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经济系统对资源环境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经济系统运行对资源环境支撑的需求越来越大。以致原有的资源存量和环境容量变得越来越相对有限,甚至影响到经济系统本身的运行。采用将经济系统视为1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将其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作为经济系统的属性来进行考察和评价。在进行指标评价的过程中,将经济系统按运行环节划分为生产、消费、还原3个子系统,影响指标的选取分为物质、能源、环境3个维度,同时还兼顾了经济系统结构的影响,由此构建出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过程中用熵值法突出变化较大的指标的权重。最后的案例分析得出北京市1995~2004年间经济系统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呈逐渐下降趋势的结论,并给出了相关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2.
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间的因果关系,而未对区域资源总体投入与经济产出的关系开展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首次尝试运用物质流分析法以及最新发展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对江苏省1990—2007年资源利用和实际GDP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和分析.采用了物质流分析指标中直接物质投入来表征区域资源利用量.ARDL边界检验结果表明,资源利用和经济增长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进一步因果检验表明,二者间存在着从资源利用到经济增长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反映出资源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江苏经济增长.同时,对江苏省经济增长和资源保护战略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柴达木盆地干旱少雨,风大沙多,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是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协调和优化的关键因素。柴达木盆地的资源开发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为核心,重点构建以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体系。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以及主要工业布局将对水资源利用、盐湖水盐平衡、重点湖泊湿地保护、绿洲安全和水环境产生较大影响或带来累积性生态环境风险。针对柴达木盆地资源开发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和生态风险,提出了区域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布局的优化调控对策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运用物质流分析方法以及最新发展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对福建省1990~2008年资源利用和实际GDP二者关系进行检验和分析.采用了物质流分析指标中直接物质投入来表征区域资源利用量.ARDL边界检验结果表明,资源利用和经济增长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进一步通过ARDL模型揭示了区域经济增长对资源利用长期弹性系数,其值约为0.73,通过误差修正模型揭示了短期弹性系数,表明了经济增长到资源利用的长期格兰杰因果关系.对福建省经济增长和资源保护战略提出了政策建议.这一研究思路和方法具有普适性,可以适用于其他地区关于资源利用和经济增长的问题的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物质和能量流动是环境-经济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研究原料、能源转化为产品和废弃物的代谢过程及环境影响,对于提高资源生产力,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环境问题至关重要。参考区域物质流分析和能流分析方法,提出了区域物质流与能流分析的概念和研究框架,并对天津市1998-2007年间的物质流和能量流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2007年天津市物质消耗为97.25×106 t,能源消耗为47.15×106 tce,年均增长率分别超过10%和8%;外部调入物质约占直接物质输入量的46%,其中煤炭占了约40%,且完全依赖外部调入;资源消耗强度较高、产出率较低,导致资源大量消耗、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增长,这对区域资源环境产生了较大压力,环境容量总体处于饱和状态。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我国近年来物质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物质流研究应在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建立学术平台、研究基地,加强学术交流;建立统一的分析和计算的框架和具体系数的估算方法;把物质流分析的成果与具有社会价值的经济、人口、土地等因素结合分析,与国外进行对比,找出我国的问题所在;建立我国或者特定区域的隐藏流系数的实时分析模型;物质投入产出表的编撰与研究;对我国未开展物质流研究的典型区域进行物质流分析。  相似文献   

