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煤炭是现在和将来世界的主要能源 20世纪最后一段时间里,人类的能源需求,将对世界天然矿物资源产生深远的影响。全球可燃矿物总储量中,固体燃料占93%,石油和天然气为7%。据第12届世界能源会议预测,到2000年,煤炭和石油在一次能源构成中的比重将接近或大致相等;到2020年,煤炭在世界能源构成中的比重将超过石油,占第一位。2000年,预计世界煤炭总产量将达55亿吨,2020年将达88亿吨。 1987年5月,世界能源大会主席马塞尔·布瓦特在未来世界能源决策的报告中预测,石  相似文献   

2.
石油污染,仍是目前水体污染的主要形式之一,特别在一些港湾、沿海和世界主要油运航道附近海域以及石油炼制、开采基地邻近水域,石油污染的严重性更显得突出,世界原油年产量现已达到3×10~9吨,估计有0.2%即约6×10~6吨原油流入海洋成为水体污染源。  相似文献   

3.
生物质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振金 《福建环境》2003,20(4):64-64
地球上的能源包括化石燃料、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化石燃料有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可再生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和生物质能 ;核能是核裂变或聚变过程释放出的能量。生物质是植物或动物的生物体总称 ,其主要是由有机物组成。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以碳水化合物的形式储存起来 ,我们通过合适的方法可以把这种储存起来的太阳能转化为直接利用的能源。人们称之为“生物质能”,美国科学家又称之为“生物矿”(bio- ore)。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 ,是未来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地球上现有植物生物质存量约 1 841× 1 0 9吨…  相似文献   

4.
氧化氮和光化学氧化剂自然界中的天然氮氧化物(NO和N_2O)约为990×10~6吨/年,主要来自火山爆发和细菌的活动。人为排放的氮氧化物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排放量约为48×10~6吨/年。 NO_x和其他污染物反应后生成二次污染物,即光化学氧化剂,其主要组分是NO_x、臭氧和过氧乙酰硝酸酯。这些组分与其他许多有机污染物一起形成光化学烟雾。NO_x和光化学氧化剂与SO_2一样,  相似文献   

5.
一、概述当产生的废物量增大、处理困难或废物的利用价值高时,就应考虑减量和回收复用。从资源的观点来看,目前,我国一般废物排放的能量每日在10~(12)千卡以上。作为工业废物排放的能量也差不多与此相当,若加上废气等,由废物带走的能量估计在3~5×10~(12)千卡/日以上。如果把它换算成重油的话,就有3~5×10~5吨/日,即超过我国的石油产量。废  相似文献   

6.
<正> 能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当前,人类开发利用得最广的一次能源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这些化石燃料在转换成能量被人类利用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副产物,污染着环境。据报道,世界上每年由于一次能源转换而排入环境的毒物就有:二氧化硫10900万吨、粉尘4800万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随着人们积极开发自然资源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工业废物和生活废物日益增多,这些废物排放到环境中,给环境和人类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根据专家们初步计算,热电站燃烧液体、固体和气体燃料以及工厂加工含硫气体的结果,全世界每年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硫约1.5×10~8吨、二氧化碳8.5×10~(10)吨、一氧化碳2.0×  相似文献   

8.
环境与能源     
我国环境问题与能源结构和燃烧方式有着密切关系。在我国的能源构成中,煤炭占72.43%,石油占20.2%,天然气占2.85%,水电占4.54%。这种比例关系将维持相当长的时间。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直接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现在我国每年向大气排放污染物有4300万吨,其中粉尘2000万吨,二氧化硫1800元吨,氮氧化物的500万吨,我国是世界三个  相似文献   

9.
温室气体甲烷的人为源及其减排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任仁 《环境导报》2000,(4):42-43
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人为温室气体。国际能源局温室气体研发项目 (IEAGHG)研究了世界范围内石油和天然气工业、采煤业、固体废弃物、污水处理、反刍动物、生物量燃烧所产生的甲烷排放量 ,考察了减排甲烷的技术措施。甲烷在大气中的寿命比二氧化碳短得多 ,其人为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比例比二氧化碳大得多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估计从人为源排放的甲烷为 375× 10 6 t/a,从天然源的排放量为 160× 10 6 t/a)。估计一种温室气体相对于参比气体二氧化碳的效应指标是全球增暖潜势 (GWP)。在典型期限 10 0年内 ,甲…  相似文献   

10.
前言酸雨是目前世界面临的最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它正在不断地阻碍农业生产,同时也防碍着人类的林业和水资源的开发,它严重地影响了利用煤碳能源的前途。据美国环境保护局(EPA)的估计,美国每年因燃烧大量矿物燃料而向大气中排放出5.0×10~(10)公斤的SO_2和NO_2。这些气体变为酸后,作为雨和雪的组成成分而降落到地面。其结果(酸雨)就可能对环境产生严重的生态影响。简单地列举一些受酸雨影响的生态系统的成分,就可以看出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普遍性。它影响土壤、植物以及植物病原体的传播;改变湖泊和河流中的生物区系;加速建筑物的材料腐蚀和损坏;最终则影响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11.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3):191-199
文章基于2004-2017年中国物流业碳排放数据,从碳排放能源来源的角度,采用基尼系数收入来源分解法分析了中国物流业二氧化碳排放的地区差距及变动。研究发现:(1)样本期内,全国物流业碳排放基尼系数从0.191 9波动变化到0.240 4,地区差距有所变大,燃料油、天然气、煤油和煤炭产生的碳排放地区差距悬殊,柴油和汽油产生的碳排放地区差距较小。(2)汽油对物流业碳排放地区差距起缩减作用,燃料油和煤油起促增作用;石油对总差距贡献率占绝对优势,其中又以柴油为主,煤炭和天然气对总差距贡献率低于10%,煤炭略高于天然气。(3)物流业碳排放地区差距变动主要由石油的分配效应造成,受结构效应和交叉效应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1.清洁能源发达国家对能源——电、天然气以及一切现代文明使用的矿物燃料——的需要是引起污染的主要原因,这种污染正在使人类居住的这颗星球变暖。由于燃烧矿物燃料——煤炭、石油与天然气——产生的二氧化碳对温室效应负有60%的责任。其它的重要温室气体有CFC_s、甲烷、靠近地球表面的臭氧与一氧化二氮。但在能源生产领域里有些最有激励性的新技术已经显露出来。70年代的石油冲击激发了人们去积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当前天然气产量、分配和消费量的分析,对比了国内外工业和民用天然气消费结构的差异度,数据和实证分析表明,工业领域更适合以煤炭为能源,民用领域更适合以天然气为能源,得出不同重点领域优化当前能源结构的建议。最终提出:一是根据资源禀赋完全用天然气替代煤炭是不可能的,煤炭和天然气将长期存在是基本事实;二是城镇燃气和交通运输领域天然气和石油合理优化;三是工业发电和工业燃料领域以煤炭为主导能源,提倡煤炭的清洁化改造。  相似文献   

