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污染物排放强度反映单位新创造经济价值的环境负荷大小.运用均方差赋权法对苏州市各地区的工业废水量、工业化学需氧量、工业氨氮、工业二氧化硫、工业氮氧化物、工业烟(粉)尘等6种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六种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综合评价的全市平均水平为15.08.然后分别计算各地区的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低潜力,结果表明,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减排潜力存在区域间差异.最后提出促进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低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如何减缓中国的土壤酸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从2005年开始,中国就开始控制电厂和其他一些工业污染源排放的含硫污染物,特别是二氧化硫的排放.估计到2010年,二氧化硫的排放将减少10%.严格控制其排放是因为二氧化硫是导致酸雨和土壤酸化的一个重要诱因.但是,  相似文献   

3.
二氧化硫、烟尘的排放 中国大气环境污染以煤烟型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烟尘和氮氧化物等.这与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密切相关,根据《中国环境年鉴2005》公布的统计数据,2004年全国燃煤电厂排放二氧化硫929.3万吨,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1.2%,占工业排放总量的49.1%,相对于2000年排放的720万吨,增长了29.1%.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城市化与工业污染排放相关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江苏省1990-2005年5类污染物排放指标,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江苏省城市化与工业污染物排放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人均工业废水、废气、二氧化硫、烟尘排放量与城市化水平具有Granger因果关系,且因果关系的存在受滞后期影响;各类排放指标对城市化水平提高冲击的响应不同,人均工业废水、废气、二氧化硫排放呈增加趋势,人均工业烟尘排放呈下降趋势;工业废水和废气排放控制将成为江苏省快速城市化时期污染控制的主要工作;江苏省正大力推进源控制到多方位全过程控制的转变,保证持续有效性是下一步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污染物排放强度反映了单位新创造经济价值的环境负荷大小。运用均方差赋权法对连云港市各县区的工业废水量、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和工业固体废物等7种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进行了评价;然后分别将各县区污染物排放强度的最小数值作为各地区污染物排放强度目标值,计算各县区的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低潜力。结果表明,七种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综合评价的全市平均水平为1.30,市区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比县域的小;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减排潜力具有显著的区域间差异与区域内差异。最后从增加环境保护投资、改善能源使用结构、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低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重点环保城市二氧化硫扩散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高、中、低架源排放污染物与地面环境质量的关系和《全国污染物排放申报登记》数据分析得出的每年各环保重点城市由高、中、低烟囱排放的二氧化硫,以及由1996年度《全国环境质量报告书》中给出的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得出每个城市的年平均扩散系数。依据各城市的年平均扩散系数计算结果,将各城市划为不利于污染物扩散、较不利于污染物扩散、较利于污染物扩散和利于污染物扩散的4种类型,本方法在制订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方案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11月21日,国家环保总局公布2006年上半年及第三季度我国环境质量以及主要污染物排放状况。监测分析结论表明,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及第三季度我国环境质量状况变化不大,局部污染严重,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攀升。工业废水排放量同比增长2.4%;COD同比增长3.7%;二氧化硫同比增长4.2%。工业污染物排放量攀升的原因在于GDP增速过快,结构性污染依然突出,建设项目配套治理设施建设滞后。环保总局公布2006年上半年及第三季度我国环境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掌握区域内各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情况,了解主要污染物产生、排放和处理情况,曹县开展了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摸清了曹县工业废气污染源的分布、数量及排放情况。根据企业生产原料、废气排放量等情况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和颗粒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排放的废气含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较多,造纸和纸制品业排放的废气中有机废气较多。废气污染物治理过程氮氧化物的去除效率最低,由此提出区域废气治理的应对措施和策略,为区域大气污染物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搜索     
《环境》2006,(9)
事件全国两项排污总量双双增长8月30日,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发革委联合公布了2006年上半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两项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数据显示,2006年上半年,全国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689.6万吨,同比增长3.7%;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274.6万吨,同比增长4.2%。据了解,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能源消耗总量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等造成的。我国初步建立国家环保标准体系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司长赵英民近日透露,“十五”期间,国家环保总局共制定并发布包括《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削减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已成为当前全国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 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的《2006年上半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公报》指出,今年上半年,全国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两项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同程度地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1.
一、大气环境状况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是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炭.据估算,全国年排人大气中的烟尘和工业粉尘2800万吨左右,其中,燃煤排放的烟尘2230万吨,工业粉尘570万吨.在2230万吨烟尘中,燃煤电厂排放的烟尘1000万吨,工业锅炉排气的烟尘800万吨,工业窑炉和铁路机车排放的烟尘300万吨,其他燃煤排放的烟尘130万吨.在570万吨工业粉尘中,水泥工业排尘470万吨,冶金排尘100万吨.全国排放二氧化硫1300~1800万吨,其中燃料燃烧排出的二  相似文献   

