除却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改良UCT分段进水工艺处理生活污水性能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某大型污水处理厂采用中试规模的改良UCT分段进水脱氮除磷工艺处理低COD/N生活污水,重点研究了流量分配比和原水营养元素比(COD/N、COD/P和TN/P)对工艺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目的是分析探索工艺对有机物和氮磷去除机制和污泥特性.连续运行试验表明,该工艺取得稳定高效的去除性能.在进水COD负荷为0.79~0.9...  相似文献   

8.
采用微滤-反渗透组合工艺深度处理造纸废水。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操作压力、回收率、进水无机盐浓度、进水pH值和进水温度对废水中COD、NH3-N及氯离子去除效果和脱盐程度的影响并分析原因。实验结果表明:操作压力、回收率和进水pH影响较显著;最佳工艺参数:操作压力为0.62 MPa,回收率为70.8%,进水电导率为1 100μs/cm,进水pH值为8.0,进水温度为27℃。在此工艺条件下,COD、NH3-N与氯离子去除率和脱盐率分别达74.25%、92.88%、94.50%、95.95%,符合造纸工业回用水要求。  相似文献   

9.
厌氧──交替好氧缺氧工艺(AAA)处理城市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厌氧-交管好氧缺氧工艺处理城市污水,在厌氧段水力停留时间为初时,COD的去除率达37.5%,污水的BOD/COD由进水的0.492上升到出水的0.557。AAA段在AP=50%,空气阀开闭周期为60min时,可以去除765%的T-N。本文对AAA段脱氛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试验采用生物强化/混凝沉淀工艺处理电镀工业园区的物化出水,重点考察了本工艺对进水COD、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生物强化工艺能有效降低废水中的COD、氨氮,混凝沉淀工艺能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当进水COD在200~ 350 mg/L、氨氮在20~35 mg/L时,出水水质能够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中表2的标准,即COD≤80 mg/L、氨氮≤15 mg/L.  相似文献   

11.
To examine treatment and remediation of a wastewater lagoon with poor biodegradability, a typical wastewater lagoon in Tianjin, China, was treated and remedied using microelectrolysis and modified demand aeration tank (DAT)/intermittent aeration tank (IAT) methods. After pretreatment by microelectrolysis, the removal e ciency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was up to 64.6% and the ratio of BOC/COD in the e uent increased from 0.013 to 0.609. The removal rates of CODCr and NH+4 -N were a ected by sludge backflow rate, mixed liquor suspended solids (MLSS), and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HRT) in the modified DAT/IAT reactor. The highest removal rates of CODCr and NH+4 -N were up to 78.9% and 62.6%, respectively, when the sludge backflow rate was 38.0 mL/min, the total HRT was 8.0 hr and MLSS was 4088.0 mg/L. In this case, some protozoa and metazoa were observed in activated sludge and biofilm carriers. Most of chrominance was removed by microelectrolysis treatment, while the modified DAT/IAT methods were more e ective for CODCr and NH+4 -N removal.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有效的对高COD、高悬浮物的豆沙废水进行处理,本实验中选用气浮-厌氧-曝气生物滤池为主体处理工艺对其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水水质COD为20 000 mg/L,SS为1 500 mg/L的条件下,通过本工艺,出水水质COD降为283 mg/L,SS为200 mg/L,去除率分别为98.58%和86.67%,出水水质完全达到(CJ 3082-1999)《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说明:本处理工艺能够对豆沙废水进行有效处理,有望成为豆沙废水处理的主流方法。  相似文献   

13.
抗生素工业废水具有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色度大、生物毒性等特点,比较难于治理,硫酸卷曲霉素是常用的抗生素之一,除具备抗生素污水上述特点外,还存在pH值波动范围大,水质、水量不均,SO4^2-浓度高等问题,研究采用气浮-水解酸化-UBF—SBR工艺处理含有硫酸卷曲霉素的污水,在进水COD浓度6000mg/L-20000mg,/L、SS浓度3000mg/L-8000mg/L的条件下,通过优化气浮药剂用量、水解酸化池废水停留时间、UBF池的客积负荷、SBR池的污泥负荷等处理工艺,使出水水质能够达到COD〈150mg/L、BOD5〈50mg/L、NH3-N〈20mg/L。  相似文献   

