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孟婷婷  刘金宝  董浩  王博  张国剑 《环境工程》2022,40(12):217-223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威胁城市生态环境的关键问题,为探究城市绿地不同管理措施下土壤修复效果,以城市不同管理措施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复垦土地不同管理措施土壤中的Cr、Ni、Cu、Zn、As、Cd、Pb含量,并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地质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定量分析了不同管理方式下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程度。结果表明:1)不同管理方式下土壤中Cr、Ni、Cu、Zn、As、Cd、Pb含量均高于陕西省背景值,不同管理方式下土壤重金属含量顺序为自然生长>灌溉>施肥;2)各重金属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的变化趋势为逐渐减小或先减小后增加,且在20~40 cm深度取得最小值;3)Cd是造成该地区生态风险的主要元素,为轻污染,且是污染程度最高的元素。灌溉和施肥措施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效果优于自然生长,合理布设城市绿地措施有利于城市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大台煤矿区表层土壤的取样调查,分析了矿区土壤中Pb、Cr、Cd、Zn、As、Cu和Hg的重金属含量、土壤的理化性质以及重金属在土壤垂向上的分布特征,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的方法对矿区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矿区土壤的平均pH为7.40,呈弱碱性,有机质百分含量较多,平均为11.23%;土壤中As、Cd、Cr、Cu、Hg、Pb和Zn平均含量分别为7.39、0.31、68.29、29.68、0.21、38.65和94.67 mg/kg;重金属的含量具有自地表向地下减少的趋势,其中As、Cd、Zn、Cr元素地下20cm处至40 cm处元素含量急剧下降;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250.43,生态风险达到中等。以北京市土壤背景值为标准得出土壤中这7种重金属的综合污染程度已经达到中度污染,其中以Hg元素积累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南京公园降尘中重金属污染水平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王呈  钱新  李慧明  孙一轩  王金花 《环境科学》2016,37(5):1662-1669
分析了南京10个公园大气降尘中重金属As、Cd、Cr、Cu、Ni、Pb和Zn的含量,利用地积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美国EPA健康风险评价方法进行重金属污染水平、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的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污染水平较高的有燕子矶公园、大桥公园和莫愁湖公园.与其他部分城市如长春、武汉和北京相比,南京市公园降尘中的重金属含量偏高.地积累指数评价结果表明,Pb处于中度污染水平,Zn和Cu均处于中度至严重污染水平,而Cd处于严重至极度污染水平.Cd的生态风险水平为很强生态风险.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各重金属均不存在非致癌风险.Cd、Cr和Ni均不存在致癌风险(风险值10~(-6)),As的致癌风险在10~(-6)~10~(-4)之间,存在一定的致癌风险,但是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属公园土壤重金属分布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0年对北京市属公园中的陶然亭公园、玉渊潭公园、颐和园和香山公园4个公园土壤的Pb、Zn、Cu、Cr、Mn等5种重金属进行了调查分析。并采用单项、综合污染评价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市属公园土壤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因子为Pb,其次为Cu和Zn,Cr和Mn的污染较小。不同公园重金属污染由重到轻的顺序依次为:颐和园、陶然亭公园、玉渊潭公园、香山公园。4个公园中,颐和园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最大,为21.00,但其污染程度仍处于轻微生态风险。其他3个公园的污染程度也均在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武汉市19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土壤重金属Cd、Hg、As、Pb、Cr、Cu、Ni和Zn的时空分布特征,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分析重金属污染程度,利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重金属生态风险,通过相关性和聚类分析重金属的来源.结果表明,武汉市中心城区水源地土壤重金属的含量普遍高于远城区,同时长江干流附近的水源地土壤重金属含量普遍高于长江支流.Hg、As、Pb、Cr、Cu、Ni和Zn的单项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平均值均小于40,属于轻微风险程度.Cd的单项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平均值在80~160范围内,属于强度风险程度.武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土壤重金属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平均值为142.12,属于轻微风险水平.相关性分析表明,武汉集中式水源地土壤重金属Cu、Pb和Cr来源相似,均与交通有关;Ni、As、Cr和Cu来源相似,均与冶金生产有关;Zn、Hg和Cr来源相似,均与防腐和催化化工有关.武汉白沙洲水厂和堤角水厂周边土壤长期定点监测表明,2017年后武汉集中式水源地土壤各种重金属含量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其生态风险在未来将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6.
