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探讨我国绿色金融发展面临困境的法制成因入手,认为困境成因在于:一方面,实施环境违法行为须承担的法律责任过轻,企业通过绿色金融业务分散环境风险、融资实施减排的需求不足,金融机构在拓展业务过程中对环保问题的审查易流于形式;另一方面,我国尚未有效建立环境权益交易的法律制度,缺乏"减排多则获利多"的激励机制,企业通过绿色金融业务融资减排的动力有限,金融机构发展基于环境权益的绿色融资工具缺少依托。为解决上述问题,应从严格环境法律责任和完善环境权益交易法律制度两个方面同时发力,形成"环境违法将受严惩,环境守法有利可图"的局面,实现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随着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不断深入,在宏观调控中导入绿色信贷政策,抑制"两高"企业的信贷需求,推进结构调整取得了实效。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的指引下,在健全绿色金融体系的统领下,要继续发挥绿色信贷政策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强化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环保主体意识和金融责任功能,进一步提高环境信息在监管主体间的共享以及污染主体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进一步发挥绿色信贷在培育发展新动能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制度体制推进环境管理的有效性,是改善环境质量、解决环境问题及实现绿色发展最为直接且经济有效的手段。通过规划,对现有生态环境制度体系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沈阳市制度体制改革内容,明确改革方向。设计以空间管控、生态补偿、环境监管、治理市场、绩效追责、公众参与为核心,以绿色环保产业为承接的沈阳市"6+1"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明晰政府部门责任,建立联动机制,将单项制度孤岛联系起来,以制度创新及制度体系构建推动环境管理制度改革及沈阳市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通过借鉴绿色基础设施投融资实践的国际经验,分析了绿色金融如何支持"一带一路"的建设与发展,认为各国政府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绿色金融的顶层设计;拓宽"一带一路"框架下绿色资金的投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投融资工具体系;"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的落脚点要放在绿色产业"走出去"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上;做好"一带一路"建设与发展中绿色投融资的环境风险管理;培养绿色意识和责任投资者,形成绿色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与发展的持久源泉和动力。  相似文献   

5.
绿色供应链是引导企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市场机制,国家高度重视,许多部门着力制定激励政策,一些行业和企业也积极开展绿色供应链市场实践。但是,我国绿色供应链面临着"三大不足",即市场动力不足、政府推力不足、公众引力不足;主要原因在于思想认识不统一、责任体系不明确、信息保障不充分。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三方面对策建议:一是推动相关立法,将绿色供应链纳入法治化轨道;二是明确各方责任,将绿色供应链融入治理体系;三是完善环境信息公开,为绿色供应链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借鉴国际机构、发达国家和大型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环境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现状,从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环境咨询服务企业等方面提出加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环境管理,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机制,金融机构应推进对外信贷和管理中的绿色化,企业应增强环保意识切实履行环境责任,环境咨询服务业应积极开拓"走出去"环境咨询新领域。  相似文献   

7.
环保督查制度:推动建立督政问责监管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执法能力偏弱、执法手段偏软,环境执法中信息不对称、地方政府"保护"和环保责任难落实等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环保督查制度成为破解这些问题的重要制度抓手,能为中央政府和国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地方政府开展环境保护履职监督、为加快落实地方政府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为进一步优化我国环境管理体制,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有助于推动建立起督政问责监管体系。建议应规范环保督查制度,强化督政问责内容;强化环保督查组织领导,实施监管清单制度;加强环保督查信息公开,深入推进开放式督查,从而加快推进环保督查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8.
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是践行绿色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本研究紧扣党的十九大报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关于绿色发展观的论述,阐述了绿色发展观、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概念和内涵;分析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和绿色发展的内在联系;借鉴国外经验,以浙江省长兴县铅蓄电池产业为例,论述了当前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实施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细化《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优化税收等市场化方式,推广"互联网+"铅蓄电池监管平台,加强对非法回收、冶炼企业的监管和处罚力度等推进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实施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绿色供应链和绿色金融作为行之有效的市场手段,在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环境治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多个地区和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新时代社会发展和环境管理体系建设的新阶段,绿色供应链和绿色金融的有机结合,将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达成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总结梳理了当前绿色供应链和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绿色供应链金融可以作为突破环境管理瓶颈手段的原因,创造性地提出多方参与下的绿色供应链金融新模式,为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的环境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发表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一带一路"建设要践行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在"一带一路"中发展绿色金融具有积极作用,本文从我国政府加强规范和引导、地方政府做好扶持和规划、金融机构强化对绿色产业的投融资、企业主动开展绿色转型、消费者培育形成绿色消费意识和在G20框架下如何开展绿色金融合作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动员多方力量在"一带一路"中共建绿色金融、开展国际合作、共享绿色成果。  相似文献   