14.
高浓度Cu-COD废水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化学凝聚-生物流化床法对含Cu1700—3800mg/L和COD3900—5400mg/L的Cu-COD)废水进行处理试验研究。着重研究了生物流化床挂膜驯化条件和废水停留时间、容积负荷,气水比及化学凝聚条件等与去除COD和Cu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凝聚-生物流化床组合工艺并在控制适宜条件下,处理高浓度Cu-COD废水是有效的,处理后排放水中铜浓度可达0.20—0.82mg/L,COD可达150—180mg/L,铜总去除率可达99.97%,COD总去除率可达95%—96%。  相似文献   

15.
CASS工艺在处理低温生活污水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CASS工艺处理低温生活污水的可行性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CASS工艺对处理低温生活污水原水 (平均浓度CODCr811 7mg L ;BOD52 95 7mg L ;SS 119 6mg L) ,其平均去除率分别为 85 7%、95 3%、91% ;CASS工艺对温度适应范围较广 (气温 - 5~ 2 0℃ ) ,但低温时SV和SVI值普遍高于常温条件 ;低温有利于氧的转移 ,且CASS池中DO周期性变化有利于除P脱N和防止污泥膨胀  相似文献   

16.
对DAT-IAT工艺加以改良,在DAT池前端分隔出缺氧区和厌氧区,强化了系统脱氮除磷能力。并在不同运行条件下,对改良型DAT-IAT工艺的脱氮除磷效果进行研究,得出优化条件。结果表明:DAT池溶解氧浓度在1.82.2 mg/L之间;IAT池至DAT池的污泥回流比为300%;DAT池至缺氧区的混合液回流比为40%2.2 mg/L之间;IAT池至DAT池的污泥回流比为300%;DAT池至缺氧区的混合液回流比为40%50%;IAT池采用曝气1 h、沉淀1 h、排水1 h的运行工况;系统泥龄在1350%;IAT池采用曝气1 h、沉淀1 h、排水1 h的运行工况;系统泥龄在1316 d时,改良型工艺可以同时取得较好的脱氮和除磷效果,并且改良型工艺的脱氮除磷能力明显优于常规DAT-IAT工艺。  相似文献   

17.
曝气生物滤池中COD去除影响因素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为研究对象,对COD的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对COD去除效果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在进水COD质量浓度均值为68.3mgL时,出水氨氮质量浓度均值为26.1 mg/L,去除率为61.8%,去除效果稳定.不同操作条件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为:曝气生物滤池只需较低的曝气量,在V(气):V(水)=5:1的情况下即可获得对有机物较高的去除效率;曝气生物滤池时有机物的降解主要发生在进水端0~60cm范围内;水力负荷在0.5~1.5 m3/(m2·h)的变化范围内.反应器对有机物去除能力基本不受影响;水力负荷和进水COD等2种途径带来的COD容积负荷变化对其去除率没有明显的区别,并且有很强的抗冲击负荷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效接触氧化-分段进水A/O"工艺处理咖啡因生产废水。结果显示:在中试实验条件下,该技术对咖啡因生产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出水ρ(COD)<300 mg/L,去除率达85%以上;出水ρ(NH_3-N)<30 mg/L,去除率达90%以上。整套工艺对进水具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可适应高盐度、高有机氮废水,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田博 《环境保护科学》2010,36(2):11-13,42
针对某化工集团废水处理及回用工程采用气浮装置预处理化工废水,研究主要对气浮装置的原理、设计参数、药剂投加等进行实践与探讨。运行结果表明,在稳定运行阶段,可实现进水量2083 m3/h。进水CODcr平均浓度为600 mg/L,SS浓度为220 mg/L,石油类平均浓度为50 mg/L,处理出水CODcr≤490mg/L、SS≤46.2mg/L、石油类≤1mg/L。该工艺处理效果稳定,对悬浮物和石油类处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制革废水处理工艺难以使氨氮达标排放的问题,引入多段A/O工艺(MAOP)作为制革废水二级生物处理单元,探讨分段进水、水力停留时间(HRT)以及污泥回流比(R)对其COD和氨氮同步去除的影响.结果证明,无论是否分段进水,四段MAOP对制革废水一级生化出水均有良好的COD去除效果,当污泥停留时间(SRT)为18d、HRT不小于24h时,其出水浓度都可保持在300mg/L以下,满足GB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在各段进水比为4:3:2:1、R 100%、HRT 48h、SRT 18d条件下,MAOP对制革废水一级生化出水的氨氮去除率高达97.7%,出水浓度3.6mg/L左右,达到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MAOP同时具备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同步硝化反硝化等多种脱氮机制,是一种颇具前景的制革废水生物脱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