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区域生态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本文探讨了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和估测的方法,分析了大陆典型生态系统净第一性生产力的背景值,研究了确定自然系统最优生态承载力的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区域生态承载力,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2.
利用传统统计分析方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相结合,在ArcGIS和GeoDA等软件的支持下,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从时间、空间、关联性3个侧面对1990~2008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及演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相对差异呈持续扩大趋势,绝对差异有保持稳定的趋势,滨湖区域内部差异是区域差异的主要贡献者;区域经济在空间上表现出两极分化,东西分化和滨湖区域发展水平低的特点;根据经济空间关联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分为扩散型、极化型、低谷型和落后型4种不同类型的经济发展区域。在综合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中心、轴线发展、圈层优化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规划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依据生态学的“循环再生整体协调”,经济学的“平衡原理”,系统科学的“整体优化原则”等的一致性内核,围绕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相互发展的关系,经过对农业中出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的分析,提出在我国建立以现代科技支撑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规划理论思路,它与现有的规划理论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品牌经济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和过剩经济条件下,区域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个人与企业持久发展的基础之上。发达国家的发展现实说明.品牌企业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以品牌经济为基础上的区域经济能够有效保障个人与企业的持久发展。随着品牌竞争日益剧烈。品牌的资源配置功能日益突出。目前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更多的是从通过收费、税收和排放标准等限制角度进行实施。随着政府从资源配置参与型向资源配置干预型角色转换。要求采取新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即发挥企业的积极主动性,发展品牌经济。研究表明,晶牌经济具有追求可持续性的内在动机,能够促进物种与环境保护.以及有效就业的稳定增长。实施品牌经济战略,不仅实现当代人的发展。而且更有利于后代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生态脆弱地区的区域外部性及其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脆弱的生态环境与区域贫困是我国生态脆弱地区最本质的特征。在国家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下,生态脆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不单是其自身的问题,而是一个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区域之间关系的问题。本文在凝练我国生态脆弱地区主要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生态脆弱地区所遭遇到的区域外部性问题,即无约束条件下的消极外部性(环境影响)和限制开发条件下所产生的积极外部性(生态服务)。在国家区域协调战略下,由于区域外部性的客观存在,会使生态脆弱地区面临利益失衡,即产业限制导致的发展权力剥夺,人口迁移导致的公共服务流失和承担生态服务的成本。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生态脆弱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国家的政策取向,指出建立完善的区域生态补偿制度是其中的关键问题,并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口迁移等具体的区域生态补偿途径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6.
核心竞争力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将C.K Prahalad和G.Hamel的核心竞争能力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领域,并以珠江和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和竞争状况为例,阐述核心竞争力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意叉。文章认为如果区域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就必须识别和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区域,才可能具备持续的竞争优势,才能在动态过程中不断地为区域提供竞争能力,区域经济的发展才能保持其可持续性。文章最后提出了构建和培育区域核心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评估的能值分析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评估是当前国际生态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能值分析以能量为单位定量评估人类生态经济系统中各种生态流的可持续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尽管能值分析定量评价了自然环境资源对人类生态经济系统的贡献.克服了传统能量与经济分析方法的诸多缺憾,但在理论方法上仍存在不足之处。综合国内外区域能值分析的最新进展。能值转换率的确定、能值分析与空阃格局分析的整合、能值成本价值论与市场(使用)价值论的整合、可持续性阈值等问题将是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8.
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牧区面临加快经济发展和保障生态安全的双重重任,本文探讨了牧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路径,提出草畜平衡政策要以压缩牧民数量为核心,积极引导过剩牧民进行产业转移,鼓励牧区牧民进行联合经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要建立生态补偿基金,为生态恢复和保护提供长效资金保障。  相似文献   

9.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62,自引:2,他引:62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循环经济的理论进展和实践意义;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指出发展生态工业,推行清洁生产环境管理,培育垃圾产业是循环经济的重点;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复合产业带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自然尤其是人为因素的影响,三峡库区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农民增收缺少支撑,加上三峡工程的修建,淹没了大批肥田沃土,更加激化了人地矛盾,导致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生态承载容量减少、经济贫困化恶性循环,最终致使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严重对立,要从根本上解决库区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关键在于发展生态经济,从三峡库区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特征及其分布特点和气候、土壤条件以及资源特色出发,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要求,提出了建立由水域生态经济产业带、沿江经济支撑产业事、腹地生态农业带、高山垂直绿色产业带构成的生态经济复合产业带的构想,其中每个产业带又由若干关联性强的产业有机复合而成。还提出了发展三峡库区生态经济的具体政策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从更高、更新、更综合的高度和角度,对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系统进行了单元要素分析、结构层次分析。提出了三单元要素、三结构层次、三种发展类型的设想。这种分析尽管还是初步的、定性的、不很深刻的,但是为研究可持续发展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区域发展与环境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阐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基础上,对人的发展和安全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分析了影响可持续发展三个关键要素,指出环境管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5  
本文运用系统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对象——区域PRED系统的概念、特征、演化机制进行了剖析,并采用计算机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手段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调探与决策制定方法进行了探索,在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理论框架、可操作的研究方法等问题上提出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4.
卫星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在淮阴市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淮阴市卫星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示范研究的实践,探讨地级市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在国土规划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协调发展视角的区域发展差异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差异研究成为学术界和政府管理者关注的热点领域.长期以来学者们主要以单一经济指标或复合经济指标作为衡量因子,分析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变及差异背后的自然、社会、经济驱动机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区域发展不单是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应是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三方面的协调.基于这一理解,从可持续协调发展人手,建立了区域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表征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支持3个方面的27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了区域综合发展的测算方法,提出了综合发展指数和发展协调指数.在案例分析中运用所设计的测度方法对江苏省内县级行政单位的综合发展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长江流域区域可持续发展态势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套包括基础系统、协调系统与潜力系统在内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旨在以基础-过程-潜能为主线。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为基本要素单元,并结合外部介入因素对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利用这一指标体系.分析了世纪之交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并与沿海经济带及全国其它省区进行了比较。主要结论有:长江流域区域可持续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不符合其在国家经济开发中所处的地位;长江流域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的内部差异为流域开发带来困难与挑战,但优势互补的潜力也为实现流域资源综合开发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带来机遇。最后,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关系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人的生存空间、活动空间以及人的生存活动、社会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流来论述人地关系,并且从人的生存与发展需求的角度讨论了人地关系矛盾的内涵与外在表现,进而提出了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利用辽宁省近年来的统计数据.通过对标准差、变异系数、离差、比率、相对发展速度等参数的计算。分析了辽宁省内各地区间的区域经济差异的总体特征和空间特征。并总结了产生区域差异的三个主要因素。即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客观因素)、区域战略重点的转移(政策因素)以及各地区经济结构的差异。在此基础上.为辽宁省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区域持续发展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协调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两大主题,已引起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持续发展代表了一种新的发展战略和我们从事经济活动的新方法。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具有综合各种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的能力,为科学决策和实现区域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同时,地理信息系统为在区域持续发展中利用生态学方法、时序分析和科学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我国,区域持续发展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与政府部门的重视。应该注意到,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本文主要讨论地理信息系统对区域持续发展的作用和探讨建立区域持续发展的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20.
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为探讨中国未来区域发展模式,分析了当今世界区域发展中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分别从资源和环境的角度归纳出数种区域发展模式,并在简要分析各种发展模式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区域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