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它强调的是学生的参与,重视的是学生的体验、感受,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  相似文献   

2.
<正>《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充分体现了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征。因此,教师在进行《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时,应将教学活动置之于现实生活的背景之中,让《品德与生活》的魅力在生活中升华,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从而让品德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作为一名品德教师,我清楚地知道"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最有效的途径当然是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与体验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3.
<正>《不说话的"朋友"》是《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九课。本课教学主题是爱护公用设施,形成公德意识。教材从学生生活中使用公用设施的经验入手,使学生感受公用设施与人们"朋友"般的互助关系,接着描述了公用设施缺乏时给人带来的烦恼,通过一个真实的故事让学生感受破坏公用设施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事例很极端,但很有震撼力。最后鼓励学生去调查身边公用设施的保护情况,激励小公民们伸出双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品德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  相似文献   

4.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因此,在品德课堂上,我们要针对每个学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从身边生活实际着手,抓住"关键点",有的放矢地开展体验活动,使品德教学做到离学生"近一点""实一点"。本文将以《寸金难买寸光阴》一课的教学为例,对品德课堂的体验活动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回归生活"也是这次课程改革中最主要的(或最根本的)改革,是各门课程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21世纪世界道德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取向。在品德教学中我们更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做到有实效性、针对性。那么,我们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如何做到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呢?一、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教学的起点教学不能满足于间接的经验和虚拟的沟通,因为知识的建构有赖于既有知识和直接经验的支撑。而品德教育要将静态的文本转化为学生的体验活动,或者组织模拟活动,引导学  相似文献   

6.
徐中汇 《环境导报》2003,(17):31-31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践”、“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环境教育中,采用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有效途径。选题:学会关注环保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或者问题进行探究,把环保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使命。教师…  相似文献   

7.
<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3—6年级)》指出:"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综合实践的宗旨就是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科林N·鲍尔说:"我们全球社会所不能浪费的一种资源,就是人类的智力、创造力和想象力。"我对高年级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以"研究性学  相似文献   

8.
<正>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小学品德课程教学正在经历由知性的授受模式向活动型自主建构模式的转变。但实践中的许多体验活动都存在着"泡沫"现象,具体表现为:"偏"——目标定位有偏差,"浅"——认知活动内容肤浅,与学生年龄水平不符,"虚"——活动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闹"——体验活动表面热闹,实则无效。针对目前"高耗、低效"的品德课堂活动现状,笔者认为,要提高品德体验活动的有效性,真正实现学生"心  相似文献   

9.
课程资源是学生与课堂的信息沟通纽带,包括与教学相关的一切资源。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从儿童的社会生活出发,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的综合性课程。本文分析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阐述了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有效利用的思路,并提出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有效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诞生的一门新课程。它要求以活动促发展,让学生参与实践,大胆探究,敢于质疑,主动创造。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让学生"做""参与""实践"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的意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自主探究的方法和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地方动态     
《环境保护》2005,(11):77-78
江苏省评选环保形象大使;河南集中查处一批污染企业和失职执法人员;重庆企业环保诚信评价首批结果公布3家“失信”;陕西“十一五”目标强调遏制渭河污染[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旅游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土壤酶及微生物作用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为了探明旅游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土壤生物性状的影响,为保护土壤生态平衡,合理开发生态旅游提供理论依据,进行了旅游人为踩踏对土壤酶及微生物作用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背景区土壤的酶活性>缓冲区土壤的酶活性>活动区土壤的酶活性。背景区土壤的氨化作用强度与微生物活度>缓冲区土壤的氨化作用强度与微生物活度>活动区土壤的氨化作用强度与微生物活度,而硝化作用强度的变化则正相反。旅游显著影响了0~5cm土壤的酶活性及微生物作用强度;在5~15cm土壤和15~25cm土壤层中,背景区和缓冲区的酶活性和微生物作用强度差异不显著,而与活动区的差异显著。有机质分解相关的微生物氨化作用强度、纤维素酶活性、木聚糖酶活性、蛋白酶活性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土壤有机质的投入减少而造成,而硝化作用强度则主要与踩踏引起的土壤板结造成亚硝酸盐的积累有关,踩踏严重,硝化作用强度大。不同土壤层的微生物作用强度及酶活性强弱是:0~5cm土壤>5~15cm土壤>15~25cm土壤。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土壤微生物作用强度及酶活性受到了人为踩踏的破坏,生态系统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也受到了旅游活动的破坏。  相似文献   

