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邹启贤 《环境工程》2011,29(3):48-52
选择氯和紫外消毒技术对深圳滨河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进行中试研究,比较了氯、紫外消毒技术的消毒效果、持续杀毒能力、消毒安全性、消毒成本和受水质量参数影响程度五方面内容并得到相应的数据以进行横向对比。据试验结果和该污水处理厂工程实际情况,推荐采用紫外污水消毒工艺。  相似文献   

2.
严冬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11):110-112
紫外消毒技术相对于氯化法消毒,能够快速、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粪大肠杆菌,操作简单方面,无副产物生成,对周围环境和人员安全可靠,在中国许多污水处理厂都已取代氯化法消毒并广泛应用。阐述了紫外消毒和微生物光复活现象的原理,并通过大量试验来研究紫外消毒技术去除粪大肠杆菌的效果,及经紫外消毒后出水中粪大肠杆菌光复活现象对紫外消毒效果的影响,提出可采用出水避光排放、增加紫外照射剂量、延长照射时间等方法来控制微生物光复活现象。  相似文献   

3.
无锡惠山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皓  沈晓铃 《环境工程》2010,28(2):24-26
介绍了无锡惠山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根据现状确定采用絮凝沉淀+转盘过滤+紫外消毒作为三级处理工艺,设计出水达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根据厂区实际情况,设计采用一体化综合池,并着重介绍了各个处理单元设计参数和运行特点,为已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的一体化深度处理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选取假单胞杆菌、鲍曼不动杆菌以及芽孢杆菌3种耐药菌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紫外光变化对这3种耐药菌的去除效果,得出较好的紫外消毒条件,应用到实际的污水处理厂消毒过程中。结果表明,紫外消毒对3种耐药菌都有很好的灭活效果。  相似文献   

5.
2003年7月1日开始执行的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首次将粪大肠菌群数作为基本控制项目列入其中,污水处理中杀菌消毒技术的市场需求将急速上升。紫外消毒技术是上世纪90年代国际上开发的新一代大水量高科技消毒技术,属物理方法消毒。它是利用紫外C波段(波长在180~280nm)光的能量破坏水体中各种病毒和细菌及其他致病体中的DNA结构(键断裂等),使其失去活性或无法自身复制,达到去除水中致病体以及消毒的目的。上世纪70年代,紫外消毒技术开始逐步应用于污水消毒领域;上世纪90年代,由于关键技术的突破,紫外消毒技术以其高性价比在欧…  相似文献   

6.
从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成本和环境效益2个方面出发,建立了含有单位处理量建设费、单位处理量运行费、COD削减比例、氨氮削减比例4个指标的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相应指标的权重,应用欧式贴近度对污水处理厂进行综合效益的客观评价。基于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水量和出水水质特征,将辽河流域的47座污水处理厂划分为4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处理能力2万t/d以下、出水水质满足GB 18918—2002《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的污水处理厂中,A 2/O工艺优越性较为明显;在处理能力2万t/d以上、出水水质满足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的污水处理厂中,MBBR+紫外消毒工艺综合效益较高;在处理能力2万t/d以下、出水水质满足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的污水处理厂中,A 2/O工艺优越性显著;在处理能力2万t/d以上、出水水质满足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的污水处理厂中,林泡尔工艺和百乐克工艺优势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地杀灭污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必须采取污水消毒措施。目前,我国城镇集中式混合污水处理厂及医院、疗养单位分散污水处理厂,较普遍采用加氯一级净化处理工艺。即污水经过简单的过滤、沉淀后,加氯消毒排放。所使用的含氯消毒剂主要是液氯、漂白粉、次氯酸钙、次氯酸钠等。 含氯消毒剂其本身对生物就具有毒性。某些消毒剂中混有对生物有毒害的杂质,可造成环境污染。氯与污水中的某些有机化合物起反应,可生成二次污染物。上述有害物质,随消毒后的污水,排入海域、河流、湖泊等水体中,直接危害水生生物。上述污水,一旦污染了饮用水源,也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  相似文献   

8.
污水处理厂消毒技术对抗生素抗性菌的强化去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亚兰  马岑鑫  丁河舟  邱勇  李冰  王硕  李激 《环境科学》2017,38(10):4286-4292
基于消毒技术对污水处理厂出水中总异养菌(total heterotrophic bacteria,HPC)及5种抗生素抗性菌(antibiotic resistant bacteria,ARB):氨苄霉素抗性菌(AMP)、红霉素抗性菌(ERY)、四环素抗性菌(TET)、卡那霉素抗性菌(KAN)、环丙沙星抗性菌(CIP)的去除情况研究,分析消毒技术对ARB的强化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实际污水处理厂的紫外消毒对ARB去除率仅为18.2%~40.9%,且AMP含量最高;另外,消毒技术对ERY有选择性去除效果,对其他4种ARB无明显选择性去除效果(P0.05);最后结合次氯酸钠、臭氧、紫外消毒处理对COD、NH_4~+-N的去除效果,确定强化去除ARB的消毒方式中臭氧,次氯酸钠和紫外的最佳浓度和剂量依次为5.0 mg·L~(-1)、25.0 mg·L~(-1)和45.0 m J·cm~(-2),ARB去除率依次为45.5%~74.5%、66.1%~85.5%、68.6%~85.5%,另外次氯酸钠耦合紫外消毒强化去除ARB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2002年SARS爆发使人们意识到消毒的重要性,尤其是指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消毒。我国于2002年12月24日颁布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首次将微生物指标列为基本控制指标,要求城市污水必须进行消毒处理。本文通过对消毒工艺常用化学消毒剂的比较分析和加氯量计算、加氯设备选择的初步分析,以对城市污水处理消毒方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次氯酸钠消毒工艺对BOD5测定结果的影响,并对污水杀菌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表明次氯酸钠的投加,会消耗水中的微生物,并且产生消毒副产物抑制微生物生长,从而对BOD5的测定产生干扰。反应时间30min时,3.0mg/L的加氯量可以使粪大肠菌群小于800个/L,达国标要求。增加反应时间可以减少氯的使用。当次氯酸钠投加量大于5mg/L时,此时余氯含量大于1.05mg/L,BOD5受到显著抑制,应在除氯后用非稀释接种法测定。污水处理厂可以采用增加停留时间等方式改善工艺,减少次氯酸钠投加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