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2.
河流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提出了对河流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的基本要求,对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对各种方法的 比较,探讨了今后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2000—2017年滇池水环境质量时空变化和生态环境时空演替规律,结合滇池目前水环境质量监测工作要求,利用以往研究成果筛选出的36个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滇池水生态健康评价方法模型,得出滇池水生态健康评价标准,输入滇池湖体2011—2017年4个监测点位相关指标监测数据进行方法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评价方法能较为全面、准确、宏观地反映滇池水环境质量状况,与现有综合评价方法相比,能综合反映现有评价方法结果,且具有宏观、全面等优点,能很好地响应生物多样性变化,服务滇池的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该文利用模糊数学和灰色理论的相关知识,根据地下岩溶水系统水化学动态特征和污染机理以及水文地质条件自身特点建立了地下岩溶水环境质量评价数学模型;并验证此模型,对西龙河峄山断层带水源地的地下岩溶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岩溶水系统大部分地区地下水的环境质量状况较好,局部地段较差,且地下水环境质量的分布特征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水源地补给排泄关系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此结论与运用加权均值型指数评价法得到的结论相同,这说明此模型的建立是合理的,评价结果是完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5.
在研究2000—2014年滇池流域水污染排放的时空变化、水环境质量时空变化和生态环境时空演替基础上,结合滇池目前水环境质量监测工作要求,采用模型计算、指标特性分析、专家调查等方法,筛选出36个评价指标,分别表征滇池水环境质量的物理、化学、生物、营养、重金属、有机污染等特性,将滇池湖体4个监测点位优选出的评价指标监测数据输入水生态健康评价系统。结果表明,优选指标和评价体系能全面、准确、宏观地反映滇池水环境质量状况。将滇池评价指标由现有的94个压缩至36个,极大节省人力、物力,且更符合滇池水环境特点。 相似文献
6.
青山水库水环境质量调查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调查青山水库水环境质量 ,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于 1996年~ 1998年在青山水库布设 8个测点 ,对水库的水质、底质、水生生物及所处流域污染源进行了监测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由于上游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水库 ,加上沿岸农业地表径流及冬季库区水生生物的不合理捕捞 ,导致库水已达富营养化水平。指出 ,应加强水库环境管理 ,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的输入 ,减少内源性营养物质的负荷。 相似文献
7.
把一条河流视为一灰色系统,应用灰色关联矩阵优势分析法,并以国际[1]为参照系,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尝试说明该数学模型有较强的分辨能力,是一种接近实际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9.
为提升我国水环境监测与管理能力,介绍了欧盟水框架指令关于水环境监测的规定,举例介绍了捷克、波兰和意大利等欧盟成员国的水环境监测与评价方法,并对我国在该领域的工作提出了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0.
开展国家水环境质量预报预警工作是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部分,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重要抓手。文章介绍了国内外水质模型的研究进展,并概述了国内外水质预报预警系统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分析目前我国水质预报预警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国家水环境质量预报预警业务发展的初步思路。我国水质预报预警体系建设要以技术体系和业务体系为保障,以水质模型和面源污染模型为支撑,依托水环境质量预报预警决策支持平台,开展环境监管业务化应用、治理决策精细化支撑、污染事故科学化处置和数据产品社会化服务4种业务应用,逐步建成架构统一、业务协同、资源共享、上下游联动的全国-流域-省级-城市四级水环境质量预报预警网络。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宿州市埇桥区各乡镇自来水厂供水端重金属含量状况,于2021 年7-8月对24 个乡镇自来水厂进行水样采集,测定了水中砷(As)、镉(Cd)、铬(Cr)、铜(Cu)、铁(Fe)、锰(Mn)、镍(Ni)、铅(Pb)和锌(Zn)的质量浓度,并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各水厂重金属污染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的平均质量浓度从大到小依次为:Mn>Zn>Fe>Cu>Cr>As>Ni>Pb>Cd;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相比,Mn的超标率最高,为4.17%;其他 8 种重金属质量浓度均低于相应的标准限值;单因子污染指数(Pi)平均值从大到小排序为:Mn(0.248)>As(0.063)>Pb(0.041)>Cr(0.028)>Ni(0.023)>Fe(0.020)>Zn(0.010)>Cd(0.005)>Cu(0.002);从综合污染指数(Pn)看,仅桃沟水厂达到轻度污染,其他水厂均在安全范围内;从空间分布上看,Pn 和Mn的单因子污染指数的高值中心区主要分布在桃沟和朱仙庄水厂附近.Mn为研究区水厂的优控污染重金属.研究结果可为埇桥区水厂重金属污染防控与优化水处理工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考核断面污染来源,明确考核断面水质浓度超标原因,以四川眉山彭山区毛河流域为例,在考量水文情势变化和污染源空间分布的基础上,构建区域水环境数学模型,利用污染贡献通量和等标污染负荷比具体分析不同超标时期污染源影响权重。结果表明:(1)毛河流域城镇生活污染对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NH4+-N)入河量的贡献最大,占比分别为52.14%和50.74%;养殖业对总磷(TP)入河量贡献最大,占比为51.32%。(2)毛河流域一维非稳态模型模拟结果显示,各时期COD、NH4+-N和TP的百分比偏差(PBIAS)≤25%,与实际较为吻合。(3)溢流影响期彭山城区污染源对桥江桥断面水质的影响最大,COD、NH4+-N和TP的水质影响权重分别为67.2%,67.3%和51.7%;降雨明显期与溢流影响期污染特性相似,但强降雨的稀释作用使得考核断面水质监测数据未超标;灌溉退水期主要污染为农业污染,通济堰灌区对桥江桥断面TP的影响权重最大,达37.6%。 相似文献
13.
