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环境》2000,(4)
3月22日是第8个“世界水日”,这一周也是第13个“中国水周”,全国各地都举办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以唤起人们对我国严峻的水资源问题的认识。我国水资源短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4,水生态环境脆弱,连年  相似文献   

2.
节水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联合国水资源大会指出:“水不久将成为一项严重的社会危机,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就是水。”我们正进入一个新的水资源紧缺时代。在过去的50多年里,淡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球性危机。中国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属水资源脆弱国。近20年来,伴随经济加快发展,水危机日益严重。1998年大洪水,2000年酷热干旱,黄河连年断流,600多城市中缺水400余,为此上百个城市被迫限水……水,已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今年的3月22日,是第九届“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是第十四届“中国水周”,将再一次向我们敲响水资源…  相似文献   

3.
《环境保护》2008,(6):40
在第十六届“世界水日”和第二十一届“中国水周”即将到来之际,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水利部、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和可口可乐公司四方合作开展的“改善中国农村地区水资源管理和饮水安全试点项目”于3月20日在北京正式启动,该项目为期4年,总投资为679.2万美元。  相似文献   

4.
<正>2010年3月22日是第18个世界水日,也是第23届中国水周的第一天。世界水日,实际上是在20世纪90年代世界淡水资源日渐短缺的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提出的。当时除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外,各国还面临着水污染日益严重,水灾旱灾愈演愈烈的情况,严重威胁地球生态系统平衡,当然更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这种背景下,1993年1月18号,第4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193号决  相似文献   

5.
2009年3月20日,”世界水日”前夕,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学校后勤处、北京环境保护基金会、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中心和可口可乐(中国)饮料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09年度“留住一桶水“项目在北京市知春里中学拉开序幕,同时迎来了第二十二届“中国水周”。  相似文献   

6.
增强水的忧患意识前不久,曾在北京召开了纪念“世界水日”暨“中国水周”座谈会,专家们呼吁增强水的忧患意识,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目前,我国缺水情况十分突出,全国农业每年缺水3000亿m‘;城市每年缺水60亿m‘,全国尚有6000万人常年饮用水处于困难状...  相似文献   

7.
胡楫 《环境》2005,(4):89-89
3月22日是第13个世界水日。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生命之水”。1981年至1990年,世界首个国际水行动10年计划得以实施。其间,全世界共有10亿多人获得水供应,近7.7亿人的卫生条件得到改善。2003年,联合国第58届大会通过决议,宣布从2005年至2015年为生命之水国际行动10年,主题是“生命之水”,从2005年3月22日的世界水日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8.
今年3月22日是第13个世界水日。联合国在第58届大会上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生命之水”。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的《21世纪行动议程》中提出的建议,通过了第193号决议,并确定自1993年起,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旨在推动对水资  相似文献   

9.
举世瞩目的第四届世界水论坛终于在2006年3月 22日(世界水日),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落下帷幕。随着持续了七天论坛的结束,世界对于水的关注也算告一段落,但似乎又是新一轮水论战的起始。第四届世界水论坛是由世界水理事会和墨西哥政府共同组织的。本次论坛的主题为“采取地方行动, 应对全球挑战”。该论坛已从第二届论坛主题“世界水展望”和第三届论坛“实施的具体行动和承诺”, 发展到如何将地方行动融入世界水利建设,如何将不同机构和组织发出的支持声音转化为实际的地方行动,从而进一步实现所做的承诺,这也是我们人类面临的主要挑战。  相似文献   

10.
在3月22日世界水日,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发表讲话,宣布了今年世界水日"水与文化"的主题,并向全球各国推荐了题为"水,共有的责任"的<联合国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Ⅱ)>,以让国际社会了解当前世界水资源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  相似文献   

11.
《环境》2008,(3):94
水,生命之源。人类可资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总水量的约0.26%;约11亿人无法获得安全的饮用水;每年有310万人因饮用不浩水患病而死亡。拯救生命之水,就是拯救人类自己。2008年3月22日是第十六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2008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涉水卫生”.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利部部长钮茂生指出,水已向中国亮出“黄牌”。 一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列世界第88位; 二是水资源的短缺日益严重。在中国北方地区和沿海城市及一些污染严重的地方,水资源不足已经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继第六届世界水论坛2012年3月中旬在法国南部海滨城市马赛召开后,3月22日,联合国又举办了"世界水日"庆祝活动.2012年纪念活动的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潘基文秘书长在致辞中表示,若要生产足够的粮食来养活迅速增长的世界人口,国际社会就必须确保以可持续的方式利用世界上"最重要且有限的资源"--水.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改革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只有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更好地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优质、自主创新、社会和谐的全面小康社会。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15.
关于循环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阐述循环经济理论发展的萌芽、定义,在中国特色的环境下,循环经济如何在不同层面上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战略思想。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布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等一系列文件,“十一五”规划也把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加快两个根本性转变,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这是党中央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所做的重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7.
循环经济的出发点——以日本水循环经济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生态经济与科学发展观的和谐统一更加深入人心。中国经济正在全面进入新一轮的转轨时期,即由经济增长追求型向可持续发展性经济迈进,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建设成为一个时代主题。日本是建设循环经济的先进国家,而其循环经济建设由水环境保护开始。循环经济倡导一种基于不断循环利用资源的发展模式。日本经济发展模式在发展过程中从“经济优先”走向“环境优先”,进而成为日本循环经济建设的出发点,对中国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钟伟青 《环境》1996,(5):28
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确定了今后十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针,其中第二条就是“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江泽民总书记也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这些决策与论述,对环境保护工作是个极大的推动,对推进各行各业的清洁生产也具有积极作用。一、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给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19.
邯郸市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政府决策、企业经营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现行会计制度与科学发展观的矛盾凸显,建立企业环境会计,可推进企业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社会信誉,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邯郸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我们国家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创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省”,不仅是应对危机、调整结构、保持增长的现实需要,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发展理念,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