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我国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在总结国外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实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设计思路,进一步从国家和流域两个层面构建总量控制制度基本框架;并对我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改革提出政策建议,包括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建立分层减排体系、强化排污许可证载体、提高管理技术水平、重视面源污染防治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现行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难以适应我国污染物排放日益复杂多样的需要。新的一轮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将排污许可制度作为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研究总量控制制度与排污许可制度的衔接是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有待学界探索和实践。有效整合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融入排污许可制度,将会极大提升环境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从而进一步推进海南省排污许可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对于全国的环境管理改革工作也有借鉴作用。基于海南省排污许可制度改革的实际情况,结合总量控制与排污许可的相关关系,本文研究提出海南省排污许可制度融合总量控制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NOx控制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NOx污染呈现总量逐年增加的趋势,已成为大气污染治理的主要内容.从NOx的控制制度、排放指标上对我国现行NOx控制体系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进一步完善NOx控制制度及标准提出了建议.主要建议有(1)降低NOx控制标准适应当前环境状况;(2)应用科学方法,制订合理的NOx总量控制标准和制度;(3)制订氮氧化物排放标准;(4)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结合.总量控制的实施要注意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的政策取向;总量控制法的基本原理和程序;总量控制结合排放标准控制.  相似文献   

4.
何延军 《陕西环境》2003,10(2):11-14
浓度控制是我国目前主要的环境污染控制法律手段,但是其弊端较多,从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转变是当今世界污染控制的大势所趋,我国应在现行总量控制制度、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及排污许可证制度基础上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这一先进的环境经济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创新及与排污许可制的关系,探索我国未来水环境总量控制制度的发展方向,对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水污染控制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是改善水环境质量的根本措施,排污许可制是水环境管理的核心手段.②我国水污染总量控制研究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容量总量控制研究,先后经历了理论探索、应用探索和理论深化3个阶段,在管理上则经历了排污许可制试行阶段、制度探索阶段、总量控制目标责任制阶段.③我国目前实施的总量控制仍然是目标总量控制,难以与地表水质直接挂钩.对我国水环境保护形势和相关法律政策的研究表明,我国从污染源达标排放控制1.0时代、目标总量控制2.0时代,逐步进入容量总量控制3.0时代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建议以排污许可制作为推进总量控制3.0的重要抓手,完善相关制度建设,严格问责机制,确保容量总量控制的真正落实.   相似文献   

6.
统筹建立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保障双碳目标实现的重大举措.在分析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现状及排放趋势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我国实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并从建立二氧化碳排放清单、摸清底数,开展不同地区二氧化碳排放盈亏测算,全国"一盘棋"统筹考虑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指标的分配,系统谋划...  相似文献   

7.
《环境保护科学》2015,(5):86-89
为进一步从全新角度探索实现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思路和实现方法,文章从江苏省排污许可证制度、刷卡排污和排污权有偿使用、交易等的实施现状情况,分析了总量控制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刷卡排污与排污权有偿使用、交易之间的关系,剖析了江苏省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江苏省实际情况,提出了总量综合管理系统构建、排污许可量确定、总量核定和监管体系等下一步工作措施。  相似文献   

8.
吴涓 《环境保护》1999,(10):10-11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是现代环境管理的重要制度。在甸现阶段实行总控制有重要意义。总量控制有丰富的内涵,包含三个层次。建立总量控制法律保障体系是实现总量控制目标的保证。我国应加强总量控制制度的立法。  相似文献   

9.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中国已经建立起一系列的制度,包括水资源规划制度、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水功能区划制度、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取水许可制度、征收水资源费制度、用水收费制度、节约用水制度等。这些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然而。从现有立法来看,水资源管理制度依然存在不健全、不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在跨行政区水资源管理方面,情况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环境统计基层报表制度和综合报表制度是为了解境内环境污染及治理情况,为各级政府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计划,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提供依据而特别制定的一项制度。它在整个环境保护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灵川县从1986年开始实行环境统计基层报表制度和综合报表制度,在笔者从事统计工作十年的时间里,感到该项制度日臻完善,但在实际工作或操作中(包括资料收集、统计和电脑输入等)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现就该项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一、人员不稳定,数据不连贯、精确由于环境统计基层报表制…  相似文献   

