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强化混凝加Fenton试剂氧化技术组合工艺研究其对含聚采油废水的处理效果。分别考察了混凝反应pH及混凝药剂投加浓度和Fenton试剂氧化反应中H2O2以及Fe2+的投加浓度对含聚采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废水的COD达到48 mg/L,SS达到9 mg/L,色度达到16倍,能够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强化混凝加Fenton试剂氧化技术组合工艺对含聚采油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某饮料厂采用"UASB+BAF"工艺处理该厂的果蔬汁饮料废水,但UASB出水中COD、SS浓度较高,不能直接作为BAF的进水。研究表明,用931型复合混凝剂对UASB出水进行强化处理后可满足后续处理要求。在931投加量为40 mg/L、PAM-投加量为1 mg/L、pH=6的条件下,混凝效果最好,出水中COD和SS分别在800mg/L以下和80 mg/L以下,去除率分别在40%和85%以上。现场运行数据表明,混凝强化处理后的出水水质稳定,完全可满足BAF进水的要求。混凝沉淀的总运行成本约0.25元/m3,运行成本合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景长勇  李敬苗  楼静  张伟  裴燏 《环境工程》2011,29(3):13-15,19
介绍了河北涉县鼎鑫煤化有限公司的焦化废水处理工程,详细论述了该工程所采用的"隔油+气浮+生化处理+脱色混凝"处理工艺,分析了DO、pH及温度等因素对运行效果的影响,并对该工程运行后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分析.运行结果显示:系统出水的COD、SS、NH3-N、挥发酚、氰化物、硫化物、石油类质量浓度分别为140,100,20,0...  相似文献   

4.
生物接触氧化+混凝沉淀工艺处理医院综合污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生物接触氧化、混凝沉淀工艺改造原处理工艺,处理中型医院综合污水,设计能力100 m3/d,处理效果显著且稳定达标。废水进水水质ρ(COD)为408~594 mg/L、ρ(SS)为211~280 mg/L;调试稳定后,出水水质ρ(COD)为12~40 mg/L、ρ(SS)为11~18 mg/L,COD、SS去除率分别为90.2%~97.9%、91.5%~96.1%,出水水质达山东省DB37/596-2006《医疗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山东孔府宴酒业有限公司废水治理工程规模为日处理废水 30 0 0吨 ,进水COD =350mg/L ,SS =2 80mg/L ,采用米曲霉发酵 +生物接触氧化 +氧化塘处理工艺 ,出水COD <1 0 0mg/L ,SS <50mg/L ,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 96)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6.
针对暴雨时市政污水的特点,通过混凝试验考察了混凝剂投加量、重辅介质投加量、投加顺序、搅拌条件和静沉时间等因素对重辅强化混凝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重辅强化混凝后污染物去除效果优于常规混凝工艺;在最优条件下,即PAC35mg/L,重辅介质300mg/L,PAM0.8mg/L,混合快搅强度300r/min(55s),絮凝慢搅强度70r/min(7min)时,SS、COD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3.3、34.7和67.9%。该法可强化混凝效果,减少混凝剂投加量,缩短水力停留时间,为拓宽暴雨时市政污水的应急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典型盐化工废水水质特征,物化处理主要采用混凝沉淀及吹脱去除硫化物及乙炔,生化处理采用水解酸化及曝气生物流化池去除NH4+-N及COD,运行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可以有效降低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含量,出水NH4+-N10 mg/L、CODCr50mg/L、BOD515 mg/L、SS50 mg/L,出水水质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运行成本为2.26元/m3。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NH4+-N和COD的有效去除,采用完全混合式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为主体工艺处理乳酸菌饮料生产废水。该工程总投资355万元,直接运行成本为1.19元/吨。运行结果表明,生化处理单元在水力总停留时间为24 h、进水COD 872~1 389mg/L、进水NH4+-N5.8~15.0 mg/L的条件下,出水COD和NH4+-N最大浓度分别为137 mg/L和3.8 mg/L,对COD和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2%和79.4%,混凝沉淀出水COD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9.
太阳能电池生产废水处理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其生产废水中因含有大量F-及酸碱物质,腐蚀性强,治理困难。采用石灰乳+CaCl2+PAC混凝沉淀工艺处理太阳能电池生产废水。工程设计规模为浓含氟废水7 m3/d、稀含氟废水200 m3/d、酸碱性废水200 m3/d、含IPA废水1 m3/d,经过3个多月的调试运行,出水中ρ(COD)≤500 mg/L,ρ(BOD5)≤300 mg/L,ρ(SS)≤400 mg/L,pH保持在6~9,ρ(F-)≤20 mg/L,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废水处理工艺紧凑,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利用混凝沉淀联用微电解氧化法对煤气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采用聚合硫酸铁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进行混凝实验,混凝后出水采用强化微电解法进一步除去有机物和色度等。实验结果表明混凝实验最佳pH值为6.50,聚合硫酸铁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投加浓度分别为300 mg/L和1~3 mg/L,混凝沉淀可以使COD由650.0 mg/L降到209.9 mg/L,平均去除率约67.7%;混凝处理后调节pH值为3.05,Poten MEF-1403填料100 g/L、投加H2O2浓度为100 mg/L、反应105 min后,COD可以降到90.9 mg/L,综合去除率达86.0%,色度由400倍降到6倍,去除率达98.5%,UV254去除率为94.3%。混凝沉淀和强化微电解法组合工艺可以有效的应用于煤气化废水的深度处理,经处理后废水主要指标完全可以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