14.
为了解淮安市区饮用水源水质状况,江苏省水环境监测中心淮宿分中心于1998年—2002年对淮安市区饮用水源地水质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二河闸水质达Ⅱ类水标准,五毒项目未检出;杨庄闸上游废黄河水质除1999年达Ⅲ类水标准外,其他年份水质均达Ⅱ类水标准,五毒项目未检出;京杭大运河淮安市区段及里运河水质较差,主要是氨氮超标严重,近5年水质基本都是劣于V类水标准。指出,淮河污染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沿淮上游积蓄的污水,时常以小流量下泄,并不时有所增大,经常发生水污染事故;淮阴第二抽水站抽水流量超过40m^3/s时,京杭大运河及里运河污水对淮安市区北京路地面水厂、淮阴区地面水厂两取水口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东平县环境监测站从1996年开始,对每年发生的第一场洪水进行水质跟踪监测。结果表明,SS是主要污染物,涨洪段和洪峰段监测值分别超过《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181倍、215倍,TN的高峰值出现在退水段1和退水段2,分别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级标准6 54倍、5 68倍,洪峰的COD监测值为133mg/L,超标5 65倍。洪水入湖后湖区水质监测结果表明,老湖镇入湖口河道污染最重,除上游洪水带入大量污染物外,洪水入湖后冲击养殖区,使大量含有机质的底质泛起,加重了入湖口附近的水污染。指出,悬浮物的骤然增加和溶解氧的持续过低,大汶河流域内地表水水质恶化以及养殖区规划不合理和养殖方式不当是导致污染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对武陵源风景区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和演变趋势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总磷为武陵源风景区水体首要污染因子;金鞭溪、索溪水库、索溪组成的主干水体已处于富营养化状态,且呈上升趋势。提出,彻底进行生态大拆迁,减少核心景区旅游接待和商业行为;建立用水价格市场体系,降低污水排放量;合理规划旅游接待区,推行绿色宾馆酒店建设,加强水污染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加强科学投入,确定水环境容量,合理控制旅游容量,是根治景区水体富营氧化污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苏北农村主要水体氮磷污染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斌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7,9(3):19-21
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及排放各类污水已造成苏经农村主要水体搂磷严重污染,并具有氮素富营养型及水文期变化特征。防治污染的方法是采用一些针对性措施对污染严重水域进行直接治理;加强监测,掌握污染动态,推广测土配方的施肥技术;加强对各类污水的治理。 相似文献
18.
对南通市24座乡镇地表水厂以及199座乡镇地下水厂的水源水质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地表水水源地中有14座水厂达标,其取水量占地表水取水总量62.8%.水体中主要污染物是NH3-N、石油类、Imn.全市乡镇地下水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水厂为56座,其取水量占地下水取水总量的26.2%.全市地下水中主要污染物为NH3-N、... 相似文献
19.
对固城湖水环境现状进行了调查与评价。结果表明.除湖心区断面枯水期总磷达Ⅳ类标准外,其余断面平、丰、枯水期水质均达Ⅲ类水标准。固城湖水体呈中营养化状态.且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已接近富营养状态。指出,面源污染,内源污染。养殖污染。流域内的航运污染是造成固城湖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素。提出,应严格控制各类污染源,建立流域内的污水处理厂.保护森林植被.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生态化肥、生态农药;定期疏浚湖底淤泥,改良现有水生植被结构;加大对固城湖环境、功能和开发利用的研究及湖泊富营养化的研究.对水体中的磷、氮的化学行为及平衡进行分析,预测发展趋势。制定营养物质种类,防止其湖水向藻型湖泊发展。 相似文献
20.
简述了“九五”-“十一五”期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简称城考)中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指标的定义、内涵,监测指标内容及分类、指标权重及评价标准等因素的变化规律.指出,应重视环境质量指标选择与当前环境污染现状的衔接,补充重金属等环境优先污染物指标为水环境质量监测评价指标.提出了新的筛选原则和指标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