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污染场地再利用的开发活动日渐增多,伴随场地的再利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环境事件也愈加频繁。在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相关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与监管制度都欠缺的情况下,针对污染场地再利用环境风险管理的项目规划的失当、环境风险评估指标的缺失及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障碍,应加强区域环评与单项建设项目环评的协调,落实场地监管主体、层级及各自的监管职责,形成环境损害赔偿机制,从而健全场地环境风险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基层环境监管体制中仍存在环境法律体系尚不完备、环境监管体制不健全、环境监管制度不严密和环境监管执行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完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健全环境监管体制、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制度、提高环境监管执行力、形成健全的基层环境监管机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生态环境监管执法体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以排污收费为核心内容,到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根本目的,再到更加注重保护执法相对人合法权利的变迁和跨越。总体而言,环境监管执法队伍在全国各级政府不断建立,环境监管相关之事权与权责更加明晰,环境监管执法能力不断强化,环境行政管理体制不断理顺,环境法律制度体系更加优化,环境治理之主体和手段更加多元。  相似文献   

4.
由于我国环保工作起步较晚,环保自身建设相对滞后,执法人员的素质也参差不齐,在现实的执法过程中显现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只有多管齐下、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改善制度软化现象,才能提高监管效率,保证环境制度的真正实施。  相似文献   

5.
从伴生放射性矿辐射环境安全监管角度出发,分析了与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监管有关的法律法规具体条款要求,梳理了相关法律法规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了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监管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调研活动,提出了监管制度框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梳理我国污染源监管的历史沿革和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理清我国现阶段在污染源整个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由不同环境部门主导的污染源监管模式和在此模式下形成的数出多源的数据库基本情况。从时间、空间、参与者三个角度分析该模式的缺点,针对环境统计、排污申报、排污收费等多个污染源数据库进行分析比较,列表找出各自数据的特点。通过分析指出我国污染源管理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污染源信息管理碎片化、多元化,数据互通性差,难以实现交换和共享,导致环境部门数据可靠性不高,信息公开不全面,社会公信力缺失。究其根本原因是我国目前缺乏一整套统一的、紧密衔接的污染源协同监管模式以及顺畅的污染源全过程管理数据流程。文章从实行排污许可证一证式管理制度、污染源企业报告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加强违法处罚力度和完善企业环境信用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环境治理体系正在不断趋于完善,而有效的污染源环境监管体系是国家环境治理体系的基础和核心。本文从污染源环境监管体制、政策制度、实施运行机制以及监管能力保障等方面,系统梳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污染源环境监管体系建设主要改革举措和总体进展,分析了深化改革仍然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和挑战。立足于进一步加强相关政策措施系统性、集成性,切实提高污染源环境监管的权威性、有效性和透明性,本文初步提出了污染源环境监管与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框架,并针对当前污染源环境监管存在的问题,从运行机制模式、监管保障体系、守法引导服务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环境监管不同于环境管理。环境监管强调的是监督和管理的结合,二者不可偏废。而相应的对环境监管法律关系的理解也不能仅仅局限于管理的角度。要厘清我国环境监管法律关系,就要从主体、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和客体等构成要素入手深入剖析,进而对我国环境监管立法完善进行有益的拓展。  相似文献   