11.
排污许可证制度在总量控制工作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污许可证制度实施以来通过对核定单位的污染物排放量、控制新污染物的产生、企业排污权的转移与交易、对新建项目的污染总量核定等一系列措施的有效管理,确立了该制度在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一是严格落实总量控制制度,制定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坚持“以新带老”,确保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二是要加大重点排污企业治理力度,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决制止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建设。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排污收费制度存在的法律制度内部规定不统一,立法严重滞后,法律制度的内容不尽合理,有关规定不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操作性不强等缺陷。尽快完善排污收费制度,必须,开征环境税和资源利用补偿费,建立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法律制度,实行排污产叫量收费或超总量收费;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允许排污许可证有偿转让;提高收费标准,逐步实现全额收费;加强排污收费监督管理,完善排污收  相似文献   

14.
李奇伟 《环境保护》2020,48(17):27-33
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制度是规范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活动,保障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创新。新时期,我国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建设与实践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也存在有效制度供给不足、政策叠加冲突、制度激励不充分等问题。未来,我国应构建完善生态补偿法制体系,尽快出台"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办法";结合生态综合补偿试点,整合空气、水、森林等环境要素的生态补偿政策,衔接横向、纵向与其他市场化补偿手段;通过制定流域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总量控制和区域限批等制度,在强化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健全激励机制;按照"四个统一"联防共治要求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实施联合执法,推动我国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制度的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评估了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效,分析了现行总量控制制度存在与环境质量改善不同步、与其他环境管理制度缺乏有效衔接以及技术支撑能力不足等问题。建议"十三五"应建立面向环境质量改善的总量控制制度、探索国家—区(流)域—行业的总量控制模式、实行以许可证为载体的企事业单位总量控制、推行以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综合评估考核体系及实施多措并举和多元共治的总量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6.
关于污染物总量控制与削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依然严峻的环境资源形势,中国必须采取有效可行的措施,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削减.本文分析了中国目前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实施现状,剖析了存在的制约因素,从而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即建议通过建立完善总量控制法律法规、严格环境准入、加大科研投入、加强污染源环境监管、实施污染物集中处理、推广排污权交易等手段和措施,完成总量控制和削减,逐步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我国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环境保险制度解决现有问题的一些思路,并从提高投保率、建立健全环境污染评估认定制度和提高投保及赔付双方的公平性3个方面,提出了环境保险制度服务总量控制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18.
排污许可证制度在总量控制中的作用和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菱 《环境科技》2003,16(3):38-40
为了使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逐步走向深入并真正收到实效,对“排污许可证制度”核定单位的污染物排放量、排污行为的有效约束、企业排污权的转移与交易、区域污染物排放状况的调控,以及如何确立该制度在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中的地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排污许可证制度作为我国环境管理八项基本制度的核心,虽然已有十余年的推行实践经验,但还存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基础不牢固,缺乏相应的实施细则和行政、刑事处罚办法支撑等缺憾。加强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的人员和技术力量,完善相应的行政、刑事处罚办法和细则,突出排污许可证制度的核心地位并增强实践经验交流等,是我国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并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吴婧  陈奕霖  张一心 《环境保护》2020,48(14):42-48
健康影响评价是将健康影响纳入综合决策的有效工具,体现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念与要求。本文回顾了健康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内外实践进展,详细分析并总结了国外的实践经验,同时梳理了中国健康影响评价制度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对健康影响因素考虑不充分,缺乏系统性方法工具,缺乏数据支撑,跨部门合作存在困难,公众参与未得到重视等。基于国外健康影响评价制度的实践经验,本研究从制度、技术方法及管理体系层面提出了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完善健康影响评价技术方法体系、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及评价制度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