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及其理论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评价指标、权重体系、评分方式等方面论述了国内外现有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理论分析表明:现有评价体系的主要特点为从全生命周期角度确定评价指标、用AHP确定评价体系的层次结构、特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指标合成方法由线性求和向加乘混合发展、评价结果都采用分级制以确定建筑实现绿色的程度。最后指出了当前绿色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两点不足:评价结果存在较强的主观性;重视技术的应用,忽视实际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实际建筑物为例,介绍了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绿色建筑评价模型的过程,并分别用层次分析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法对实际建筑物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人工神经网络法与层次分析法相对误差不到0.5%,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法作为一种客观科学的评价方法,应用于绿色建筑的评价,能有效降低主观因素带来的影响,会使结果更具有客观性。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设计规则和建筑环境性能的衡量标准,绿色建筑的势头发展迅速,尽管几千年前就制定了可持续建筑的一些原则,但是这一概念直到1980年代末期才有了定义并进入全球建筑业中。  相似文献   

4.
美国可持续的建筑服务:承包商在绿色建筑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功的可持续建筑设计和建造过程的特点是合作的和跨科学的,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实现建设服务并未被看作是可持续的建筑项目的设计和交工的一个必要步骤,承包商常常仅仅被看作是建筑服务的经纪人,他们只是简单地遵循图纸和技术要求,并且只是通过建筑现场再循环计划对可持续的建筑工程做出贡献,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实现优秀建筑的合作伙伴(PACE)正在联合进行关于在成功地交付高性能的可持续建筑物过程中建筑管理伙伴作用的研究,其目的是确定对可持续的建筑项目起决定性作用的过程和决策中建造服务工作的价值,和为参与可持续的设计和建筑过程的合作单位开发先进的技术。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基于技术方案设计和运行管理状况综合分析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并对其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分方式等内容进行了详细地论述。评价体系分为4层,包括1个目标、2个1级指标、9个2级指标和45个3级指标。与现有评价体系相比,在下述两方面有所创新:综合考虑了技术方案设计和运行管理状况两方面对建筑物绿色性能的体现;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完成指标评分的合成,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6.
卢喆  王鹏 《环境生态学》2024,(1):9-16+25
建筑业存在高能耗与高二氧化碳排放的问题,为助力建筑业实现“双碳”目标,本研究从全生命周期视域出发,借助BIM技术与OpenStudio能耗模拟技术,细化构建了住宅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为今后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研究案例以传统住宅建筑单体与绿色住宅建筑单体为研究对象,从全生命周期视角下分析两者的异质性,结果表明,与传统住宅建筑相比,绿色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较低,在运行阶段拥有更好的节能减排效果,但绿色住宅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高于传统住宅建筑。本研究可为中国建筑业节能减排战略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应用计算机技术建立绿色建筑植物资源信息系统(Green Building Plant Resources Information System,GBPRIS),该系统包括植物基本特征数据库、植物生态功能数据库、植物群落数据库和评价体系数据库4个基础数据库.共收录500种植物和上海常见48个植物群落的信息,将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及各项生态功能信息规范化、数字化输入,降低了绿色建筑适生植物选择的专业性要求,并具有多途径搜索、快速查询文档和图片的功能,既能用于对现有绿化体系进行评价,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也可用于对建筑室外绿化规划设计进行预评价,为绿色建筑的绿化配置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旅游业的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旅游业发展必须走绿色发展之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助力建设美丽中国.旅游业绿色发展具有很强的引领带动作用,其发展在不超越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要兼顾经济效益,着力将生态环境资源不断转换为经济效益,走统筹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尊崇自然,敬畏生命.面对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资源短缺,企业的管理者在环境保护和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可以"有所为."本文从环境管理敏感度和环境管理自主裁量度两方面归纳和总结企业在环境管理方面的措施和方式,提出了以人为本,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实施绿色管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赢,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图1,表1,参8.  相似文献   