13.
介绍日本地震救灾志愿者组织的早期形成和发展历程,结合日本的几次大地震归纳其志愿者活动的作用、管理、运行和发展概况。通过将我国汶川地震志愿者的救灾活动与日本的地震救灾志愿者行动进行对比,发现了我国地震救灾志愿者组织存在的问题,期望能对我国以后的地震救灾志愿者行动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活动的有关背景、进展情况和所取得的主要成效,并对进一步深人开展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活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Many plant species have evolved mutualistic associations with ants, protecting their host against detrimental influences such as herbivorous insects. Letourneau (1998) reported in the case of Piper that ants defend their plants principally against stem-boring insects and also reduce fungal infections on inflorescences. Macaranga plants that were experimentally deprived of their symbiotic Crematogaster ants suffered heavily from shoot borers and pathogenic fungi (Heil 1998). Here we report that ants seem to reduce fungal infections actively in the obligate myrmecophyte Macaranga triloba (Euphorbiaceae), while ant-free plants can be easily infected. We also found extremely low chitinase activity in Macaranga plants. The plants' own biochemical defense seems to be reduced, and low chitinase activity perhaps may represent a predisposition for the evolution of myrmecophytism. These plants are therefore highly dependent on their ants, which obviously function not only as an antiherbivore defense but also as an effective agent against fungal pathogens. Received: 5 August 1998 / Accepted in revised form: 18 November 1998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通过查找血清特异性Ig E,总结荨麻疹可能引起的病因。方法抽取患者血清,采用全自动免疫印迹仪加用吸入性及食入性过敏源特异性Ig E抗体检测试剂盒(欧蒙印迹法)来测定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 E的浓度,判断荨麻疹的病因。结果吸入性特异性Ig E检出率依次为艾蒿70.3%,蟑螂35.6%,屋尘13.4%,葎草11.1%,尘螨组合(屋尘螨/粉尘螨)11.1%,树组合(柳树/杨树/榆树)9.5%,点青霉/分支孢霉/烟曲霉/交链孢霉9.5%,普通豚草8.3%,猫毛7.1%,狗上皮2.7%;食入性特异性Ig E检出率依次为海洋鱼组合(鳕鱼/龙虾/扇贝)63.2%,蟹25.6%,花生28.1%,淡水组合(鲑鱼/鲈鱼/鲤鱼)14.2%,蛋清11.1%,牛奶11.1%,牛肉11.1%,羊肉11.1%,虾11.1%,黄豆8.3%。单种致敏原58例,占22.9%,多种致敏原(两种及两种以上)165例,占65.2%,未测出致敏原的30例,占11.8%。结论引起荨麻疹的病因复杂,吸入物和食入物皆有,且可能同时存在,吸入物以艾蒿为最多,食入物以海鲜类最多,且同一患者致敏原常为多种。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城市污水管网中有机污染物在生物代谢反应过程中的利用机制,通过运行以实际管网沉积物为底物和以人工配置沉积物为底物的不同模拟条件下的污水管网中试系统,对比分析了管网中污水与沉积物之间COD、甲烷、硝态氮和硫酸根的迁移转化特性.结果表明,污水在模拟管网中流动一周期内,污水中COD的总变化量为170.58 mg·L~(-1),其中,由沉积作用导致COD的变化量为101.53 mg·L~(-1),由生化作用导致COD的变化量为69.05 mg·L~(-1).同时,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下,管网甲烷产量为7.39 mg·L~(-1);污水中硝态氮减少量为0.33 mg·L~(-1);硫酸根减少量为21.35 mg·L~(-1),依据公式推算,在污水管网运行过程中,发酵产甲烷过程消耗的COD为32.51 mg·L~(-1);反硝化作用消耗的COD为8.04 mg·L~(-1);硫酸盐还原菌还原硫酸盐消耗的COD为6.41 mg·L~(-1).由此可知,沉积作用导致的COD变化量占COD总变化量的65.38%;生化作用导致的COD变化量占COD总变化量的34.62%,而发酵产甲烷、反硝化作用和硫酸盐还原菌还原硫酸盐这三项生化代谢作用消耗的COD共占生化作用降解COD的68.01%,该结果表明,沉积作用是污水管网中有机污染物去除的主要方式,而发酵产甲烷、反硝化作用和硫酸盐还原菌还原硫酸根是管网中生化作用去除有机污染物的重要过程.  相似文献   

19.
氟化氢对植物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人工熏气方法研究HF污染条件下大豆和菜豆叶片中4种抗氧化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它们对氟的敏感性差异很大:超氧化物歧化酶最为敏感,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非特异性过氧化物酶次之,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基本无变化,就两种供试植物而言,大豆的抗氧化酶对氟更为敏感;就植物生长阶段而言,开花期的抗氧化酶对氟的敏感性较苗期为大。在此基础上提出,氟污染环境中植物SOD、A-POD和N-POD的活性受抑与植物氟害有关。  相似文献   

20.
茂兰保护区小生境土壤微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三种植被(原生林、次生林、灌木林)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小生境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碳(BC)、微生物量氮(BN)、微生物熵(qSMBC)、基础呼吸及代谢熵(qCO2)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微生物数量、BC、BN、基础呼吸、qSMBC基本呈现石沟〉土面的趋势,qCO2则表现为土面〉石沟,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