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宁  毛立敏  奚旺 《环境教育》2014,(10):48-50
正在2010年10月召开的第十三届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时任中国国家总理温家宝提出了开展中国—东盟绿色使者计划的倡议,以推动中国和东盟在公众环境意识与加强能力建设方面的合作。2011年通过的《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行动计划2011~2013》中,将绿色使者计划确立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公众环境意识与能力建设合作方面的长期旗舰项目。自绿色使者计划正式启动以来,超过100位东盟国家代表来华参加交流,活动参与  相似文献   

2.
廖为海 《环境教育》2006,(12):72-75
欧洲环境教育基金会(Foundation of Europea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简称为FEEE)是一个非政府和非盈利组织,它的使命是通过环境教育(主要是正规教育、对专业教学人员的培训和促进环境意识的提高)来促进环境教育的发展。欧洲环境教育基金会最早成立于1981年。早期的欧洲环境教育组织大多数还是采用对内举行会议,对外开展论坛和举行会议以及发行出版物等形式来开展工作。蓝旗计划最初由法国人于1985年提出。1987年,这项奖励计划被提供给了欧洲环境教育基金会。这一年恰好是欧盟(有十个国家)提出的欧洲环境年,因而蓝旗运动就以欧盟的名义提出,并由欧洲环境教育组织和欧盟议会合作开展。1987年,欧洲环境教育基金会组织还只有四个成员国组织(西班牙、法国、德国和丹麦)。在其他六个欧洲国家也开展蓝旗运动后,为了便于开展蓝旗计划,欧洲环境教育基金会在结构和制度上发生了巨大变化。1994年,欧洲环境教育基金会又实施了第二和第三个计划,它们分别是绿色学校计划和环境小记者计划。2000年和2003年,在对外指导委员会的建议下,欧洲环境教育基金会又分别实施了了解森林计划和绿钥匙计划。  相似文献   

3.
受欧盟委托,负责对亚洲最佳生态项目进行中期评估的国际咨询专家弗朗姆先生和梯立先生于1月13日来协会,与蒋小玉副秘书长就如何在环境技术转让领域更好地加强欧盟成员国与中国之间的合作进行交流。两位专家,前先了解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和中国环保产业的状况.接着询问了外国资本在中国环保界的投资情况。以及做得比较成功的原因和实例,尤其对作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的欧盟在中国进行投资的情况。蒋小玉副秘书长就所了解的情况较详细地作了介绍。随后。双方就如何推动欧洲环境技术转让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这次欧盟专家来访还希望通过中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欧盟环境管理与审计计划的发展、标识、益处以及与ISO14000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缤纷资讯     
国际资讯奥巴马新计划意在推动碳减排奥巴马政府计划将温室气体减排作为促使美国转向清洁能源经济的契机。这一举动会推动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刺激其与进口原油之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6.
我国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小宁  向卫宁 《青海环境》1998,8(4):169-172
有机食品产业是一门新兴的环保产业。本文对我国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的现状及条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有机食品的国际和国内市场销售情况,国际项目合作的启动,科研工作的开展以及国内有机食品生物资源的潜力,预测我国有机食品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外事往来     
外事往来欧中基建发展及环保科技会议在京举行张坤民副局长介绍《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要点欧盟代表魏根深大使表示愿与中国开展更广泛的合作Sino-EuropeanScience-TechnologyConferenceforDevelopmentofB...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欧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指导计划的通过和实施,法国政府决定率先采取措施,大力发展再生能源工业,对开发再生能源的企业予以财政补贴,帮助它们开拓市场,争取到2010年,将法国再生能源发电比例从目前占全国发电总量的12%提高到20%。欧盟草拟了一项减少气体排放的指导性计划,建议欧盟15国到2010年时,将再生能源的发电比例从目前占发电总量的13.9%提高到22.1%,同时将不包括水力发电的再生能源发电比例从目前的3.2%提高到12.5%。法国总理在全国第二届再生能源大会上表示,法国政府将尽一切可能研究并通过欧盟这一指导性计划,以实现欧盟在日本京…  相似文献   

9.
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是一种由资本市场发展形成的融合多利益相关方诉求的新理念,目的是推动企业提升社会责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进ESG理念在中国发展,对国家扩大对外开放、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以及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通过综述2019年3月—2022年3月以来国内外以ESG为主题的文献,分析ESG实践特点和发展新动向。研究发现,ESG三要素在金融投资、企业或银行财务表现、企业价值、企业社会责任绩效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会产生多样化影响。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ESG多利益相关方、第三方机构以及ESG代表性指南政策法规的运行体系框架,形象化地凝练了ESG的内涵和实践重点;结合理论研究,运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及响应(DPSIR)分析框架揭示了ESG理念在我国“双碳”目标下的发展方向。最后,建议从三方面推进ESG理念: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推动企业整体性开展ESG实践创新;推进A股企业扩大ESG实践示范试点,引领中小企业整体提升;引导投资者积极参与ESG投资,推进企业提升现代化环境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观点     
《绿叶》2011,(1):118-120
发展碳市场,中国缺的不是钱,不是人才,而是机制,机制里面最重要的就是碳价格信号体系。价格信号可以指导私人投资。如果通过价格信号来引导私人资金进入清洁能源、低碳技术领域,中国的潜力将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环境治理框架下,亚洲国家共同面对区域环境问题,创新符合本地区发展实际的环境治理理念,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丰硕成果。全球环境治理新要求以及经济发展新形势,为亚洲区域环境合作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契机。亚洲区域进一步务实深入的环境合作将是对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推进和对全球环境治理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9月13~14日,在北京召开了由中瑞环境部门支持的中瑞环保产业与市场研讨会。瑞典环境大臣拉松先生率领的近30人的高级商务代表团是为扩大中瑞交流,特别是为解决在环境问题方面实施技术发展和创新来和中国的同行们进行研讨。国家环保总局解振华局长在致词中说,中瑞双方在环保领域加强合作,举办研讨会,有利于推动双方进一步合作,特别是对如何抓住机遇,利用多种资金渠道、开展包括环保产业在内的各方面的合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会议期间,中瑞双方有关方面的专家就环保教育、立法、政策、环保产业市场、能源,以及节能、可持续发展、水处理等方…  相似文献   