7.
针对白酒酿造行业丢糟固废污染大、处理难等问题,以某大型白酒生产企业开发的丢糟热化学资源化、能源化新工艺为对象,运用物质流能量流分析、生命周期评价等方法,定量揭示新工艺技术不同应用情景下的环境影响。研究发现:与原丢糟处理工艺相比,丢糟热化学处理新工艺对酿酒全过程的全球暖化潜势、富营养化潜势等7类环境影响有显著改善,其中全球暖化潜势降幅可达40%~60%。但同时,因新工艺用电量为原工艺的19倍左右,新工艺全生命周期在人类毒性、海洋水生生态毒性、陆地生物毒性的环境影响比原系统分别高出9%、26%、73%。新工艺能源化产物的差异,对全生命周期10种环境有显著影响,副产热水的工艺路径全球暖化潜势较副产蒸汽增加49%。基于生命周期视角,建议新工艺热化学余热回收宜优先生产蒸汽,全系统蒸汽不足部分建议用天然气锅炉代替电锅炉生产,同时应强化重点设备的节能改造,以此显著降低白酒酿造全系统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8.
资源产出率是科学评价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国家及部分省已开展了相关研究.然而在市域及县域层面,资源产出率核算还缺乏统一的方法,制约了其应用.选择鹤壁市作为典型研究区域,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重点探讨了采用测算方法对区域资源产出率进行核算.研究结果表明,测算方法利用常规公开统计数据,对市县域层面资源产出率进行核算基本可行,可为市县域资源产出率核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物质流分析方法为资源、废弃物和环境管理提供了方法学上的决策支持工具,也为区域循环经济的评价与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探讨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依据物质流分析方法,结合现实情况建立区域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并对主要指标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推动城市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铜资源物质流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铜是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有色金属,研究铜资源利用和循环状态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论文从铜的生产、加工制造、使用和废铜处理4个阶段详细阐述了铜循环的"STAF"物质流分析模型,并以此模型分析了2004年我国铜的流动状况和社会存量变化,得出结论: 1998~2004年,我国铜工业的PZ、PS、MZ和MS平均值分别为49.08%、25.98%、57.14%和21.45%,远低于欧洲发达国家水平。对比1994年与2004年我国铜物质流图可知,10年来我国铜循环的各阶段中所有流入量和流出量都有较大提高,废铜再资源化程度虽有提高,但较之快速增长的铜需求量仍显不足。因此在资源危机面前,加强政策引导与科研力度,大力提高一次铜的资源生产率和二次铜的再资源化效率是我国铜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1.
刘欣  杨涛  武慧君  袁增伟 《环境科学》2021,42(8):4061-4070
造纸业是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特点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产业.为了解中国造纸业资源消耗及环境污染变化趋势,基于经济系统造纸业物质流分析(EW-MFA)方法原理,建立了中国造纸业物质代谢分析模型,定量分析2005~ 2017年中国造纸业物质输入/输出、代谢强度和循环利用率等演化特征.结果 表明,2005~...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分析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和开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文章针对目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循环经济分析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规划环评中循环经济分析的理论模型、分析重点和技术程序,构建了评价的指标体系,并给出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为检验所建立的分析体系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将其应用于鄂尔多斯市主导产业与重点区域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以此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对规划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对原规划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并对规划实施的环境管理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MFA的青岛市城阳区物质代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欧盟的物质流分析(MFA)框架,对青岛市城阳区的物质代谢状态和代谢强度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995─2004年城阳区资源投入量和污染物排放量分别增长3.6和1.8倍,化石燃料和矿物约占资源投入量的50.26%~76.30%,进口资源量所占比例呈逐年增长趋势,经济发展的资源外部依赖性较强.万元GDP资源投入由6.01 t降至3.56 t,万元GDP污染物排放量也降低了63.74%,表明城阳区经济发展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效率已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仍远高于发达国家20世纪末期的水平,因此提高资源生产力和控制污染物排放是实现城阳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中国减物质化趋势及循环经济成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 《自然资源学报》2015,30(11):1811-1822
物质流分析通过测量经济活动物质投入的数量、强度及其变化即物质化或减物质化趋势,能够反映可耗竭自然资源损耗和环境退化的总体情况,也是评价循环经济发展成效尤其是资源综合利用对物质消耗影响的一个有效工具。论文运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了中国2000-2013年直接物质投入及其与特定经济特征的关系,确定了资源利用强度变化趋势,评价了中国循环经济实践尤其是资源综合利用的成效。发现2000-2013年中国直接物质投入总量持续增加、单位GDP直接物质投入先上升后下降,说明中国已进入了相对的减物质化阶段;第二产业比重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是直接物质投入强度变化的格兰杰原因;中国的资源综合利用总量增加但综合利用率仍很低,未对直接物质投入强度产生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影响;未来中国直接物质投入总量和人均值在很长时间内还将继续增加。  相似文献   

15.
涂料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清洁生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产品先进性、生产工艺与设备水平、物耗能耗水平、污染物产生水平四个方面对某生产规模为9000t/a的防腐涂料制造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进一步提高项目清洁生产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铅锌冶炼企业循环经济建设中的物质流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循环经济建设模式下有色金属行业企业循环经济建设的物质流分析的特点,对铅锌冶炼企业物质流动情况,从分析方法的内容与步骤两方面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得到了适用于铅锌冶炼企业循环经济建设的物质流分析方法,即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铅锌冶炼主流程各工序的物质流进行分析,用化合物物质流分析方法进行铅锌伴生元素回收过程的输入输出分析.  相似文献   

17.
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是一类具有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毒性的化学品.揭示PFOS在较大时空范围内的流动、储存和释放规律,可为PFOS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构建了1985~2019年中国PFOS的动态物质流模型,量化了流量、存量及环境释放量,并对结果进行了灵敏度和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国内生产是中国PFOS主要的源,生产的PFOS多以终端产品形态流向国内市场,少数以原料形式出口;土壤和水体是中国PFOS主要的汇,释放到两者中的PFOS主要来自产品使用阶段,2019年达103 t.2000年前PFOS的总输入量和总输出量均相对较小,后逐步增加;2009年,相关公约的颁布使两者明显下降.2005年起,在用存量和环境释放量逐年增加,土地填埋存量自1985年起始终保持增长状态.含PFOS的废弃物的末端处理目前仍以土地填埋和焚烧等传统方式为主,但有向绿色处理方式转型的趋势.本研究结果可为健全我国PFOS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战略环评着眼于政策、规划的实施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项目环评主要解决项目实施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而战略环评与项目环评均是环评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建立两者之间的联动机制,有利于环评体系成为一个完整而和谐的体系.首先分析国内外战略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机制的研究现状,识别影响中国战略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的因素,其次建立中国战略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机制框架,最后提出完善战略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能源煤化工基地是指特定区域内以煤炭、火电、煤化工和建材等产业为主体形成的产业集聚区。能源煤化工基地的生态化建设可以促进煤炭资源的就地转化和降低水耗、物耗及污染物的排放。通过代谢过程分析,研究能源煤化工基地的废物代谢,可以明确能源煤化工基地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并提出能源煤化工基地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需要实施的环境保护政策,有利于减缓和改善能源煤化工基地的生态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