14.
前言 煤是美国最主要的化石燃料,占美国已探明能源贮量的75%以上。美国每年约开采十亿吨煤,85%左右用于发电,占总发电量的55%。而化石燃料中最清洁的天然气和石油的发电量分别占10%和5%。在非化石燃料中,核电占20%,水力发电约占10%,地热和其它能源的发电量在总发电量中不足1%。 然而,煤炭无一不含有大量的S、N和矿物质,在燃烧中生成SO_2、NO_x和粉尘。与天然气和石油相比,煤的能量更多地来  相似文献   

15.
<正> 1981年,美国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开创了新记录,共打了77000口井(约345.7百万英尺)。石油产量较1980年稍低——每天约为8.5百万桶,进口量续继下降(每天约为5.6百万桶)。其结果,石油进口支出下降到700亿美元。天然气的产量保持在20×10~(12)立方英尺。 昂贵的燃料价格是导致美国燃料消耗下降的主要因素。10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税律使得一些已经废弃的低产井重新生产在经济上成为可能。新的税律还使200多万全部或部分依赖矿区使用费为收入的美国人收益。明年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不会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6.
不同燃料汽车排放超细微粒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嘉松  陈达良  宁治  张镇顺  黄震 《环境科学》2006,27(12):2382-2385
利用底盘测功机和粒径范围0.015~0.7 m的扫描迁移微粒测定仪 SMPS,对柴油出租车、柴油小巴车、汽油私家车和LPG出租车进行了高低怠速和10 kmh-1到70 kmh-1不同运行工况条件下排放的超细微粒粒径分布试验研究。研究表明:不同燃料车在不同工况条件下排放的细微粒尤其是超细微粒特征呈现显著的不同。柴油车贡献更多的是粒径在30~150 nm的核模态和积聚模态微粒,LPG和汽油车贡献更多的是15~30 nm的核模态微粒。总体上,柴油车比汽油车和LPG燃料车排放更多的微粒数和微粒质量;柴油车、汽油车和LPG车排放的SMPS可测细微粒总数、总质量分别约为(0.3~3.6) 108 cm-3,0.03~0.6 gcm-3;2.3×104~1.2×107 cm-3,8×10-5~0.1 gcm-3; 8.2×103~8.8×106 cm-3, 1.7×10-5~0.09 gcm-3;对所有测试汽车,在低怠速和低行驶速度时,排放微粒数少,在高怠速和高行驶速度时,排放微粒数多。  相似文献   

17.
正能源生产与消费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推动因素。国际能源署(IEA)的统计数据显示,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为全球提供约60%的能源供应,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30亿吨,石油和天然气碳排放量达到182亿吨,占比达到55%。2021年,IEA发布《2050年净零排放:全球能源系统路线图》,指出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从现在开始就必须停止开发新的石油和天然气项目,  相似文献   

18.
<正> 一、自然资源及其利用现状地球是极大的资源贮藏库。日光、空气、水分、土地、生物、矿物及其它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人口膨胀,粮食不足、能源资源短缺,环境日益污染的今天,人们对于地球资源及其利用现状极为关切。 (一)太阳能资源:太阳能是人类能够自由利用并未受污染的能源之一,其辐射能为14×10~(20)年千卡,地球每年接受太阳能60亿千瓦小时,是世界每年消耗能量的几万倍。目前利用太阳能最好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成有机物质的碳每年达30×10~(11)  相似文献   

19.
应春豹 《环境》2002,(12):38-38
60年后煤将退出能源舞台由于石油资源行将枯竭,煤在世界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也将会逐渐增大。据1983年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12届世界能源会议估计,公元2000年,煤和石油在世界能源中各占28%左右;而到2020年时,石油占的比例将下降到25%,煤则上升到34%,再次成为世界能源的主要支柱。称为第一次能源革命的第三阶段,也就是第二次能源革命的前夜。据专家估计,全球约有煤10万亿吨(标准煤,下同)的地质储量,已探明的储量约3万亿吨,其中有开采经济价值的约6600亿吨。到2020年,世界煤耗量将达66-85亿吨;而  相似文献   

20.
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和资源,也是主要的污染源。煤炭燃料利用的不洁净使得其能源主导地位受到石油、天然气和新能源越来越大的挑战。寻求合理、高效、洁净的煤炭非燃料利用新途径应当成为煤化工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在分析了煤炭燃料利用存在问题和前景的基础上,强调煤炭非燃料利用应当成为洁净煤技术的一种主要形式,并指出煤炭非燃料利用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