以中山市不同类型涉重金属企业周边土壤(0~20cm)为调查对象,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Cu、Zn、Pb、Cd、Cr、Hg和As的含量,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除Pb外其它7种元素含量超过广东省背景值,不同类型土壤环境的污染程度地积累指数评价处于无-中度污染,潜在生态危害处于强度危害程度。统计分析表明,Cr、Ni、Cu、Zn具有显著相关性,不同类型企业周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主要受Cr、Cu、Ni、Zn控制,其次是受As、Hg和Cd控制。  相似文献   

7.
青岛北站规划区原场地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朱磊  贾永刚  潘玉英 《环境科学》2013,34(9):3663-3668
污染程度确定及健康风险评价是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的前提.调查了青岛北站规划区Cu、Cr、Pb、Cd、Zn、Ni这6种重金属含量,并对重金属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以人为影响倍数来表征污染物超过背景值的程度,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法以及内梅罗指数中嵌入Igeo综合指数的新方法对土壤污染状况进行评价;最后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重金属含量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规划区土壤均有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6种重金属污染程度依次为:Cd>Cu>Ni>Pb>Cr>Zn,其中Cd达到了严重污染的程度,Cu、Ni次之,Cr、Pb、Zn污染轻微;各元素总体平均变异程度为Cd>Ni>Cr>Zn>Pb>Cu;研究区内土壤各重金属分布特征不尽相同,但总体上差异不大.土壤重金属非致癌风险大小为Cr>Pb>Cu>Ni>Cd>Zn,均小于风险阈值1;致癌风险Ni>Cd,均低于致癌风险阈值,各重金属污染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相似文献   

8.
铅锌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研究了福建省西部某铅锌矿区附近的农田(2.34 hm~2)土壤中Cd、Pb、Zn、Cu的污染状况,并探讨了4种重金属在矿区农田土壤上空间分布的变异状况。结果表明:调查区土壤Cd、Pb、Zn和Cu含量均超过福建省土壤背景值。土壤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与地累积污染指数评价结果基本一致,Cd的污染程度最严重,Pb和Zn的污染程度次之,Cu的污染程度最轻。调查区土壤重金属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为9.13,重度污染的农田数占总数的97.44%,表明调查区农田土壤受重金属综合污染严重。土壤中Cd的潜在生态危害风险较高,Pb、Zn和Cu的潜在生态危害风险很低。不同田块土壤Cd、Pb、Cu、Zn含量的变幅分别达21.5、10.6、5.8和10.8倍,表明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的高度复杂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PMF模型的垃圾焚烧厂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源解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调查垃圾焚烧厂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和来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和原子荧光光谱法(AFS)分析了厦门市某垃圾焚烧厂周边农田表层土壤(0~20 cm)中V、Cr、Mn、Fe、Co、Ni、Cu、Zn、As、Cd、Pb和Hg的含量,用Kriging插值法分析了上述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用地累积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富集因子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运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PMF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了重金属来源.结果表明,Cu、Zn、As、Cd和Hg的含量平均值分别是厦门土壤元素背景值的1.96、1.52、5.95、3.38和3.65倍.地累积指数结果表明,研究区以As污染为主,Hg和Cd污染次之;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结果表明,研究区重金属的综合污染程度为中度至重度污染;研究区表层土壤重金属富集程度较高,As、Hg、Cd和Cu有显著富集;研究区表层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较高,Hg和Cd是主要风险因子,As次之,高风险区主要位于研究区南部.研究区表层土壤重金属主要来源为垃圾焚烧、交通源、自然源和农业源的混合源以及燃煤源,贡献率分别为28.42%、27.22%、26.29%和18.07%.  相似文献   

10.
