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采用独创制膜液三元体系添加剂,以及相应发展的干喷-湿纺制膜工艺条件,研制出具有高透水性能,无大孔缺陷,孔分布狭窄,截留性能优异的聚砜训空纤维超滤膜。膜结构为双排指状孔结构,膜内外表面具有相近的孔分布皮层,可用于内压或外压超滤操作。  相似文献   

2.
用聚砜超滤膜从染色废水中回收染料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前言 印染厂悬浮体轧染还原蒸箱在生产中排出较多还原染料,既造成污染,又浪费染料,国内已有个别工厂采用醋酸纤维素膜超滤回收这种染料,但是由于醋酸纤维素膜不耐酸碱和高温,因此在超滤前需加酸中和与降温,不仅工艺繁琐,而且中和时产生SO_2,造成二次污染,我们采用聚砜超滤膜,既不需要加酸中和,也不需降温,经一年多的运转试验证明,染料截留率在95%以上,排水中COD去除率达60—90%,回收染料可再用,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选用TiO_2纳米颗粒通过原位植入法对聚砜超滤膜表面进行改性,通过调节p H及沉淀浴中TiO_2浓度制备出不同TiO_2覆盖率的改性聚砜超滤膜,并分别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接触角测定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对改性膜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p H为4时TiO_2分散良好并植入到聚砜膜表面,改变沉淀浴的浓度可以有效控制TiO_2在聚砜膜表面的覆盖率.聚砜膜的亲水性随TiO_2覆盖率的提高而不断增强.在纯水通量下降不明显的情况下,TiO_2改性超滤膜的抗生物污染性能均优于未改性膜,随着覆盖率的提高,抗生物污染性能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在覆盖率介于22.4%~27.7%之间时改性膜具有最优的抗生物污染性能,可使微生物粘附减少93%,黑暗培养24 h的生物膜厚度减少70%以上.  相似文献   

4.
磺化聚砜反渗透膜(简称SPS膜)是一种离子型反渗透膜。近年来,随着反渗透技术的迅速发展,已有不少报告提到具有优良性能的离子型反渗透膜,也有一些文献提出了离子型反渗透膜的溶质脱除机理,但关于SPS膜特性研究的文献尚未见到。有关  相似文献   

5.
超滤膜清洗情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超滤膜的清洗情况进行了探讨.发现等压清洗为较佳的清洗方法;同时筛选了几种不同的清洗剂,经过实验,认为超滤液为清洗剂较经济,1%的正丁醇溶液其清洗效果为较佳.  相似文献   

6.
超滤膜的超声波助清洗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国俊  刘忠洲 《环境科学》2003,24(6):130-134
考察了不同功率的超声波对超滤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0W功率的超声波对超滤膜截留率的影响不大,大于30W以后,超滤膜的截留率下降明显.在此基础上,对实际工业现场印钞擦版废液污染超滤膜的化学清洗过程中,附以20W低功率超声波,可以发挥其超强振动和超搅拌作用,从而将化学清洗时间从20~30min缩短到5min左右,极大地提高了膜清洗效率.SEM的观察结果显示,在仅采用简单的超声波物理清洗时,膜表面的污染物并不能彻底有效地得以清除.  相似文献   

7.
本报告叙述了对抗氧化反渗透膜材料——聚砜酰胺(PSA)的研究。用反渗透法处理含铬废水,对膜性能的要求不但要有一定的脱盐率与透水率,尤其要求能在pH1—2的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试验表明:聚砜酰胺(PSA)膜在CrO_3为5克/升的水溶液中浸泡75天,再以相同浓度的进料液,连续进行260小时反渗透运转试验,其脱盐率始终稳定在99%以上,是一种有希望的抗氧化膜材料。  相似文献   

8.
用醋酸纤维素(CA)为聚合物材料,研制出了截留分子量2000—10000、对PEG截留率为90%以上的小孔径超滤膜.并就铸膜液组成,制膜条件及膜的透过特性等进行了实验.  相似文献   

