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5〕22号)【内容提要】《解释》共17条,针对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起诉、审判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出了有针对性的规定,内容涵盖相关犯罪主体范围、定罪量刑标准、从重从轻处罚情节的具体运用以及相关公职人员贪污贿赂、渎职犯罪的认定处理等方面的多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解释》共17条,对相关犯罪主体范围、定罪量刑标准、从重从轻处罚情节的具体运用以及相关公职人员贪污贿赂、渎职犯罪的认定处理等方面的多个重要问题,作出了有针对性的规定。2015年12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5]22号)(以下简称《解释》),自2015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渎职犯罪概况安全生产领域渎职犯罪是指安全监管工作人员在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过程中.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致使国家和人民遭受损失的犯罪。  相似文献   

4.
严厉的事后问责,虽然无法让时光倒流,避免重大事故发生,至少以儆效尤,警醒相关官员,减少因人祸造成的重大事故的发生。最高检已设立重大责任事故调查办公室,对国内发生的重大生产事故、交通事故等进行专门调查。据最高检有关负责人透露,此类事故背后往往都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渎职侵权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5.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最高人民法院1月10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审判工作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四庭副庭长沈亮,就人民法院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依法严惩危害生产安全犯罪,以及相关受贿、渎职等职务犯罪回答了记者提问。  相似文献   

6.
《吉林劳动保护》2012,(2):17-18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2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审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四庭副庭长沈亮就人民法院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依法严惩危害生产安全犯罪以及相关受贿、  相似文献   

7.
2011年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审判工作的意见》.2012年1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近年来人民法院依法惩治危害生产安全犯罪有关情况,并对《关于进一步加强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审判工作的意见》进行了解读.2011年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审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通知.  相似文献   

8.
《劳动保护》2007,(4):45-47
2007年2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危害矿山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进一步明确了有关办理危害矿山生产安全刑事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这是依法惩治危害矿山生产安全犯罪,保障矿山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3月23日,2014年江苏省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8·2"特别重大铝粉尘爆炸事故(以下简称昆山"8·2"爆炸事故)所涉渎职犯罪案件,在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从昆山"8·2"爆炸事故调查报告可见,有15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因玩忽职守等犯罪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那么,如何理解包括玩忽职守罪在内的渎职罪?依据哪些行为,可以认定这15名相关责任人犯有  相似文献   

10.
目前,重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所涉渎职犯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主要集中在基层行政执法和监管部门,占立案数的88%.在近日结束的第三届安全法制高层论坛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负责人披露了近年来查处重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情况.  相似文献   

11.
《劳动保护》2014,(6):74-74
本刊讯 2014年4月2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设立重大责任事故调查办公室。这一新增机构的设立,旨在专门调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重大责任事故中的失职渎职犯罪案件。  相似文献   

12.
一、2005年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进展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提出了“十一五”时期安全生产的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黄菊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指示。2005年国务院召开6次常务会议研究安全生产问题,出台了《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以下简称《特别规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紧急通知》)等重要文件;安排30亿元国债资金支持国有重点煤矿治理隐患。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以煤矿安全为重点的“安全生产法》执法检查。中纪委、监察部牵头,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负责人入股煤矿问题进行了清理纠正。所有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安全生产工作。  相似文献   

13.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最高人民法院1月10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审判工作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四庭副庭长沈亮,就人民法院发挥刑事审判职能  相似文献   

14.
在生产安全事故多发的背后,监管部门失职、渎职问题已成为诱发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2006年,全国检察机关参与了1383起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调查.共对629名公务人员以涉嫌渎职犯罪立案查处。因此,如何加强对失职、渎职行为的防范,有效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同时有效地保护安监干部队伍,已成为摆在安监机关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5.
数字     
<正>2 199人3月13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在报告中指出,2015年最高人民检察院与最高人民法院共同颁布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完善同步介入事故调查处理机制,起诉重大责任事故犯罪2 199人,查处事故所涉职务犯罪823人。6 025个据国家铁路局3月17日发布的《2015年铁路  相似文献   

16.
《安全与健康》2006,(4S):18-18
监察部有关负责人指出,近年来,在查处重大责任事故的过程中,行政机关与检察机关密切协作,依纪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并注意查处事故背后的腐败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为深入贯彻和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严肃查处重大责任事故,促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正确履行职责,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安全生产法》《行政监察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1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以下简称《解释》)有关情况。司法解释针对司法实践中存在的渎职犯罪定罪量刑标准不明确、法律适用争议多等问题作出了统一规定,释放出从严惩处渎职犯罪的信号。  相似文献   

18.
张福雯 《安全》2003,24(1):46-48
《安全生产法》主要涉及的犯罪,在我国现行刑法中,是规定在危害公共安全一类的犯罪之中,具体的罪名有“玩忽职守罪”、“重大责任事故罪”等。这一类的犯罪,在主体上一般是特殊主体;在主观方面只能是过失犯罪;在客体上危害的是不特定或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在客观方面,法律明文规定了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必须以造成严重后果为犯罪成立的必要要件。故意的行为即使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但只要实施了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就构成犯罪。  相似文献   

19.
4月25日从北京获悉,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审议的刑法修正案(六)草案,增加了对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犯罪处罚的有关规定——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造成事故灾害扩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坤仁就草案二审稿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作了说明。他表示,有些全国人大代表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及一些地方提出,目前刑法对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犯罪作的规定,已不能完全适应惩治重大安全事故犯罪的需要,建议作适当补充修改:一是刑法对…  相似文献   

20.
经济高速发展,事故频繁发生,几乎成为近几年我国安全生产摆脱不掉的阴影.2006年,经济发展依旧,事故发生却得到明显控制,这与政府部门安全监管力度不断加大,社会各界安全意识明显加强有着密切关联;也与国家加大对重特大事故责任追究力度,严刑厉法,惩治犯罪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