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氨水作为还原剂,在日产5kt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分解炉上进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工艺的工业性试验研究。在氨水质量分数为13.0%、喷入点温度为894℃、n(NH3)∶n(NOx)为1.2、雾化压力为0.35MPa的条件下,NOx去除率最高,为72.8%,剩余NOx质量浓度为196mg/m3,剩余NH3质量浓度小于0.9mg/m3,远低于《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中限定的NOx和NH3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2.
仝明 《化工环保》2017,37(2):223-226
针对中国石化镇海炼化乙烯动力锅炉烟气的特点,进行烟气模拟,采用臭氧氧化—钙法吸收同时脱硫脱硝工艺处理模拟烟气。实验对比了单独脱硫和脱硝过程与同时脱硫脱硝工艺的脱硫、脱硝效果,探究了烟气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臭氧投加量和烟气含氧量对SO2去除率和NOx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O2和NO的共存可促进污染物的去除;烟气停留时间延长,SO2去除率提高,NOx去除率先升高后降低;臭氧与NO摩尔比增加,NOx去除率提高,SO2去除率略有降低。综合考虑选择烟气停留时间3.4 s,烟气含氧量12%(φ),臭氧与NO摩尔比0.7,在此工艺条件下反应70 min,NOx去除率为73.8%,SO2去除率为74.1%。  相似文献   

3.
魏颖  仝纪龙  潘峰  王鹏波  汪健 《化工环保》2013,33(6):540-544
石化企业的酸性水汽提装置、酸性干气脱硫装置和硫磺回收装置统称为#x0201c;两酸#x0201d;装置。对#x0201c;两酸#x0201d;装置所采用的工艺流程进行详细分析,得出#x0201c;两酸#x0201d;装置的有组织排放大气污染物主要为SO2和NOx,无组织排放大气污染物主要为H2S、NH3、有机硫化物和烃类。无组织排放源集中在各单元反应器、储罐和酸性气管线。针对无组织排放源,从防止逸散和恶臭治理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并比较了溶剂吸收法、燃烧法、湿法化学吸收法等目前常用的恶臭治理技术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采用臭氧氧化—湿式钙法吸收工艺对模拟烟气进行同时脱硫脱硝处理。O3于150 ℃下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可将NO氧化为高价态氮氧化物,且NO氧化率随n(O3)∶n(NO)的增大而逐渐提高。烟气中SO2和H2O的存在对NO氧化率的影响不大。O3对SO2的氧化率较低,约为5%。3%(w)石灰石浆液对SO2的吸收率接近100%,NOx吸收率随n(O3)∶n(NO)的增大而逐渐提高,当n(O3)∶n(NO)为1.6时NOx吸收率可达约65%。SO2能促进吸收液对NOx的脱除。石灰石浆液中加入0.2%(w)的(NH42SO3或Na2SO3后NOx吸收率可达约85%或82%,且吸收率随添加剂加入量的增加而提高,添加(NH42SO3的NOx吸收率略高于添加Na2SO3。  相似文献   

5.
乔斌  温高  张子敬  张宏 《化工环保》2013,33(1):87-89
建立了以铬黑T为指示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反滴定过量BaCl2的碱式硫酸铝溶液中SO42-的测定方法。实验确定的操作条件为:待测试样稀释后ρ(SO42-)为0.025 ~0.100 g/L,BaCl2过量率为25%~100%,并且在加入BaCl2前将试样煮沸,三乙醇胺加入量为0.10 L/L。该法回收率在98.90%~100.7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测定方法准确,可靠,且操作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6.
为准确核定石化企业火炬气NOx的排放情况,采用模拟火炬燃烧装置对现场采集的不同种类火炬气进行燃烧,取得了燃烧温度及NOx排放数据。实验结果表明:火炬气的燃烧温度及燃烧烟气中的NOx质量浓度与火炬气组分中H2的体积分数呈正相关;兰炭荒煤气、煤甲醇合成驰放气、合成氨变换气和合成氨合成解析气的燃烧温度分别为410,430,560,650℃。通过计算得到4种火炬气的NOx排放系数分别为:合成氨合成解析气0.3154~0.5406kg/t,煤甲醇合成驰放气0.1245~0.2263kg/t,合成氨变换气0.0591~0.0813kg/t,兰炭荒煤气0.0801~0.1762kg/t。  相似文献   