12.
郭遵琪 《环境保护》2013,41(1):54-55
工业是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重点领域。改革开放后,我国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同时,工业废气排放量也逐年上升,致使大气环境恶化,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矛盾日益突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化仍将继续快速推进,工业将面临资源大量消耗、污染物排放持续增加的压力。日益突出的粉尘和烟尘污染带来的环境污染,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也已严重制约着我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提高空气环境质量,是改善民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工业烟气除尘行业发展状况工业烟气污染状况与危害焦化、钢铁、化工、水泥、火  相似文献   

13.
朱法华  黄东  王圣 《环境保护》2013,41(8):26-28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却也伴随着资源、能源的高消耗和污染物的高排放。大气环境质量虽有所好转,但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依然很高,尤其是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一次污染物排放的基础上,通过光化学反应,大气氧化性增强后生成的二次污染物,已成为影响环  相似文献   

14.
在法国,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烟尘是主要的空气污染物,占空气总污染物的95%。其中,70%的二氧化硫污染是固定燃烧设备造成的,10%是由汽车排放的;而汽车排放的一氧化碳非常多,占一氧化碳污染的80%,剩下的20%是由固定燃烧锅炉造成的;固定燃烧锅炉造成的氮氧化物污染很多,占60%以上,  相似文献   

15.
水泥行业非常规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也  邢长城  吕栋  朱天乐 《环境工程》2015,33(7):101-104
水泥行业不仅大量排放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常规污染物,也是重金属、多环芳烃、二恶英等非常规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源。随着水泥窑危险废物协同处置技术的推广,可能引起的非常规污染物更加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总结了水泥行业非常规污染物的来源与危害,并对国内外水泥行业非常规污染物的排放标准、研究现状及控制技术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其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2000年我国污染物排放总量总体上控制在1995年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九五”期间将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总量控制的分解原则是到2000年总体上控制在1995年的排放水平;国家重点控制地区和流域要有所削减;东部发达地区在1995年基础上有所削减,中部地区持平,西部地区略有增长,但控制在10%。 日前,在西安市召开的全国“九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会议上,初步确定污染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为12项,即大气污染物指标有烟尘、工业粉尘、二氧化硫排放量;废水污染物指标有化学需氧量、石油类、氰化物、砷、汞、铅、镉、六价铬排放量:固体废物指标为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区域特征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以我国2012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和工业固体废物等6种主要污染物的综合排放量与工业排放量数据为依据,应用层次分析赋权方法,测算了不同省份的综合污染值,对我国的污染物综合排放情况进行了评价分析。并与2005年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出了我国在污染物排放、治理方面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针对我国不同区域的地域、经济、产业等特征要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事件     
《环境》2015,(10)
<正>上半年中国四项污染物排放大幅下降环境保护部9月6日公布,2015年上半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污染物排放总量均较大幅度下降。其中,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1138.3万吨,同比下降2.90%;氨氮排放总量118.6万吨,同比下降3.18%;二氧化硫排放总量989.1万吨,同比下降4.63%;氮氧化物排放总量1002.8万吨,同比下降8.80%。  相似文献   

19.
炼铜厂排放的烟气是含百分量较大的二氧化硫,这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波兰什切青综合工科大学研究人员设计一种新的净化烟气方法,研究用回收来的二氧化硫生产硫酸铜。硫酸铜在化肥工业、农业、电镀工业、园林处理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  相似文献   

20.
冯彤  赵红艳  张强 《环境科学学报》2017,37(4):1209-1215
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是贸易隐含污染物排放转移的主要驱动因素,排放转移的出现将排放责任的研究从生产者视角贡献逐渐引向了消费者视角贡献.合理的排放责任界定成为区域减排的重要参考.本研究利用多区域环境投入产出模型,以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为载体,详细分析了2007年全球各地区基于生产者视角、生产链末端视角、消费者视角、考量区域减排努力的改进的消费者视角的大气污染物排放贡献,并对各个视角下的区域排放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西欧、北美、日澳新等地区生产者、生产链末端、消费者视角的排放依次升高,而南亚、东亚地区的排放依次减小.大量的二氧化硫排放从西欧、北美随着国际贸易供应链转移到东亚地区.全球各地区二氧化硫排放强度的差异和全球贸易导致的生产格局的变化均为排放转移的原因.本研究是贸易引致环境问题研究的重要补充,为区域乃至全球从贸易角度降低区域大气污染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