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河西灌区节水农业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甘肃省河西灌区农业节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节水中存在的几个重要问题,提出了节水农业持续发展的几项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人工影响天气对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人工影响天气的概念、原理和作业方法。在论述了人工影响天气在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1)进一步重视空中水资源的开发;(2)进一步增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有效性;(3)进一步加强对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雅鲁藏布江中部流域地区是西藏农业生产的精华之地,也是西藏的“粮仓”,其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粮食的丰欠直接关系到全藏的国计民生。由于环境条件的脆弱性和耕作技术的落后等原因,使这一区域内的农业生产一直处于低谷,土地的退化,粮食产量的低下和不稳定,成为长期困扰这一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该文在分析其农业环境条件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区域农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水资源短缺条件下绿洲的垦区农业采取多种经营,发展以棉花,水果和养鹿为主的高效特色农业,同时加强工程建设,进行水资源开源节流,强化管理和对绿洲的保护,这些已成为维持绿洲稳定和促进绿洲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水资源短缺条件下,垦区农业发展采取了多种经营,发展以棉花、水果和养鹿为主的高效特色农业,同时加强工程建设,进行水资源开源节流,强化管理和对绿洲的保护,这些已成为维持绿洲稳定和促进绿洲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6.
海南省农业能值分析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应用OdumHT创立的能值分析理论和方法,对海南省农业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由于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环境资源对农业的贡献很大,环境资源能值占能和率的30%,高于全国平均值;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神农架建设绿色食品基地的自然优势条件和农业资源特点,提出了发展山区、河谷、城镇基地,创建名牌资源品种的建设方针。  相似文献   

8.
4种农药对土壤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郭明  陈红军  王春蕾 《环境化学》2000,19(6):523-527
通过天王星、功夫、久效磷、氧化乐果4种农药对土壤脱氢酶活性的抑制性进行试验,确认了实验条件的影响因素,同时分析了不同农药用量、不同土样用量及不同培养时间对脱氢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4种农药在不同情况下对脱氢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表明了在本地区特有的农业环境条件下,农用化学物质可能会影响和破坏农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污水灌溉对菜地土壤和蔬菜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广州农业用水的状况与蔬菜产品的质量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为进一步改善和优化广州蔬菜种植区的环境条件,同时也为工业发达地区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方面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陈筱 《农村生态环境》1999,15(4):32-33,36
分析了神农架建设绿色食品基地的自然优势条件和农业资源特点,提出发展山区,河谷,城镇基地,创建名牌资源品种的建设方针。  相似文献   

11.
信息农业是现阶段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新型产业,该文阐述了信息农业发展的必要性以及信息农业的构成要素和内容,分析了未来与农业生态系统有关的全球变化研究,并提出了我国发展信息农业的战略设想。  相似文献   

12.
广西柳城县农业生态环境的定量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建立了包括生态资源、人类驱动和系统响应3方面17个指标在内的农业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广西柳城县的实际情况,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当地农业生态环境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柳城县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属于一般水平,当地自然生态条件较好,虽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但生态系统运行依然正常。该评价结果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符,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依据评价结果,提出了改善柳城县农业生态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包括生态资源、人类驱动和系统响应3方面17个指标在内的农业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广西柳城县的实际情况,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当地农业生态环境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柳城县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属于一般水平,当地自然生态条件较好,虽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但生态系统运行依然正常。该评价结果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符,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依据评价结果,提出了改善柳城县农业生态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理论界一个常异常新的问题-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循环的概念的探讨,揭示出介于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之间的“过渡循环”是两者相互转化的枢纽;并依此为基础,阐述了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循环的十大特征,分析了这一系统实现良性循环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5.
科学地划分农业生态类型区对于分类指导农业生产、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相关分析,选择了包括自然本底、经济条件、生态环境和生态经济效益在内的26个指标,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把全省划分为四个生态类型区,即山区林地生态区(Ⅰ)、盆地丘陵生态区(Ⅱ)、水网平原生态区(Ⅲ)和沿海岛屿生态区(Ⅳ)。在分区的基础上,分别对各生态类型区进行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16.
广东红壤坡地的农业利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广东红壤坡地的自然条件、土壤性质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其农业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其对策有如下几方面:(1)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利用;(2)加强水土流失的治理;(3)改良坡耕地土壤,提高土地生产力;(4)发挥地域优势,注重质量效益,推进坡地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佩钦 《生态环境》2003,12(1):33-36
湖南作为长江流域重要的农业大省,在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农业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仍然严重,生态环境整体上尚未根本好转。湖南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灾害频率和强度提高;不适当的丘岗山地与坡耕地开发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文章结合已有研究工作,提出了湖南农业生态建设主攻方向和措施。作者认为,(1)加强水土流失治理,是减少水旱灾害的根本措施。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是综合开发潜力大、人类垦殖活动频繁、环境相对脆弱的丘陵地区。(2)要构建人地协调的高效农业生态系统。在丘岗山区,依据不同自然条件,构建高效农业生态系统。达到提高生产率并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在平原湖区调整农业布局,实行避灾减灾种植制度。(3)要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18.
农业生产措施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盛婧  赵德华  陈留根 《生态环境》2006,15(2):386-390
在陆地碳平衡日益成为全球变化科学和生态科学中最为前沿与热点问题的前提下,农业碳平衡问题也受到了强烈的关注,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措施对土壤碳库影响的研究。文章综述了农业生产措施对土壤碳库的影响及其效率。从全球不同地区的研究得出,农业措施决定了现阶段农业生态系统是C源还是C汇。目前,影响农田土壤碳库的措施主要有:农业用地面积的扩张;耕地的休耕与利用;农业施肥;耕作方式;作物类型与轮作;秸秆还田。平均不同地区的研究结果,各种措施提高土壤碳积累的效率(CMg·hm-2·a-1)分别为:施用动物肥料0.6(肥料用量10Mg·hm-2·a-1)、施化肥-0.71、耕地转换为草场0.825、改善轮作0.21、实施免耕0.315、秸秆还田0.3。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将来的研究重点应主要集中在:通过改善农业措施提高土壤碳库的可行性;土壤有机碳积累与农业措施间的关系的地区差异性;农业措施提高土壤碳库所产生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海南省农业能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OdumHT创立的能值分析理论和方法,对海南省农业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由于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环境资源对农业的贡献很大,环境资源能值占能值利用率的30%,高于全国平均值(13%);净能值产出率为1.27,高于日本和意大利,可以作为一种能值来源;农牧渔业产品的宏观经济价值远大于市场价值,农业生产中有相当大一部分环境资源无偿投入;环境承载指标为2.44,远低于日本和意大利,环境压力较小,发展潜力很大。进而提出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的有关建议与设想。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业地质工作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凤玲 《生态环境》2006,15(5):1131-1132
农业地质学是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一门以地质学的理论研究农业有关问题的边缘学科。研究农业地质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文章扼要地论述了研究农业地质的目的和内容,介绍了国内农业地质研究现状,并对中国农业地质工作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