10.
EoCM是德国技术合作公司专门为中小企业研制的环境管理工具,使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组织管理效益。中德合作《浙江省企业环保咨询》支持的浙江省2004年EoCM示范项目成功实践表明:EoCM可以作为清洁生产审核的一种工具,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清洁生产,企业实施EoCM实现了“三赢”,而且还得到了5%的劳动场所改善和5%的产品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11.
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出现了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生态的恶性循环,在此背景下西方蕴育而生了“绿色会计”,这是一门强调现代会计人在企业进行经济活动时,正确、及时、合理地对企业耗用环境资源的程度进行核算的科学.本文就我国传统林业会计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提出建立绿色会计制度,对推动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黄土高原绿色建筑体系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绿色建筑体系是可持续发展的人类住区,介绍了可持续发展人类住区和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国内外研究状况,提出了建立绿色建筑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提出了黄土高原县,乡,镇层次上的绿色建筑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以及指标量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框架,充分考虑可持续隶资源研究的特点和目标,提出持续水资源管理指标体系,并应用于深圳东部供水水源工程可持续管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以泡沫混凝土材料作为外墙自保温材料,结合武汉某住宅建筑实例,借助DeST-h能耗模拟软件,以未保温墙体作为基准模型,通过比较几组不同厚度的自保温墙体,以净现值为评价指标确定了泡沫混凝土自保温墙体的经济厚度;借用minitab16软件的曲线拟合功能,计算分析了泡沫混凝土自保温墙体的最佳经济厚度,为泡沫混凝土作为建筑节能墙体材料进一步发展提供指导性的意见.图2,表3,参7.  相似文献   

15.
天津市农村能源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天津市农村能源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能源建设方向等问题,分析了天津市农村能源的现状与特征,从而提出能源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调整能源结构提高农村能源利用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6.
珠港澳可持续发展协调度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可持续发展协调度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文章中主要从资源利用效率、社会环境协调系数、经济环境协调系数和环境治理能力4个方面构置了可持续发展协调度的指标体系,就我国香港、澳门和珠江三角洲9个地级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惠州、江门、肇庆和中山)的可持续发展协调度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得出中山和珠海可持续发展协调度最高,肇庆、佛山、江门、惠州、广州、深圳、我国香港的可持续发展协调度较高,我国澳门的可持续发展协调度次之,最不协调的城市是东莞。最后,对东莞和我国澳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成为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中国人民的最大追求和奋斗目标.一直为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的中国旅游地理,生态文明建设必然为其教材建设的主体内容之一.该文结合《中国旅游地理》(第四版)创新实际,仅就中国旅游地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教学内容体系构建及其构架进行了探索.参9.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密切值法的节能减排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一萍 《生态环境》2010,19(2):419-422
节能减排是我国应对资源紧缺、减轻环境压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关于节能减排考核体系的研究,目前多限于广泛的定性论述,定量研究成果尚不多见。为了实现节能减排这一根本目的,需要确立能反映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程度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为我国的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遵循构建原则和按照构建方法思路基础上,从资源、环境、管理和经济等4个控制层面构建节能减排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密切值法是多目标决策的一种优选方法,作为一种新的尝试,利用该方法建立起节能减排评价模型。详细阐述了密切值法在节能减排评价中的原理、方法与步骤,并以我国2001—2008年的节能减排情况为例说明了模型的具体应用,评价结果较好地体现了我国节能减排的现状与不足,为今后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实例应用表明,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可行的和可操作的,该评价模型不需要确定各种主观参量或函数,评价结果客观、可靠,是开展节能减排综合评价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武汉城市圈节能建筑的处理方法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武汉城市图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及武汉市建筑节能的现状入手,指出为达到建筑节能50%的标准,武汉节能建筑处理方法应从建筑设计、建筑施工、节能技术开发应用及建筑节能管理等多方面下功夫.图8,参7.  相似文献   

20.
酒泉地区城镇类型较多,城镇体系中的许多关系需要统筹协调,本文侧重从城镇的规模和空间关系分析,城乡一体化和区一发展,基础产业和环境建设等三个角度,探讨了区域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