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不同的生化-物化组合工艺处理棉浆黑液试验结果表明,先生化处理后进行酸析、中和的工艺比先酸析、中和后生化处理工艺的效果更好,棉浆黑液的总CODCr及色度去除率可分别达88%和95%左右;与化学混凝工艺相比,酸析工艺可以实现"以废治废",节约污水处理运行成本.经酸析、中和工艺处理后的废水与0.4%的聚合硫酸铝铁进行混凝处理后,废水的COD单元去除率仍可达50%以上,色度降低了4倍.  相似文献   

2.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国产50个品牌80种废干电池中镍的分布及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95%的废干电池含有金属镍,其中碱性废干电池的镍主要分布在外皮(壳)和外底片,碳性废干电池主要分布在金属帽中,钮扣式废干电池分布在正极壳和负极盖。废干电池中镍的质量分数在1%~8.4%之间,平均质量分数为2.4%。废干电池的碳粉中不含镍。  相似文献   

3.
焙烧条件对废干电池中汞的释放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小型管式炉中进行废干电池的焙烧实验,分析了焙烧温度、时间及其交互作用对汞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焙烧时间对汞释放影响最大,温度也有显著影响,它们对汞释放有交互作用且作用显著,废干电池焙烧过程中汞在低温下更易释放.在温度650 ℃,焙烧时间120 min情况下,汞释放率达99%以上.焙烧前后干粉的X衍射分析结果表明,焙烧后电池中含有的晶态物增加,结构更复杂.  相似文献   

4.
我厂五车间钨靶生产排放出大量的氯化氢气体,其排放浓度峰值达 6,449毫克/米3,给厂区造成严重污染。为此,我厂与成都市环境保护塑料设备厂设计制造成功一套湍动泡沫净化器。同时,采用以废治废的办法,将一车间排放的废碱液配制成浓度为5~10%的稀碱液,用它中和钨靶生产排放出的氯化氢气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其净化效卒达到97.4%。参加净化过程的化学反应式是: HCl十NaOH=NaCl H2O 净化设备的结构如图所示。净化塔的直径1,016毫米,塔高3,000毫米,分上、中、下三层。下层储碱液并安装筛板,中层安装离心式叶轮旋板除水器,上层(即旋流板)安…  相似文献   

5.
通过室内试验,比较置换、中和-置换及化学沉淀-电絮凝处理方法对废蚀刻液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化学沉淀-电絮凝工艺的处理效果最好,其适宜工艺条件为废蚀刻液pH=6 0~7 5、电絮凝电流密度50 mA/cm2和电絮凝作用15 min,此时COD和Cu2+的去除率分别达98 7%和99 98%.研究表明,经过化学沉淀-电絮凝工艺处理的酸性蚀刻废液可达到排放标准,同时化学沉淀过程中产生的沉淀物经处理后可得到硫酸铜产品.  相似文献   

6.
活性粉煤灰吸附焦化废水中BaP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制的活性粉煤灰进行了焦化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3,4-苯并(a)芘(BaP)的吸附试验。在300 mL焦化废水中,调节pH值为中性或弱碱性,加入3.0 g活性粉煤灰,室温下吸附30 min,对BaP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试验结果表明,该活性粉煤灰适用于处理焦化废水中有机污染物,达到了"以废治废"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对废催化剂中有价金属的回收方法及工艺进行了研究。工厂所得钴钼废催化剂的组成为:以氧化铝为载体,钴、钼的质量比分别为0.030 g/g、0.110 g/g。依据不同p H值下废催化剂所含钴和钼金属离子存在形式及价态不同、从而引起金属萃取率E有差异的原理,确定了采用酸性萃取剂PC-88A在酸性条件下萃取回收钴钼废催化剂浸取液中有价金属的工艺。重点开展Co2+的萃取回收,考察了水相p H值、萃取剂体积分数、相比(V(有机相)/V(水相))、搅拌时间、搅拌速率及萃取温度等工艺参数对萃取率的影响,确定了Co2+回收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水相p H≈4.5、萃取剂体积分数为15%、相比为3∶1、搅拌时间为30 min、搅拌速率为500 r/min、温度为24℃的条件最有利于Co2+的萃取,其萃取率高达95.78%。  相似文献   

8.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国产50个品牌80种废干电池中镍的分布及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95%的废干电池含有金属镍,其中碱性废干电池的镍主要分布在外皮(壳)和外底片,碳性废干电池主要分布在金属帽中,钮扣式废干电池分布在正极壳和负极盖.废干电池中镍的质量分数在1%~8.4%之间,平均质量分数为2.4%.废干电池的碳粉中不含镍.  相似文献   

9.
针对海天煤业井田范围内存在大量废巷问题,通过现场调研、钻孔窥视、理论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废巷的存在形式,依据废巷的特点将其归纳为完整型与冒落型两种形式。基于此研究了治理方案,提出针对完整型废巷的地面建站注浆充填工艺与针对冒落型废巷的井下移动式注浆加固工艺,并分别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注浆材料,即粉煤灰基材料与新型双液材料。工程实践表明:地面建站充填工艺治理完整型废巷效果较好,系统制浆能力可达60 m3/h,并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井下移动式治理工艺对于冒落型废巷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解决冒落区的成孔难与漏浆问题。通过对以上两种类型废巷注浆治理后,工作面推进均较为顺利,没有出现影响工作面正常生产的顶板、瓦斯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佛山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开展生活垃圾掺烧市政污泥工业试验,分析5%、10%、15%的市政污泥掺烧对电厂焚烧后固体废物中重金属和二噁英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掺烧污泥使Cd在飞灰中的分布提高了40%以上,但其他重金属的分布特征仍主要受各自沸点的影响。焚烧固废中重金属含量受污泥的引入影响普遍不显著,飞灰中Cu浸出质量浓度上升20%,Ni、Pb、Hg、Cr的浸出质量浓度波动下降;炉渣中重金属浸出质量浓度波动较大。焚烧飞灰中总二噁英含量与污泥掺烧比例成负相关,且与投料中的Cl质量分数成正相关,与S质量分数成负相关。因此,低于15%的污泥掺烧比例不会显著提升焚烧固废中污染物排放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