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为验证采用生化组合工艺处理煤化工废水可行性,采用"水解+A~2O生化+混凝沉淀+臭氧催化氧化+生化"组合工艺处理煤气化废水,系统出水COD≤60.00 mg/L,氨氮≤3 mg/L。通过试验确定工艺设计参数:生化处理工艺总水力停留时间90.66小时;生化处理运行负荷1.23 kg COD/m~3·d;臭氧投加量40.00 mg/L;PAC药剂投加量为400 mg/L。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模拟反渗透膜生产废水水质,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生化与臭氧/生物炭组合工艺处理该含DMF的废水。实验结果显示在模拟废水COD浓度为12500 mg/L的情况下,生化出水COD稳定在2500mg/L左右,COD去除率达到85%左右。含DMF的废水在60℃的条件下,通过投加Na OH至p H=13碱解对含有DMF的废水预处理之后,使混合废水COD下降至6000mg/L左右,生化出水COD在600mg/L以下,去除率高达90%,再通过臭氧/生物炭深度处理去除COD、色度、SS等,最终出水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臭氧-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港口化学品洗舱废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臭氧-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对广东某港口化学品废水进行处理。针对此类废水COD高、水质变化大、成分复杂的特点,探讨了废水的初始pH、臭氧投加量和催化剂等因素对臭氧氧化的影响,臭氧对废水可生化性的改善情况、不同曝气生物滤池停留时间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进水化学需氧量(COD)约1700mg/L,在臭氧投加量538~716mg/L,BAF水力停留时间30h的情况下,经组合工艺处理后出水COD低于250mg/L,处理后废水达到排放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废水接纳标准。  相似文献   

4.
生化尾水污染物浓度较低,可生化性差,采用生物处理效果较差。本研究的目的是针对山东某工业园区COD浓度在100~150 mg/L的生化尾水出水,对其进行深度处理使COD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排放要求。试验采用臭氧预氧化强化活性焦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方法,考察臭氧预处理对废水水质及后续活性焦曝气生物滤池的强化作用,确定臭氧的最佳投加量,验证臭氧/活性焦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生化尾水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经过50个完整周期的连续运行,臭氧预处理的最佳投加量为20 mg/L,滤池空床停留时间8 h,进水负荷为0.11 kg/(m3·d),臭氧/活性焦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出水COD稳定在50 mg/L以内,NH3-N浓度低于5 mg/L,出水基本无色,浊度低于10 NTU,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采用臭氧催化剂联合处理养猪场废水,通过试验得到最佳工艺参数。在最佳试验条件下,进水COD为9500 mg/L,氨氮为1488 mg/L,经处理后出水COD平均去除率为96.1%,氨氮去除率为95%,各项主要指标可达GB18596-2001畜禽业养殖污染物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
某染料厂采用微电解-H/O-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染料废水。工程设计规模为高浓度有机废水30 m3/d、低浓度有机废水70 m3/d,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良好,出水ρ(COD)≤100 mg/L,ρ(苯胺)≤1 mg/L,色度≤50倍,ρ(氨氮)≤15 mg/L,pH为6~9,达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7.
采用臭氧-膜式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对某工业园印染废水二级生化处理出水进行了深度处理,达到企业回用水要求。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低于100 mg/L、色度为40倍的条件下,当臭氧投加量为15~20 mg/L、MBR的水力停留时间为4~6 h、气水比为15∶1时,出水COD<40 mg/L、色度为2倍,出水水质可满足企业对回用水的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8.
采用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工艺深度处理化工废水二级生化出水,探索负载不同活性组分的活性炭催化剂及该工艺处理化工废水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85~110 mg/L,臭氧投加量为60 mg/L,催化剂投加量为200 mg/L Cr时,臭氧氧化、ACCA-1、ACCA-2和ACCA-3催化臭氧氧化对出水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2.46%、32.7%、40.5%和35.7%,3种催化剂均可强化臭氧氧化效果。活性炭催化剂能提高臭氧利用率,叔丁醇对ACCA-2抑制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成品油库含油污水处理后COD不达标的问题,搭建臭氧催化氧化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臭氧催化氧化法深度处理成品油库含油污水的处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臭氧催化剂用量为100 g/L污水、臭氧投加量0.3 L/min、废水p H 8.0、反应时间100 min的优化工艺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88.0%;处理后出水COD降至89 mg/L,满足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一级标准COD≤100 mg/L的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影响臭氧氧化工艺运行效果的因素并优化其运行参数,介绍了臭氧氧化工艺的处理机制,基于文献分析了环境条件、臭氧投加量、臭氧接触时间对臭氧氧化效果的影响,明确了最佳臭氧投加量与最佳接触时间。分析表明:温度的上升能够提高臭氧消耗率和反应速率,但对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较小;最理想的反应pH为7;臭氧最佳投加量的范围约为O3/COD=0.13~0.25或O3/TOC=0.5~1.2;当二级出水TOC12 mg/L时,最佳臭氧接触时间为4~5 min;当二级出水TOC12 mg/L时,最佳臭氧接触时间为10~15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