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必须是有理想,爱学生,能为学生的成长奉献出身心,具有做好班级工作的各方面才能的人。搞好班主任工作,应着眼班级整体发展,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除开展好一些常规工作外,还应做到以下几点。一、细节造就习惯"爱孩子,就要为孩子的一生着想;爱孩子,就要为孩子的一生奠基。"我深信: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成命运,引导学生把握自己的命运,就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培养良好的习惯就必须从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抓起,这是培养习惯的着力点,也是培养学生的落脚点。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品德习惯、团结友  相似文献   

2.
如何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规定?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在实际教学中有意识地把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主渠道,通过推进校园读书活动,构建书香班级;家校携手,倡导家庭读书活动,塑造书香家庭;专业引领,提供读书展示平台,培养阅读之星。多渠道并进,以读书为纽带,将学校、家庭、社区聚合成一艘"读书航母",让读书成为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孩子奠定一生发展的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幼儿阶段是人之初始,一切都正是打基础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可塑性强,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抓住这一教育时机,会使孩子终生受益。教育实践表明,3到6岁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黄金期,幼儿园教育担负着重要责任,应从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社交习惯、道德行为习惯等方面来给予儿童引导,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4.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会陪伴人的一生。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从细微之处抓起,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5.
养习惯美德,树文明新风,以成为当今时代最强音。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成为学校工作的主旋律。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什么是教育,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相似文献   

6.
培根曾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培养良好的习惯可以使人凭借习惯的力量更好的工作、学习。就教学而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是教师必须着手去做的,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面对刚刚开始接触语文学习的小学生,必须要培养其良好的语文习惯,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语文学习受益,更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7.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培养学生哪些习惯呢本文将做出探究。  相似文献   

8.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可见,在幼儿期培养倾听习惯尤为重要,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有技巧、有方法、有理有据地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能力。因此,我们在幼儿平日的活动中,要运用多种形式将倾听习惯融于各项活动之中。曾有一句名言":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才能化为幼儿自身的素质,  相似文献   

9.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并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进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中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探究一二。  相似文献   

10.
<正>习惯对人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好习惯会使人终生受益,坏习惯会使人贻害终生。而3~6岁正是幼儿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培养幼儿的生活、卫生、学习等良好的习惯,是十分重要的。我园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组织教师边学习边实践,逐渐摸索到一些习惯培养的有效方法。概括总结如下:一、形成幼儿的正确认识幼儿有极强的可塑性,最易接受新事物。所以,习惯的培养对幼儿来讲,不是件难事。首先重要的是让孩子懂得怎样去做,怎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