7.
黄文凤  孙冬  章慧  郭家秀 《化工环保》2021,40(6):675-678
介绍了某电解锰企业锰渣煅烧含高浓度SO2烟气的资源化处理路线,阐述了氧化锰矿浆烟气脱硫制MnSO4技术的工艺设计。该烟气脱硫制MnSO4装置运行稳定,尾气中SO2质量浓度为32.1~51.9 mg/m3,达到排放设计要求,脱硫装置产生的MnSO4浆液中Mn2+质量浓度为(40±1)g/L,连二硫酸锰质量浓度小于5 g/L,满足电解锰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8.
赵毅  惠尉添 《化工环保》2012,40(3):225-231
针对燃煤烟气中SO2、NOx和重金属Hg等污染物,可将多个单一污染物控制系统串联进行脱除,但存在系统庞杂、运行成本高等问题,因此开发经济高效的一体化脱除技术十分必要。液相催化氧化法能够在液相中对多污染物进行联合脱除。根据使用氧化剂的不同,对不同的液相催化氧化法进行了详细论述,包括H2O2氧化法、次氯酸盐及亚氯酸盐氧化法、过二硫酸盐和过一硫酸氢盐氧化法等,总结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氯化铜、纳米γ-Fe2O3和硫脲为原材料,乙二醇为溶剂,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磁性CuS/γ-Fe2O3复合光催化剂。考察了该光催化剂对刚果红染料废水的处理效果。在m(CuS):m(γ-Fe2O3)=2:1、刚果红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光催化剂投加量为0.6 g/L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刚果红去除率达96.51%。阴离子Cl-、NO3- 及SO42-对该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具有促进作用,其中SO42–的促进作用最显著。该光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活性稳定性,重复使用6次后刚果红去除率仍高达90.50 %。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电解法产生活性氯,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考察了活性氯产生量的影响因素,并对Ti/RuO2-IrO2-TiO2电极电解实际含氯废水的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增加Cl-浓度和电流密度、减少SO42-浓度和极板间距、降低电解温度的方法能够提高活性氯产生量,从而提高电极降解有机物的效果;对于Cl-浓度为0.005 mol/L、COD为49 mg/L的废水,使用Ti/RuO2-IrO2-TiO2电极,在极板间距为0.5 cm、电解温度为20 ℃、电流密度为20 mA/cm2、初始pH为8.0的条件下电解处理60 min,废水BOD5/COD值由0.04提高到0.25,COD降至24 mg/L,达到DB 11/307—2013《水污染综合排放标准》中排入地表水体污染物B类排放限值(COD≤30 mg/L)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刘海龙  赵晶  陈涛  金坦  李兴 《化工环保》2020,40(1):48-52
采用Ca(ClO)2溶液在高效反应瓶中与模拟烟气进行脱硫脱硝实验,考察了模拟烟气中SO2和NOx的去除效果,以动力学为理论基础研究了Ca(ClO)2的脱硫脱硝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模拟烟气中SO2,NO,NO2的质量浓度分别为3700,1300,820 mg/m^3及Ca(ClO)2溶液浓度为0.35 mol/L的条件下,SO2去除率达到100%,NOx去除率达到67%。脱硫过程中吸收液中的ClO-是100%脱硫率的保障。Ca^2+吸收SO2的反应速率呈现一级反应的特征。得到的脱硫产物CaSO4·2H2O达到了工业石膏的品质要求。同时脱硫脱硝时NOx和SO2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曹剑栋 《化工环保》2012,40(5):512-517
将高硫高尘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工艺应用于钢厂烧结烟气脱硝,分析了硫酸氢铵(ABS)的形成原因、影响因素及常规工艺控制,并提出了应对措施。研究结果表明,NH3、SO3和温度等是影响ABS生成的主要因素。最低连续喷氨温度应高于ABS分解温度且不低于310 ℃,可有效抑制ABS生成。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在高温烟道至反应器入口的弯头处设置导流板可保证氨气均布。采用带前馈信号的串级控制模式调节喷氨量,控制催化剂吹灰器的时间频次,可有效防止催化剂失活和堵灰。工程实践结果显示,脱硝效率不低于94.1%,NOx排放质量浓度不高于36.5 mg/Nm3,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王凡  马梦蝶  王曦  杨明  李登新 《化工环保》2021,41(2):173-178
采用微纳米气液分散体系对天然气汽车尾气中的复合污染物进行氧化脱除.实验结果表明:CH4、NO和SO2的脱除率均随着吸收液中NaC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Fe2+和Mn2+投加量的增加而先升后降,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均随着pH的增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进气CH4、NO、SO2质量浓度为429,267,571 mg/m3...  相似文献   

14.
卢衍波  王学海 《化工环保》2019,39(2):235-239
硝酸生产尾气脱硝是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领域。中国石化开发了硝酸尾气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成套技术,主要包括FN-1型蜂窝状NH_3-SCR催化剂以及SCR反应器、气体分布器等关键设备和内构件。在中国石化南化公司270 kt/a硝酸装置上的工业化应用表明,SCR脱硝装置的入口NO_x质量浓度在200~400 mg/m~3,出口NO_x质量浓度低于20 mg/m~3,NO_x去除率大于95%,逃逸氨质量浓度低于1 mg/m~3,净化效果优于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
采用自行研制的WSH-2N型蜂窝状Pt-Pd-Ce催化剂,对某企业苯胺、硝基苯等生产装置和罐区的含氮挥发性有机物(NVOCs)废气进行集中处理,考察了废气处理工业装置的运行效果。在小型装置上处理后总烃去除率大于97%,净化气总烃质量浓度小于20 mg/m~3,NO_x质量浓度小于30 mg/m~3,苯胺、硝基苯中氮转化为N2的选择性大于95%。20 000 Nm~3/h催化氧化处理装置生产运行和性能考核表明,苯化工装置和罐区VOCs废气经过催化氧化处理,非甲烷总烃去除率大于99%;净化气中非甲烷总烃质量浓度小于10 mg/m~3,苯、苯胺、硝基苯、环己烷等有机特征污染物均低于检出限,NO_x的质量浓度小于10 mg/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