9.
回注是我国海上油田生产水处置的常用措施,减少了海洋环境的污染,但也面临着监管体系不完善、监管制度不清晰等问题,进一步完善海上油田生产水回注监管体系、明确监管制度对环境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系统梳理我国与美国生产水回注监管体系,分析对比二者的差异,表明:美国建立了相对完备的回注监管体系,并明确了油气行业回注井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制度;我国海上油田生产水回注在法律法规、技术要求和监管体系较美国存在一些不足;针对我国海上油田生产水回注法律法规、技术要求和监管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对海上油田生产水回注的环评、许可、报告、监测、审查一系列监管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我国海上油田生产水回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十三五"时期是以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时期,完善环境监管制度转变是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研究提出了加快实现环境监管的三个重要转变:环境管理向环境治理的转变,环境监管能力向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转变和环境监管方式向环境综合监管的转变。另外,本文还对三个转变如何落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固定源合规制度是确保固定源企业将排污许可证中载明的要求得以实施的具体措施和规定,也是将排污许可制度打造为固定源环境管理核心制度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美国固定源合规监管经验和当前国内排污许可实施基础,构建了固定源排污许可合规管理制度。所构建的制度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以固定源企业需提交的排污许可合规报告为主要合规监管环节,将政府部门对于固定源企业的合规监管分为以合规报告为主的书面核查和企业现场核查两个环节,并在整个合规监管过程中贯彻数据管理,设计了企业合规报告、政府核查报告、核查类型及任务、核查评估方法、合规信息公开及违规处罚方式等关键内容,以节省对于固定源企业污染排放合规监管过程的环境执法资源和提升监管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动态     
《绿色视野》2011,(7):4-4
我国将推出环境技术验证制 我国环境技术验证(ETV)制度框架已完成初步设计,将选择若干项环保新技术进行验证试点,通过试点完善制度设计,在适当时间推出我国的ETV体系。环境技术验证是一种新型的环境技术评价制度,主要用于环境创新技术评价,我国环境技术验证领域将包括水处理与监测、土壤和地下水监测与补救、从可再生能源中生产热能和电能等能源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十四五"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改革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十三五"时期我国基本建立了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度,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本文研究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排污许可制度改革的思路和重点,认为要强化与现有固定源环境管理制度的统筹衔接,建立基于"改善环境质量"的许可限值响应机制,完善排污许可信息共享平台,严格排污许可证后监管,夯实法律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办公厅于11月12日发布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要求加快完善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加强环境监管执法,严惩环境违法行为,加快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着力推进环境质量改善.通知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5.
移动执法系统是近年来部分地区用于现场执法的信息化系统。它在为现场执法提供便利的同时,亦收集了大量的一线原始数据。利用大数据,对移动执法系统积累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和加工,有利于提高环境监管执法的精准度。本文简要介绍了全国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建设现状,提出了目前利用大数据在移动执法中的典型应用,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环境监察作为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一种执法手段。一直以来。是环保工作的重点、难点所在。为有效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这些年各地环保部门也成功摸索了多种行之有效的办法,但突查和悬赏等方式始终难以解决政府监管排污企业的“根子”。就如同合肥市环保局负责人所说:“我们不可能24小时盯着他们。”因此,建立一种治污的长效机制就成了各方探索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在今年七月公布的2007环保专项行动环保总局与监察部第二批挂牌督办的八起典型环境违法案件中,不执行环境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的占了7起。分别是:芜湖海螺水泥有限公司不执行环评、"三同  相似文献   

18.
各省动态     
《绿色视野》2012,(8):5-5
安徽:强化饮用水源保护 安徽省将严格落实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深化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扎实推进相关规划实施,切实提升饮用水水源环境监管水平。近年来,安徽省积极开展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不断加大饮用水水源环境监管、水质监测、信息公开、项目审批、应急预警力度,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当前,安徽省正把握重点,集中力量确保饮水安全,保障人民健康。  相似文献   

19.
关于未执行环评、“三同时”制度已经投入生产的环境违法行为如何适用环保法律的问题 ,国家环保总局日前作出解释 ,全文如下 :一、违反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的行为 ,应当依法受到处罚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基本法律制度 ,对违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的行为 ,均应依法予以处罚。对既未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也未执行“三同时”制度 ,并已投入生产的建设项目的法律适用问题 ,我局曾于 1999年在《关于建设项目环保设施验收等问题的复函》(环法 [1999]95号 )和《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  相似文献   

20.
法治国家和风险社会理念下的环境治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面对现代环境问题,我国环境治理需要以法治国家和风险社会理念为基础进一步完善。法治国家要求立法、行政与司法的长期稳定、系统有效运作,而风险管理需要以科学技术进步为基础,对风险有及时认知和科学评估,两方面都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支撑。现代环境行政法首先强化了直接行政监管,不断加强对私权干涉的程度,而且扩展了现代环境规划制度,还创新了环境影响评估制度,同时针对现代环境问题的源头:经济上的外部性,针对性采取多种经济手段。此外在风险沟通和信息公开以及加强程序性权利上,公众参与制度进一步得到细化。这些环境治理行政手段既继承了国家传统行政机制,又都基于法治国家与风险管理理念予以补充,以更有效地、针对性地实现现代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