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用顶空进样器联接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器分析水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水样不需任何处理;根据待测有机物的质谱定性,提高了定性准确性;测定下限达 ppb 级。  相似文献   

2.
应急监测中便携式顶空/GC-MS法测定水中VOCs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实验室加标水样和实际水样的测定,研究了便携式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与吹扫捕集/GC-MS法测定水中VOCs的性能比较,探讨了利用Loop环测定水中高浓度VOCs的准确度. 结果表明:便携式顶空/GC-MS测定水中54种低浓度VOCs的检出限略高于吹扫捕集/GC-MS系统,准确度和精密度分别为67.4%~136%和9.08%~19.80%,均满足环境应急监测分析的要求;利用Loop环,便携式顶空/GC-MS可对水中高浓度级(mg/L)VOCs进行较为准确地测定,回收率为100%~149%;复杂的实际样品基本不干扰便携式顶空/GC-MS的测定,与吹扫捕集/GC-MS法相比,二者对实际水样的测定结果相对偏差小于20%;便携式顶空/GC-MS在水污染事故现场可得到基本准确的结果,可为事故后续处理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使用多介质模型建模方法,构建了针对疏水性液体物质的顶空被动加标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以浮萍生长抑制试验系统和鱼类胚胎毒性试验系统为例,得出了3种不同性质的疏水性液体物质正壬烷、十甲基环五硅氧烷(D5)和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在顶空被动加标系统中的浓度变化,并使用实测浓度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正壬烷和D5在两类系统中平衡24h后,水中浓度便已达到完全平衡时浓度的80%以上,而DEHP的平衡时间很长,不适合使用顶空被动加标系统开展试验,原因是DEHP的挥发性极低.实测浓度和模型预测结果偏差较小.敏感性分析表明,试验系统参数中容器直径对待测物质在水中浓度影响较大,因此可通过调整容器直径来缩短平衡时间,或提高平衡后化学物质在水中的浓度.使用所构建的模型可确定试验系统平衡时间、水中待测物质浓度和待测物质添加体积是否满足试验需求,并可通过敏感性分析来优化试验系统参数,提升试验效率和质量.以上结果完善了顶空被动加标系统应用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研究用静态顶空技术处理土壤,从而建立了静态顶空-气相色谱(GC-FID)测定土壤中的乙醛、丙烯醛、丙烯腈和吡啶的检测分析方法。在一定的静态顶空和气相色谱条件下,进行了顶空的时间和温度优化,确定了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乙醛、丙烯醛、丙烯腈和吡啶方法的检出限,并取得了满意的分离效果、线性回归方程、精密度和准确度。结果表明: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处理土壤样品,可以减少土壤中待测有机物的损失,提高实验分析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5.
食盐总碘含量的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极谱法是通过测定电解过程中所得到的极化电极的电流-电位(或电位-时间)曲线来确定溶液中被测物质浓度的一类电化学分析方法.本主在已有的资料基础上,通过实验确定了在硼砂底液中的碘酸钾的极谱波特性,并用于测定食盐中的总碘含量.极谱波的半波电位El/2是被测物质的特征值,可用来进行定性分析.扩散电流依赖于被测物质从溶液本体向滴汞电极表面扩散的速度,其大小由溶液中被测物质的浓度决定,据此可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水样中的痕量有机污染物采用羟基磷灰石萃取,利用顶空进样器自动进样和岛津GC-2010型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并对萃取条件也进行了优化,采用外标峰面积法定量。考察了水样之中的微量污染物的加标回收率以及相对的标准偏差。该方法样品和溶剂用量少、实验装置简单、操作简便快速,检测限低、准确度高、精密度好,分析费用小、环境污染小。  相似文献   

7.
焦佳  尤学一 《上海环境科学》2010,29(1):26-29,34
根据全反射原理.菲涅尔公式及朗伯-比尔定律,证明了低浓度溶液与折射率和吸光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得到了光纤出射光强随液体包层浓度成负指数关系。根据上述结果,利用光的强度调制进行溶液浓度检测,即通过测量光强的变化,检测出待测溶液浓度。实验表明,强度调制光纤传感器可以实现溶液浓度检测。  相似文献   

8.
海洋沉积物样品经微波消解处理后,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其中50种元素,以空白溶液和海洋沉积物标准物质做两点标准曲线,优化了微波消解条件,确定了待测元素分析同位素及内标元素、仪器测定模式。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待测元素检出限在0.1 μg/g以下,各待测元素相对标准偏差为1.2%~12.4%。通过分析海洋沉积物国家标准物质,测定值和认定值吻合,实际样品各元素加标回收率为81.0%~118.1%。本方法能同时分析海洋沉积物中50种元素,具有极低的检出限,前处理方便、高效,且分解效果好,非常适合小批量海洋沉积物样品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图像技术的比色成分分析方法,以LabVIEW软件设计了虚拟水质滴定仪。通过实时采集滴定分析的溶液图像颜色变化判断滴定终点,计算待测物质的浓度,具有设备简单、灵敏度高的特点,对有色溶液分析和提高火力发电厂循环水水质监测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利用聚酰胺复合纳滤膜去除水中的PFOS,在0.6MPa操作压力条件下过滤12h,研究PFOS浓度、离子种类、总离子强度以及海藻酸对PFOS截留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FOS浓度增大其截留率也随之升高;溶液总离子强度越大,PFOS截留率越高,当过滤进行到12h时,溶液总离子强度为150mmol/L时,PFOS的截留率比溶液总离子强度为10mmol/L时仍高2.1%;溶液中加入1mmol/L Ca2+时PFOS的截留效果优于加入1mmol/L Na+时的效果;并且随着二价离子浓度的增加,截留率上升,过滤结束时,Ca2+浓度为3mmol/L的条件下PFOS的截留率约为97.5%,高于1mmol/L Ca2+存在时PFOS的截留率(95%);海藻酸存在时PFOS的截留率显著增高,尤其在1mmol/L钙离子存在条件下,过滤12h后PFOS的截留率仍可达到95%以上,但海藻酸会导致膜污染的发生从而引起膜通量下降.  相似文献   

