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7 毫秒
1.
土葬、火葬等传统殡葬方式对城市土地构成了越来越沉重的压力,体现节地、绿色等现代环保理念的新型冻干生态殡葬应运而生。冻干法殡葬(又称为Promession)最初是由瑞典人Wiigh-Msak开发出的一种遗体处理方法:遗体经液氮冷冻、粉化、干燥后,浅埋于地下,进入生态循环。本文比较了土葬、火葬、生态葬的优劣,综述了国内外冻干法生态殡葬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冻干葬法的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本文为改革和创新遗体处理方式,推行生态葬法,倡导绿色、人文、科技殡葬,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角度,以翔实的调研资料,对各种殡葬模式进行了评价,并针对这些评价和我国殡葬改革工作步履维艰的状况,大胆的用发展的眼光提出了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的殡葬模式──《绿色土葬》,以期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和经济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使人类生存时有一个优美的环境,在死后能回归自然并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3.
杨振威 《环境》2009,(7):32-32
目前各地都在大力推行殡葬改革,以避免土葬带来的“死人和活人争地”的困境。而云南镇雄县,一方面政府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另一方面林地又在不停地被坟墓“蚕食”——圈占林地,建造坟墓,更有甚者还在林地里建起了“活人墓”。(5月31日《云南信息报》)  相似文献   

4.
丧葬——人生旅途的终结。世界各地各民族,由于生活和信仰的不同,他们的丧葬习俗千奇百怪,土葬、火葬、天葬、树葬、罐葬等葬礼类型,以及各种礼仪活动,其内容复杂多样。地理环境对葬俗的影响,虽然微弱,但也给葬俗文化打下了一个个烙印。一、葬地对自然环境的途择优美的自然环境,不仅为活着的人提供生活生产的条件,吸引着人们的聚居,而且也成为死后的  相似文献   

5.
土葬改革 刻不容缓──一项关于实行《绿色土葬》的建议周光敏,张全国生与死,是人类一个永恒的主题。风雷交加、洪水猛兽,部族征战、生老病死,人类的祖先们突然意识到生的欢乐和死的恐怖。面对大自然的巨大威力,面对生与死的认识,他们意识到只有日、月、星辰和生存...  相似文献   

6.
1殡葬环境卫生的特点 1.1受殡葬环境卫生影响的人群分布广、数量大 殡葬环境卫生指的是与殡葬活动相关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殡葬涉及到千家万户,按每死亡一个人,受影响的有150人次计算,我国每年就有1亿人次的人受到殡葬环境卫生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亲爱的读者:当您收到这期杂志的时候,我们就要向《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杂志告别了。由于主办单位机构改革,人员编制相应有较大变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杂志将移交河南省经贸委经贸中心主办,又因接办人员为了生存而必须进行市场化运作,《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将于2001年更名为《创新科技》,编辑部亦将移至郑州市河南省经贸委院内。 当此《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杂志即将更名之际,我相信,您们的心情也会为这份杂志的停刊而感到惋惜,而作为本刊主编的我,更感到十分痛心。 13年前,在下受原国家计(经)委资源节约和综合利…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系统生态学家、能量分析的先驱、能值理论及生态经济学的创立者H.T.奥德姆(H.T.Odum)教授及其夫人E.C.奥德姆教授合作撰写的新著《繁荣地走向衰退---原理与对策》(中文版)已由中信出版社出版。本书兼具思想性和煽动性,将促使人们去面对关于世界未来的假设和信念。设想一下我们的未来:矿物燃料越来越少,自然和技术能源完全衰竭,如何才能获得和平与繁荣呢?越来越多关注未来的领导人发出了警告:当不可持续发展的浪潮超过了地球资源支持我们文明的能力时,危机即将到来。然而,尽管历史记录了无数文明的土崩瓦解,总有一些文明和生态系统得以有条不紊地延续下来,降低需求,选择和保存了最重要的东西。《繁荣地走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意见》通篇贯穿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指导思想上,《意见》提出了"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的要求。在基本原则里,《意见》强调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作为基本方针;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坚持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意见》通篇体现了"人人都是生态文明建设者"的理念。《意见》强调,无论是政府、企业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颁布的《节约能源法》和国家经贸委关于《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的第七号令的贯彻实施,我国的节能法制建设进一步健全,政府的职能也逐步地由过去的直接行政管理,转向依法监督为主的宏观调控。在这新的形势下,如何运用《节能法》和《国家经贸委第7号令》赋予的资源节约监督职能,推动企业节能工作向着纵深发展,克服目前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粗放管理,使企业真正转变成资源节约型、科技先导型和经济效益型,这是许多节能工作者都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我们在工作中探索出一套把对企业资源节约审计(即原能源审计)和对企业的监测有机地结合起来,收到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今天是第44个世界环境日,我国确定的环境日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旨在增强全民环境意识、节约意识、生态意识,倡导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和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2.
绿色宣言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一项关系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关系民族振兴和国家长远发展的庞大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企业生产经营中大力倡导节能环保、爱护生态、崇尚自然,倡导适度消量、绿色消费,形成“节约环保光荣,浪费污染可耻”的社会风尚,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氖围,要充分发挥每位员工在“生态文明”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  相似文献   

14.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国办发[2004]30号)和国务院在全社会深入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问题,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市人民政府决定,2004年至2006年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全面推进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5.
正《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并对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作出了具体部署。这对于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田晓苗 《环境工程》2022,(2):251-252
<正>在新时代背景下,生态文明是国家民族各项事业发展的主旋律。因此,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研究民族花鸟画,是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的具体要求。此外,生态文明理念是应对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而提出的,其理念内涵为尊重、顺应与保护自然,与以自然元素为绘画对象的花鸟画高度契合。为此,民族花鸟画是生态文明建设资源的重要构成,基于生态文明视角分析民族花鸟画具有可行性。由许建初、杨建昆编著,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西南民族生态绘画》一书,基于生态视角详细论述西南民族绘画作品,其研究视角与逻辑思路对开展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民族花鸟画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环境保护》2013,(22):3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12日在北京闭幕,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分16个部分分别阐述了需要深化改革的内容,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决定》提出要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指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是对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化与完善,是对我国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  相似文献   

18.
简讯     
首份《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发布 2月20日,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向媒体公布了我国首份、历时一年调查研究形成的《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呈现“认同度高、知晓度低、践行度不够”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千重大问题的决定》就环境保护问题明确提出: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在新世纪新阶段,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将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在机遇和挑战面前,环境保护工作必须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薄弱环节入手,攻坚克难创新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全省环保系统要深刻认识“三个转变”的紧迫形势,科学把握“三个转变”的核心要求,在环保工作实践中奋发有为地努力推进“三个转变”,这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环境》2024,(2):59-62
<正>《环境》杂志:请问潮州在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取得哪些成效?刘胜:近年来,潮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实施市委“一大引领、三大战役、六大提升”工作安排,坚持以“双碳”引领绿色经济发展,以“减排”促进节约循环利用,以“治污”提升生态环境品质,努力打造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