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是人类对自身发展过程深刻反思的结果,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扬弃。20世纪60年代,人们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思想的影响下,受到宇宙飞船生存系统的启发,产生了循环经济的概念。与其走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污染然后大量投入治理的老路,不如采用新的反馈方法,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循环往复地使用资源,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改变以"高消耗、高增长、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解决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等问题,文章从我国产业及内部结构、产业的碳排放量和产业节能率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实现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工业行业始终是我国资源节约利用和污染防治的重点领域.本文利用强度指标和绿色贡献指标,结合箱线图等方法对我国工业行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环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1年到2006年我国工业行业的水资源消耗强度和COD排放强度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2006年水耗和COD排放的行业分配差异仍然存在;造纸及纸制品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六个行业的绿色贡献值均小于1,属于高耗水高污染的工业部门.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9年太湖流域各市污染源统计及调查数据,分析了近年太湖流域典型区域的纺织行业空间分布特征和污染特征,利用经济贡献率、污染贡献率2项指标识别了重污染行业,利用污染物排放不公平系数、资源消耗不公平系数指标评价了不同规模企业的经济发展与污染排放及资源消耗的协调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内66.1%的纺织企业分布于武进区、惠山区和宜兴市.棉、化纤印染精加工业是该区域纺织行业的主导产业,企业数量占56%,经济贡献率为72.8%,工业废水、COD及氨氮等污染物贡献率分别高达88.7%,81.5%和89.1%.棉、化纤印染工业总产值小于5千万的纺织企业数量占81.6%,经济贡献率仅为0.73%,且经济贡献与污染、资源消耗贡献匹配性差,污染排放和资源消耗的不均衡性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孟伟 《环境保护》2012,(22):13-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1年,GDP总量达到47.2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然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是以巨大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损失为代价的.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矿产资源消耗增长率约为GDP增长率的4倍,单位GDP能耗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十一五"期间,每增加1亿元GDP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为4.28亿元.从污染排放看,目前我国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出的固体废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单位GDP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强度分别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9倍和8倍.从产出效率看,资源生产率相当于美国的28.6%、欧盟的16.8%、日本的10.3%.总体而言,我国的经济发展目前还是以"高投入、高耗能、高增长、低效益"为主要特点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方式造成我国GDP总体效率低下、代价高昂.从长远来看,这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以节能降耗减排治污为重点,构建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链完备、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小、污染排放少、可持续发展的工业体系.为此,我国将专门出台<"十二五"节能环保装备专项规划>,组织研究制订节能环保装备、产品标准体系,引导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7.
章轲 《环境保护》2006,(22):36-38
目前世界主要能源主要来自石油、煤或核发电.石油危机已经显现,而燃煤又产生大量的污染(包括汞和酸雨),这使得煤的应用受到了限制.近年来,能源危机正向人类袭来.解决能源危机的办法,一是提高燃烧效率以减少资源消耗,实现清洁煤燃烧以减少污染;二是开发新能源,积极利用再生能源;三是开发新材料、新工艺,最大限度地实现节能.  相似文献   

8.
叶汝求 《环境保护》2007,(15):11-12
编者按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外贸易增长"一路高歌".然而以低端、低附加值产品为主的出口模式在输出大量产品的同时,也在输出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并污染环境.中国出口的能源、资源环境的消耗成为了其他国家消耗的替代品.随着贸易的增长,国内的资源环境压力与日俱增.因此,如何调整产业和贸易结构,使环境保护和贸易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将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转型时期的中国需要循环经济促进法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这与我国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郭遵琪 《环境保护》2013,41(1):54-55
工业是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重点领域。改革开放后,我国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同时,工业废气排放量也逐年上升,致使大气环境恶化,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矛盾日益突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化仍将继续快速推进,工业将面临资源大量消耗、污染物排放持续增加的压力。日益突出的粉尘和烟尘污染带来的环境污染,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也已严重制约着我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提高空气环境质量,是改善民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工业烟气除尘行业发展状况工业烟气污染状况与危害焦化、钢铁、化工、水泥、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