1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同时检测城市水体中二甲基三硫醚、二甲基异莰醇、土腥素、β-环柠檬醛、β-紫罗兰酮等5种常见异味物质。研究并探讨了萃取纤维种类、温度、萃取时间、搅拌速率、离子浓度等因素对异味物质响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85μm CAR/PDMS萃取纤维,在65℃、30%(NaCl/水)、1 500 r/min搅拌速率条件下萃取30 min效果最佳。萃取后用GC-MS分析,5种异味物质在5~1 000 ng/L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0.99,检出限为0.74~1.54 ng/L。环境样品回收率处于82.5%~117.2%范围内,适用于水环境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用静态顶空前处理技术处理土壤,用具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气相色谱来测定土壤中54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方法。在一定的静态顶空条件和气相色谱条件下,本研究确定了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方法的检出限,并取得了满意的线性回归方程、精密度和准确度。结果表明,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处理土壤样品,分析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可以减少土壤中待测的挥发性有机物的损失,提高实验分析的灵敏度,其定性和定量结果也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在各种地质环境中勘探铜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急需一些新的快速的测铜和低含量的可能的指示元素的方法。测定土壤、水和岩石中铜的几种方法都已经成功地采用了,这些方法主要的区别在于制备样品溶液的方法。从样品提取的总铜比例取决于浸提的性质和程度。利用双硫腙或双喹啉测  相似文献   

1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增溶萘实验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静  赵勇胜  周冰  赵晓波 《中国环境科学》2013,33(11):1993-1998
利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增溶萘的效果,同时分析温度、离子强度和共存有机物苯、硝基苯对增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Tween80显著提高萘在水相中的溶解性,10.0g/L的Tween80溶液中,萘的表观溶解度达到489.70mg/L;温度和离子强度的增加提高了萘的表观溶解度,并呈现线性正相关,其中温度的影响作用大于离子强度;萘的增溶体系中存在苯或硝基苯,硝基苯或苯与萘为竞争增溶关系,苯的抑制程度大于硝基苯.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测定水中三乙胺浓度的项空-气相色谱法。在恒温的密闭容器中,强碱性时水样中的三乙胺在气、液两相间分配直至达到平衡,取水样上方气相样品,使用气相色谱-氢火焰检测器(FID)进行检测,通过外标法测定样品中待测物质浓度。实验表明,在碱性条件下,三乙胺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试时具备良好的响应线性,相关系数〉0.999。加入无机盐氯化钠后可以显著提高检测灵敏度,测定下限可以达到0.5mg/L。  相似文献   

16.
危险化学品泄漏时将会产生中毒、火灾和爆炸等事故。ALOHA模型能够根据危险化学品的泄漏和气象条件对事故进行模拟,描述不同程度危害范围的大小和区域。本文以池州市东至天孚化工有限公司的液氨储罐为背景,利用ALOHA模型对液氨泄露事故别进行了计算模拟。通过选择对应的关注水平,得到相应的受威胁区域范围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微波激发Kr/I2混合气体产生的206 nm准分子紫外光降解水相含N-杂环化合物,考察了206 nm准分子光直接光解模拟喹啉和吲哚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初始浓度为20 mg.L-1的吲哚溶液,光照80 min时去除率达62.0%,150 min时TOC去除达50.7%.光照时间、初始浓度和溶液的pH值对喹啉的降解有一定的影响.相同条件下,喹啉的去除率和TOC损失率都明显低于吲哚.光解后的溶液经旋转蒸发提取,顶空注射进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光照下喹啉发生开环降解,生成了甲苯、二甲苯、酸、醛和酯类化合物,而吲哚降解过程中发生了聚合反应.最后,根据中间产物,推断了206 nm准分子光源光解喹啉和吲哚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传统测绘技术进行污染土地置换开发前期地形图测绘存在精准度低,整合检查效果差的问题,提出基于空三加密技术的污染土地置换开发前期地形图测绘技术。根据地形勘测结果和土地污染现状,收集基本控制测量数据,以测量数据为基础设计技术实施流程;采用无人机进行航空摄影,获取地形航带分布情况,测量区域范围;利用空三加密测绘技术对数字测图数据进行采集、等高线提取与编辑、地形立体测绘和图像编辑,完成地形图的测绘。  相似文献   

19.
浅析环境监测化学分析中检出限的含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菁 《环境导报》2003,(24):25-25
在环境监测化学分析中,特别是在痕量分析中,检出限的确定对于分析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详细阐述了检出限的含义,并对检出限进行分类,对水样分析中分析物浓度的可靠性范围做一定的讨论。 1 检出限的概念定义 对于检出限已有明确的定义,为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这里说的“检出”是指定性检出,即判定样品中存有浓度高于空白的待测  相似文献   

20.
1 前言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是测定水中氟化物的主要方法之一。该法选择性好,不受色度、浊度影响,抗阳离子干扰能力强,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宽,易于实现水质的连续自动测定。因此,该法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选用了氟离子选择电极一次标准加入法。在测定时.需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TISAB),使溶液的pH在5—5.5之间,以防止低pH值时生成HF缔合物;高pH时,高浓度OH~-干扰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