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好坏对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非常直观的影响,大气环境质量差的城市也必然不会赢得居民的喜欢和爱戴,城市的发展实力将也会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针对当前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污染源众多的情况,本文将对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保护方法提出具体的讨论和阐述。  相似文献   

2.
在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中,其中重要的一项是估算不同气象条件下与设计方案的地面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绘制评价区域的浓度等值线。为了查明微观影响,必须计算大气质量水平与适用的大气质量标准进行比较。由于排气筒数量多,有无组织排放源共存,气象条件复杂以及排放多种大气污染物等一系列原因,应考虑的计算参数是非常多的。例如在我参加的“锦州炼油厂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及引进润滑油添加剂工程大气环境质量预断评价”工作中,需要计算各种气象条件下十三个排气筒和与之共存的无组织排放源在下风向上25个点的迭加。在每一点上需进行几次综合运算,这样大量的计算使用计算器来进行是不可想像的。首先要确定各个排气筒的有效高度 He=H+△H 当烟气热释放率Q_h≥500Kcal/s,且烟气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T≥35K时,△H采用下式计算: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合理地制定牡丹江市总量控制目标和控制战略,使有限的大气环境容量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促进牡丹江市大气污染物排污许可制度的落实,为“十一五”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提供技术支持,对牡丹江市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大气污染源、气象条件及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分析,并对目前常用的容量测算模型进行了比较,结合牡丹江市的实际情况,认为A-P值法为目前牡丹江市大气环境容量测算的适用模型,并对牡丹江市大气环境容量进行了研究,为牡丹江市合理管理和利用大气环境容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面临21世纪的到来 ,人们不但关注物质生活水平的变化 ,而且也深深关注周围生存环境的变化 ,希望每天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喝到干净的水。例如我国很多大中型城市相继发布了城市空气质量周报、日报 ,个别发达城市正准备发布城市水质量周报、日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大气污染呈上升趋势 ,这其中社会环境对大气质量的影响是肯定的 ,但自然环境对大气质量的影响不可不考虑。一个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状况不仅取决于污染物的总排放量 ,而且受该地区环境本底状况的影响 ,地区的气象条件 ,特别是为该地区地理条件所决定的局部气象条件所制约…  相似文献   

5.
大气环境容量,是指在一个特定区域内、一定的气象条件、一定的自然边界条件及一定的排放源结构条件下,在满足该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前提下,所允许的区域大气污染物的最大排放量。本文利用A值法,根据海南省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及功能区环境质量目标,各工业区面积,大气污染物排放背景值等计算参数,通过对大气环境质量、环境容量及排污总量相关性分析,得出海南省的剩余环境容量,说明海南省在满足总量控制的基础上,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总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石家庄水泥产业集中度相对较低,产能过剩,生产管理和污染控制水平相对落后,颗粒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问题一直相对突出。随着空气质量新标准的实施,石家庄市空气质量总体达到二级标准限值难度较大,尤其是在人为污染源活动频繁以及气象条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冬季,九成多天数出现污染物超标情况。因此,如何对石家庄市水泥行业污染物排放进行治理,使得大气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并逐步改善,避免严重的区域性空气污染,成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大气环境污染控制工作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7.
本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将围绕生态城市建设这一主体展开。从闵行区的水体、大气、噪声等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和发展趋势,阐述了创建生态城区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8.
沈阳市降尘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昕  蔺昕 《环境保护科学》2009,35(6):1-3,58
大气中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存在直接危害,对其分布特征和来源开展研究可为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对沈阳市1997~2006年间大气降尘布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沈阳市降尘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采暖期降尘量高于非采暖期;沈阳市各城区降尘量大小顺序为:于洪区>沈河区>和平区>大东区>铁西区>东陵区>皇姑区;对比同期环境质量公报与气象数据,燃煤和区域气象条件是影响沈阳市降尘的重要内在和外来因素。  相似文献   

9.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编制技术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和执行要求。标准提出了一个污染源必须同时遵守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三项限制指标。以众多企业的排放数据和“最佳实用治理技术”为依据制定排放浓度限值;以环境质量要求和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中性气象条件为依据,经计算后确定排放速率限值;以污染源周界环境空气浓度达到质量标准要求确定无组织排放限值。经过一定范围的调查检验后,表明该标准具有基本适宜的宽严程度。  相似文献   

10.
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要素,大气污染是影响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的主要危害因素之一,而大气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则一直是影响城市环境质量的首要污染物[1]。大气颗粒物是影响大气环境质量、造成大气污染的一大重要因素。大气颗粒物对我们的危害极大,为此对大气颗粒物的源解析就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当下用的比较广泛的几种源解析技术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