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环境治理,尤其是河涌和水库的水质提升,是珠三角落实广东"水十条"的重要环节之一,造成水污染的原因千差万异,即要查找点源、面源污染源,也要因地制宜,制订合适的治理方案。本文以深步水水库水质污染源调查为例,探索了湖库类水环境整治的可行方案,为同类湖库整治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为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改善水环境质量,从2016年起,东莞全面打响水污染治理攻坚战。通过不断完善管理机制,高效推进次支管网建设,积极创新治水模式,开展重污染河涌综合整治示范项目,水污染治理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百姓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得到提升。目前,全市40条重污染河涌整治示范项目水质均已基本消除黑臭,全市共建成截污管网超过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广东着力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水环境质量总体得到改善。然而由于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原因,省内部分河涌黑臭现象没有改变,水环境污染问题需引起重视。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作为经济大省的广东,近年来高度重视水环境整治工作,大力实施珠江综合整治,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成效显著,大江大河水质总体良好,85.5%的断面达到功能区水质标准。然而  相似文献   

4.
广州城区河涌水环境整治工程的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排入河涌,使广州城区河涌变成纳污通道,生态遭受严重破坏。文中详细分析了河涌水环境整治的有效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并对河涌水生态修复等谈了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5.
导致城市河涌污染和不健康的因素众多,不仅具有生态学的根源,而且还具有社会学的根源。河涌整治已经成为许多城市环境治理的重点。文章依据环境社会学的理论和人水和谐的理念,分析当前河涌整治的模式及优缺点,重点探讨政府、企业、市民、传媒等利益相关者在城市水环境污染与治理中的角色、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互动与整合,为城市河涌综合整治建立长效社会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2008年水质监测数据,对佛山市地表水、饮用水以及城市内河水质进行了全面、客观的水质评价,并分析了水环境污染的原因,为水环境管理和水污染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所谓生态修复技术就是一种清除和治理环境污染的生物工程技术,在当前城市水环境不断遭受破坏、水污染现象日趋严重的形势之下,如何在城市水环境治理中应用生物修复技术是当前急需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分析生物修复技术作用机理的前提下,对其在水环境治理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探讨,以期为水资源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马恒 《环境》2005,(9):28-31
近年来,广州市有关部门加大了对河涌的治理力度,目前已完成了30多条河涌的截污,河涌水质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为了赋予河涌个性化,打造岭南水乡特色,从河涌的截污、清淤、补水、堤岸整治、景观绿化和整体环境整治六大要素入手,广州市市政园林局组织国内外有关设计机构投标设计,“量身定做”了首批35条河涌生态景观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
陈铣成,广东省环保局污控处副处长,<珠江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起草人之一.在珠江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一年之际,本刊记者就河涌整治对其进行专访.  相似文献   

10.
西南涌属于北江下游大堤左岸的分洪河道。西南水闸重建后,通过调节西南水闸闸孔的开度,引入北江水进行河涌整治,将导致西南涌上游污染物向下游迁移,但涨潮时须关闸门,不让污染较严重的西南涌水进入北江。由于下游珠江口河水的上溯,上下游河水交汇处河水流速最小,污染物的交换能力最弱,导致污染物的最大浓度沉积。本研究将应用珠江口一维感潮河网模型,从水环境效果的角度出发,模拟分析在水环境容量较小的平、枯水期,不同的引水方案对水质的影响程度,提出最佳引水方案和河涌整治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