9.
用电镜法和渗透率法对PVDF-300超滤膜表面的孔径分布、孔隙率以及膜孔密度等结构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用扫描电镜法和场发射扫描电镜法测定膜平均孔径及膜孔密度等结构参数是比较吻合的.从而可以根据膜结构参数在透水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研究膜污染的机理,为以后建立以膜结构参数为参数的膜污染模型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超滤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水通量,化学需氧量和细菌截留率为主要考核指标,考察了超滤膜分离性污泥混合液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PES膜适宜污水膜生物工艺使用:一定程度下,膜的截留分子量大,有利于水通量增加;膜的水通量随污泥浓度和滤纸过滤液COD浓度的提高面减少;滤纸过滤液COD浓度对膜水通量影响大于活性污泥浓度;截留分子量小的膜,水通量随压力的提高而上升。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对于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工程水处理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受到了人民的广泛青睐,其中的超滤膜技术更是受到人民的一致好评。本文就超滤膜技术特定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其应用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水质量标准已提出新的要求。在超滤膜技术日益发展的浪潮中,超滤膜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新时代下,该技术逐渐应用到环保工程水处理工作,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项关键性技术。因此,本文作者以环保工程水处理为基准,对超滤膜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予以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腐殖酸溶液对超滤膜污染的原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腐殖酸溶液对超滤膜污染的原因,对超滤膜在过滤腐殖酸溶液时受到污染的变化进行了探讨,通过测试的数据比较了待测腐殖酸溶液与膜通量的关系,同时对腐殖酸溶液和添加钙离子后,对超滤膜污染的影响状况,同时还对超滤膜在过滤过程中的UV254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腐殖酸溶液,它们对膜通量的影响比较显著,在相同的过滤时间内,膜通量分别下降了不同的百分组成。在腐植酸溶液中添加钙离子后,膜通量下降更大。  相似文献   

14.
PVC膜对糖类化合物有较强的排斥力,但其亲水性差,而聚氨酯有较强的亲水性,本课题研究聚氯乙烯(PVC)与聚氨酯(PU)的共混膜,探讨相转化法制备PVC/PU共混超滤膜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聚合物质量分数为16%,m(PVC)/m(PU)以8/2(质量分数)共混时,可制的水通量、截留率较好的多孔膜。  相似文献   

15.
聚偏氟乙烯大孔超滤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静荣 《环境科学》1995,16(1):52-53
以国产聚偏氟乙烯(PVDF)为原料,选择不同种类的单一溶剂、混合溶剂和添加剂为铸膜液组成,研究了若干制膜因素对膜性能的影响,采用混合溶剂DMAC/AC之比控制AC含量在40%─60%,添加剂含量在10%─20%,制膜的气氛温度为25—30C,铸膜液温度为50℃左右,可制得截留分子量为15万和24万,透水速度达30—70ml/(cm2·h),截留率为90%以上的大孔超滤膜。  相似文献   

16.
聚醚砜超滤膜的制备及其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醚砜(PES)为膜材料,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添加剂,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用相转化法制备了超滤膜。利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制膜参数PES浓度、PVP浓度、凝固浴温度、凝固时间对膜性能的影响显著程度,其中PES浓度、PVP浓度、凝固浴温度对膜通量和截流率都有显著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这三个显著因素对膜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出制备截留分子量为67000的超滤膜的最佳条件为:PES浓度16%-22%,PVP浓度10%~12%,凝固浴温度308K-313K,凝固时间1200s~1800s。  相似文献   

17.
针对超滤膜污染问题,论述了污染物的类型与组成,分析了膜污染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探讨了混凝、氧化、吸附三种预处理工艺的效果和控制参数。分析认为:针对不同水质及膜污染类型,应基于混凝机理、氧化分解作用和吸附作用筛选预处理工艺并优化控制参数;为解决膜通量减小及膜阻力增大等关键问题,应根据原水水质条件、主要污染物的类型和超滤膜的材料性质选择预处理工艺;预处理在防止膜孔堵塞、降低滤饼层的厚度进而延长膜的使用寿命、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用实验室自制超滤膜系统深度处理煤制气废水。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比较了质量为一定浓度均为0.5%的NaC10溶液(有效氯为5%)、NaOH溶液,HCl溶液对污染膜丝内表面滤饼层的静态浸泡效果。为进一步确定不同清洗剂的化学清洗效果,选用质量浓度为0.25%的NaOH溶液和0.25%的NaCl0溶液对污染膜组件进行了手动化学清洗并通过过滤纯水确定清洗效率。结果显示,NaC10溶液和NaOH溶液对滤饼层分别具有溶解和剥离作用,从而对滤饼层起到了去除作用;能谱分析显示采用这两种清洗剂后的膜丝内表面元素组成与原膜较为接近,SEM分析则显示二者在去除滤饼层的同时对膜袁面性状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变;而经HCl溶液浸泡后的膜丝滤饼层未见去除,能谱分析显示此时膜丝内表面的元素组成与原膜有显著差异。手动化学清洗结果进一步显示,0.25%的NaCl0溶液对膜组件的清洗效率可达到97%。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为了适应环保的要求,超滤膜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水处理实际工程中,为我国环保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反渗透膜材料——磺化聚砜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磺化聚砜是一种新型的反渗透膜材料,它具有良好的耐化学性和抗细菌分解的能力。它是由聚砜经磺化制得,反应式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