以中原油田周边农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360个土壤表层(0~20 cm)样品中As、Cd、Pb、Cu、Zn、Ni、Cr含量,基于地统计法研究了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规律,利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法解析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特征,Zn、Cr含量平均值是河南省土壤背景值的1~2倍且存在积累效应,其余重金属含量均低于河南省背景值;所有元素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属于轻微变异性,Kolmogorov-Smirnov检验结果均为显著(P0.05),呈非正态分布,该区域土壤受人类活动的轻微影响;土壤重金属存在潜在生态风险且总体处于轻微水平,Cd风险指数范围为18.1~69.6,存在轻微至强生态风险,轻微风险指数占96%,为该研究区域土壤的主要生态危害元素;土壤中Ni、Cr、Cd的含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主要受成土母质及地质活动的影响,As、Cu、Pb等重金属元素受油田开发、农业生产和当地居民生活污染等人类活动的影响;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都处于清洁范畴,仅0.3%的检测结果超过风险筛选值(GB 15618—2018);受自然积累和人类活动影响,研究区的Cr、As、Cd存在一定的潜在生态风险,但土壤环境质量总体处于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由环境共同侵权行为所致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已成为突出问题,并日趋严重.本文针对环境共同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的概念、特征、成立要件和责任承担形式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应用文献中计算压降的公式,得出压降随喉管长度变化的关系;应用WilliamLicht效率公式,得出效率及效率、压降比随喉管长度和喉管气速的变化关系。根据这些关系,得出了在给定效率下压降最小时相应的喉管直径和管长的最佳组合。该结果对于优化文丘里除尘器喉管结构设计、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鲁西平原微咸水资源的开发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西平原处于黄泛平原的尾闾地段,常受旱涝盐咸多种危害。本文分析了浅层微咸水的形成、水质及动态特征,对水质、水量进行了评价,探讨了开发利用微咸水的可能性及灌溉效益。农业上开采浅层微咸水,无疑对扩大地下水资源及促进鲁西平原水、土环境的良性循环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陇南白龙江流域河谷浅山区冬季温度分布及逆温出现的特点;阐述了逆温形成的原因及与桔树生物学特性相适应的“逆温暖层”农业气候、生态的优势;根据冬季宏观温度和山体逆温分布规律,提出了浅山“暖层”宜桔地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生态系统调节水量的价值评估 ——兴山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应用文献中计算压降的公式,得出压降随喉管长度变化的关系;应用William Licht效率公式,得出效率及效率、压降比随喉管长度和喉管气速的变化关系.根据这些关系,得出了在给定效率下压降最小时相应的喉管直径和管长的最佳组合.该结果对于优化文丘里除尘器喉管结构设计、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上游沉积物中磷含量分布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欧洲标准测试委员会框架下发展的磷含量测定法(简称SMT法)和H2SO4-HClO4消化法对黄河上游段青海玛多、甘肃西固、宁夏中卫等六处的黄河表层沉积物中无机磷(IP)、有机磷(OP)及总磷(TP)含量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IP含量范围为288.66-742.27μg.g^-1,OP含量范围为17.53-83.18μg.g^-1TP含量范围是350.52-781.44μg.g^-1;无机磷含量变化规律并不明显,有机磷的含量从青海玛多至石嘴山大致呈现降低趋势,总磷中无机磷的含量占80%以上,因此总磷的变化趋势与无机磷的相似;从TP的测定结果可知H2SO4-HClO4消化法比STM法的测定值略大些,总磷提取的较为完全,但SMT法也可用于测黄河沉积物样的的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河流枯水流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以泾、洛、渭三河流干流在陕西境内的主要控制断面为例,分析了14个时段枯水流量的概率分布特征,选定了理论分布线型,揭示了各枯水序列的时段平均流量均值、变差系数和偏态系数的变化规律,建立了推求不同频率不同时段的枯水流量的经验公式。绘制了相应的关系曲线,应用十分方便。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系统工程理论,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黄土高原旱地农业自然生态系统的土地、光、热、自然降水等各主要因子的生产潜力进行了评价。从而为开发该地区旱地农业的自然生产力潜势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还通过对旱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控制因素与非可控制因素的分析,以及从人类经济再生产行为方式等角度,对旱地自然生产力蕴藏着巨大潜势和“越穷越垦、越垦越穷”这一历史事实构成的悖论作出了科学解释,否定了“十年九旱”是旱地农业增产的主要制约因素的传统观点,为开发旱地农业资源提供了一条现实的、可供选择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产量计算及流场分布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垃圾渗滤液的来源,提出定量计算垃圾渗滤液产量的方法,考虑填埋场地考土体自身的防渗能力,提出预测填埋场地中渗滤液流场分布的有限元方法,对场地中渗滤液的流量进行预测并对可能造成的污染进行了评估,进而给出了具体的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