11.
发展绿色金融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本文梳理了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历程,分析认为目前绿色金融的发展仍存在诸如政策制度不健全、环境风险评价能力不足、环境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问题并制约着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借鉴美国、德国、日本发展绿色金融的先进经验,指出我国可以从完善绿色金融政策制度、重视金融机构之间信息共享、提高环境风险评估能力、逐步推进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等方面促进绿色金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芮元鹏  江河 《环境保护》2016,(23):38-39
政府在环境监管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受行政资源约束等因素影响,监管能力存在局限性,亟需探索建立新的环境监管模式,保障环保事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文章认为应探索建立起政府、市场与媒体三方共同监督、协同治理的长效机制,对环境问题进行全程有效监管。建议政府应始终作为环境监管的中流砥柱,不断完善治理能力和体系的作用;市场需充分发挥激励机制,成为环境监管的价值准绳;媒体应有效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成为环境监管的良知之网。  相似文献   

13.
正发展绿色金融,是加快推动金融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提升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制度抓手。绿色金融的产品与服务是践行绿色金融发展理念的重要依托。我国通过大力推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和绿色基金市场,运用金融资本鼓励、支持和引导生态环保项目和产业的发展;通过实施绿色保险制度,运用专业化的市场评估机制,强化对企业的环境风险监管;通过发展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效推进各地区碳减排目标的落实,切实履行中国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行动中的承诺。  相似文献   

14.
建设美丽中国,保护生态安全是每个公民、每个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我国金融机构实施贷款时,大多只考虑投资回报,较少关注贷款项目的环境效益。本文对"亚行贷款甘肃特色农业暨金融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的"绿色金融"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该项目是继兴业银行实施"赤道原则"以来,国内金融业首次将中介银行作为项目实施机构(FIL模式),并为金融机构制定环境与社会管理制度(ESMS),使其将自身的业务和环保理念融合,创建了绿色金融模式,促进了企业和金融业履行环保责任,为西北生态脆弱区生态安全提供了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5.
《环境》2017,(6)
<正>村居是村级工业园区内工业企业环保准入和环境监管的第一道屏障,也是属地管理的第一责任单位,对村级工业企业的环保监管有至关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环保监管职责一般只延伸到县、镇一级,村居的环保监管职责往往比较缺失。为有效推进村级工业园整治工作,顺德通过推进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双达标"整治工作,全面建立了村居的各项环保工作制度,明确了村居环保监管的职责,将环保监管的网络体系延伸至第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16.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发展及完善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骆建华 《环境保护》2014,(20):16-19
文章对我国企业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概念、现状和发展进行了论述,提出企业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有利于排污企业治污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环保部门的监管、有利于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但是,鉴于现阶段我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存在责任转移障碍、税收障碍、融资障碍、经济风险和技术障碍,建议采取设立国家环保基金、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拓展融资渠道、实施环境保险制度、建立诚信档案制度、加快立法进程、强化政府责任等措施来进一步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全球电器电子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也是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产生大国。在绿色转型背景下,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产者责任延伸(EPR)制度在电器电子产品领域的应用实施。本研究阐述了我国基金制度的运行模式和补贴标准,介绍了EPR试点实践的进展情况。绿色消费理念的不断推广、电商直播和购物节的火爆、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为电器电子产品EPR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我国也存在着绿色消费态度-行为缺口、基金制度亟待更新调整、非正规回收处理重新盛行等问题。为此建议构建"互联网+"绿色社区,加强对居民绿色消费观念的全方位培养;调整EPR基金制度,建立利益相关者责任共担机制;尽快落实打击非法拆解专项行动,将非正规回收者整合为正规回收军,同时给正规回收处理企业适当地减税减负,创造更好的EPR制度实施环境。  相似文献   

18.
鉴于我国污染地块环境管控法规制度缺失,土壤环境监管方面基本处于空白的实际,为了加强对污染地块的风险管控,规范对污染地块的开发利用,文章从厘清污染地块监管责任、明确监管责任、建立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建立了相关的风险管控制度,以期为我国污染地块环境管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预防和处置化工企业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必须从项目建设上注重环境风险评估,科学预测评价环境污染突发性事件可能引发的环境风险,提出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防患于未然;在项目建设中落实环境风险防范设施建设,加强建设项目施工全程的环境监管,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企业要落实主体责任,加强突发污染事件的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有效的环境风险管控和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安全生产;环保、安监等职能部门要强化现场监管,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环保和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环境政策改革举措,探索出了一条有别于发达国家的绿色发展道路,形成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引领环境保护的整体思路。本文构建了政府与企业有限理性动态博弈模型,模拟了党的十八大后环境税收、环保垂改和加强公众监督、环保激励三类政策的改革对企业绿色发展行为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三类政策均可大幅提高环境保护约束能力,且政策联合应用取得了激励相容的效果,协同促进了企业绿色发展行为。为了更好地服务美丽中国建设,本文建议我国后续环境政策改革应增大污染处罚力度引导全程减量减害,健全长效防控机制提升环境监管能力,拓展环保激励手段激发绿色发展动能,加强环保顶层设计发挥政策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