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易生 《绿叶》2010,(4):34-39
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正处在第一阶段,人们希望在不影响自己既得利益的前提下.做那些“环境与赢利双赢”的事:有优势的国家尤其愿意用商业智慧——商业交易加慈善(或交易加补偿),来应对气候变化这样的人类系统的大问题。当小智慧的潜力被挖尽而世界环境态势(包括气候变化)依然整体恶化时.人类才可能步入第二阶段——深度公平与新生态文明的崛起。为此,权利的哲学及其公平观需要进化,人类的伦理观包括消费伦理等需要改变。这自然不是某一个国家的事情.也不是某一个国家能完成的。  相似文献   

2.
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宣言前文第6条指出 :“历史已达到了一个转折点。……为了现在和将来的世代 ,保护和改善环境与和平及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一已确立的基本目标一样 ,是人类的至上目标 ,而且它又是与这些基本目标相协调而实现的目标。”即宣言强调指出了“发展”和“环境”必须相互协调。同时宣言还指出 ,为保护和改善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 ,教育是不可欠缺的。以此会议为契机 ,世界各国政府对环境问题是人类重大的共同课题达成了共识。随着世界环境问题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类环境意识、资源意识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国家签署了国际环境公约。中国石油企业若要进一步参与国际化竞争,在环境保护方面就势必面临更大的挑战与压力。对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塞尔公约、湿地公约、海洋环境保护公约以及酸雨问题等与石油工业相关的国际环境公约进行了分析及探讨,以期为石油工业适应环境保护工作发展的需要及提高国际竞争力制定相应对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环境问题已日益困绕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成为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为了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 ,正确认识环境和环境问题 ,使人的行为与环境相协调 ,必须大力发展环境教育。我们普陀区经过二年来的“绿色意识与行动”课题的实践 ,已初步构建了环境教育网络 ,其中作为整体网络的主体———教育教学网络 ,已形成了“必修课渗透、选修课深化、活动课参与、隐性课内化”的环境教育课程板块。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深深地体会到 ,活动课更能吸引学生 ,收效更大 ,更切合环境教育的要求。为此 ,我们对环境教育活动课进行了初步的实践研究。一、环境教…  相似文献   

5.
环境问题日益限制和阻碍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节能减排、保护和改善环境是我国乃至世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此,国务院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由温家宝总理亲自担任组长,显示国家对节能减排工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环境产业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发展环境产业是治理环境污染、应对生态危机的治本之策、长远之计。加拿大环境产业已成为支撑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本文分析了加拿大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在环境产业发展中相互合作发挥的重要作用,对我国环境产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张勇 《新疆环境保护》2000,22(2):126-127
环境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人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他所处的环境的空间 ,环境艺术就是在一定的空间中展现出来的。符合美学的综合性空间艺术。环境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以建筑学、地貌学、城市规划学、艺术学、民俗学、材料学、生态学为基础 ,是在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前提下对环境的艺术研究。保护环境是人类生存最起码的要求 ,而美化环境则是人类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现代社会生活拓宽了环境的内涵 ,环境艺术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文化的表现一直是环境艺术的主要内容 ,全球性的自然生态危机更使生…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气候变化问题已受到公众、科学界和政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1988年6月,在加拿大召开了来自48个国家的数百名政府首脑、部长、政治家、社会经济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参加的名为“变化中的大气层——对全球安全的影响”的世界大会。会议的最后声明向全世界发出警告:“人类正在进行一次失去控制的影响全球的试验,其最终结果可能是仅次于一次全球核战争”。大会呼吁,我们“必须紧急行动起来以逆转这种趋势,以免造成对我们的大气、我们的行星以及我们人类本身来说,一切都悔之不及的后果”。地球上任何地区的区域性气候都是全球气候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因此,开展区域性气候变化的研究,认识并正确运用本地  相似文献   

9.
不适当的发展模式已使人类、环境与发展之间形成恶性循环,必须及时地改变发展模式。列举了中国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指出只有持续发展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提出应注意的问题有: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生态农业,保护资源,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防治,修复受污染的环境等。  相似文献   

10.
一、ISO14000产生背景联合国环境与经济发展会员会1992年的调查报告表明.由于人类生产活动而对环境资源进行的过度开发.使得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巨大的破坏。并且现在环境破坏仍呈上升势态。据预测.100年后.人类将难以在地球上生存。因此,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1992年6月,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了国际环境管理纲要。与会的100多个国家,一致通过了这一纲要。从此环境与持续发展成为人类研究的重要课题。同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立了环境问题特别咨询组(ISO/SAGE).在此…  相似文献   

11.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一切条件。而人类为了更加美好地生存,在不断适应环境的同时,还在不断地改造着环境。随着地球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由此而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了。所谓环境问题指的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造成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工农业生产发展和人类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目前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环境问题是自从地球有了人类以后才逐渐出现的问题。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地球上的生物在适宜的环境下生长、繁衍、进化。…  相似文献   

12.
环境问题是当代以至今后人类面临的一个比突出的问题,环境的恶化一再提醒人类必须善待环境。人类对环境的认识和了解程度,全民的环境意识被认为是解决环境的基础前提,开展环境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环境教育势在必行。本文论述了环境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一些环境教育内容和方式等。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大影响,目前已成为举世关注的问题。为了交流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成果,讨论、摸索、探讨气候变化发展趋势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促进气候变化及农业对策的深入研究,四川省气象局、四川省气象学会于1989年12月25~26日在成都联合召开了“四川省气候变化及农业对策”研讨会。有关部门的领导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大  相似文献   

14.
孙文  裴卿 《环境教育》2008,(9):79-81
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又是发展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新闻媒体之中,街巷阡陌之内,气候变化已经从束之于象牙塔上的科学概念走入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了人们关心的议题。  相似文献   

15.
地球的环境问题已对人类造成威胁。环境问题已无国界或地域之分,环境污染的后果将由全体人类共同负担。地球所面临的这十大环境问题,昭示着人类在享受文明之余,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酸雨污染。酸雨是指大气降水中酸碱度(pH值)低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以来,日趋恶化的地球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日益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因此,人类已将更多的注意力从依然存在的战争危险转向和平发展中的全球问题,其中包括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系统是没有国界的,因此真正社会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必须维护人类所居住的整个世界的完整性。所以70年代以来环境方面先后制定的国际公约、条约和议定书已达100多项,超过了以往所有国际环境立法总和。同时,为鼓励科学界对全球问题的研究,素有科学家最高荣誉之称的诺贝尔奖金从1992年开始增设一项地球奖,以表彰在核。人口、资源、环境以…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迄今面临的最重大也是最为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未来二十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时期。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如何发展,成为摆在决策者面前迫切而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蓝楠 《绿色视野》2010,(6):37-41
<正>【案情】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越发严重。而近百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的不断升高,导致全球正在经历一场以地球变暖为特征的显著气候变化。这一变化对人类生  相似文献   

19.
《环境教育》2007,(6):84-84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提醒您:2007年6月5日,是第36个世界环境日,其世界主题是“冰川消融,后果堪忧”,人类需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20.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7,17(3):48-48
<正>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周建24日在此间举行的第三次亚欧环境部长会议上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针对本次会议主题"气候变化与可持续能源",周建做了题为"以环境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