13.
《绿叶》2018,(9)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并以"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日益严峻、环境约束逐渐加强和"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落实,如何发挥中国在国际社会环境、气候和能源治理中的引领作用,推动"一带一路"沿线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已成为重要议题。基于此,期望以对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现有的公开可得的环境社会风险管理信息整理为起点,推动中国金融业在提升环境信息公开和透明度,建立环境社会风险管理制度和体系,在投融资决策和业务中纳入对气候、环境等因素的考量,减小中国投资的生态足迹。  相似文献   

14.
发展天然气业务推动低碳转型是目前各石油公司的共识。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逐年提升。国际石油公司近几年纷纷对天然气业务进行投资、发展LNG业务并扩展天然气产业链。但天然气生产链中甲烷逸散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的争议,甲烷相比二氧化碳具有更强的全球增温潜力,因此发展天然气需注意甲烷管控问题。文章基于天然气产业链中甲烷排放的主要环节,分析国际石油公司的甲烷管控策略和技术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视甲烷逸散基础数据的监测、对已有减排技术进行总结推广应用、开展进口天然气环境效益研究和开展甲烷与VOCs协同管控等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5.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是当前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领域讨论的热点议题。欧盟委员会于2021年7月14日发布了CBAM草案,计划从2023年起逐步实施CBAM,并于2026年起正式对欧盟进口的部分商品征收碳边境调节税,这一举措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本文对欧盟CBAM对全球和中国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CBAM对全球减排的作用较小,中国碳密集产业将遭遇欧盟等国际市场竞争挤压,可能推进中国碳价上涨,建议要加强跟踪评估与开展储备研究,通过深入参与和引领国际标准与规则制定、全面发展低碳技术和产品、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研究开征碳税等积极主动做好应对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战略的环境风险分析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带一路"战略的目的在于促进亚洲、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往来联系,加强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从而达到各国共赢的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然而,由于东道国资源环境和生态环境等环境因素的不同以及限制性,在为企业带来一定的投资机遇的同时,使得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日益增多。针对企业"走出去"时可能面临的环境风险,本研究建立了影响企业对外投资的环境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的环境风险状况。根据研究分析,得出"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环境风险指数,相关的资源限制和生态限制因素。最后,结合环境风险状况及以往的合作内容,总结了适宜沿线国家发展的投资类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本研究通过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环境风险评估,为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规避环境和投资风险提供依据,推动绿色化"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国家分享可持续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7.
在欧盟具有优先话语权的国际气候格局中,美国唯与中国合作才能发挥领导作用,中国唯与美国合作才能防止欧美联手制华、争取谈判话语权。由于战略定位和政治体制存在的差异,中美两国应根据各自在政治体制、技术实力、资金需求和市场容量等方面的优势和不足,在具有共识、易产生绩效的领域如能力建设、合作研发技术和加强地方合作等方面,先易后难地有效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边合作。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欧盟考虑在气候变化立法中引入碳边境调节机制,旨在消除境外企业由于碳排放成本不对称而获得的价格优势。这一机制对于欧盟对冲减排压力、助力工业回流、增强气候领导力以及推动绿色转型大有裨益。作为一种碳关税政策,该机制确有贸易壁垒之嫌,在国际法上存在较大合法性争议。但未来欧盟可通过制度设计使其符合《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第20条,进而获得实施可能性。对我国而言,该机制实施必将会在诸多领域对我国产生不利影响,但某种程度上也可倒逼我国出口结构和贸易方式的调整升级。基于此,今后我国应自上而下完善碳市场建设,适时推动“碳交易+碳税”复合政策双轮驱动;积极开展气候外交;促进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出口的可持续发展。在法律对策上,积极参与国际谈判与规则制定;完善气候治理体系;促进低碳外贸发展;健全可再生能源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19.
能源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中之重,新能源的发展更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甘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契机和平台,同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总结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基础与优势,分析了甘肃新能源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消纳不足、电价协调机制不完善、对外投资困难和人才短缺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拓宽市场、深化国际国内合作、发挥产业优势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NGO在中国最重要的功能一个是政策倡议,另一个就是维权与合作。本土NGO限于自身财力与人力的限制,向社会服务转型不太明显,自身定位也较模糊。近年来与政府的合作虽然在增加,但不足以上升到影响决策。在中国,现实层面中政府、市场和NGO相互交叉的网络状程度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NGO的参与有助于增强政府公信力,政府应该放宽对NGO的限制。突破人才瓶颈,完善内部治理,才能实现NGO的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