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土地沙漠化的现状,成因和治理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荒漠化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是人类所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问题。前不久,《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一名重要官员在罗马指出,荒漠化给全世界造成的经济损失已十分严重,并呼吁世界各国尽最大努力来解决这一问题。荒漠化使全世界每年丧失可耕地一千多万公顷,经济损失超过40亿美元。目前面临这一威胁的国家已达 110多个,涉及全球 70%的农用耕地,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造成贫困和移民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同时,该官员还指出,全世界每年至少需要10-22亿美元来解决这一问题,且至少要经过20… 相似文献
2.
3.
文章主要从嗜冷菌的生存环境及分子机制,综述了其生理特性,从而给人们提供了利用这类极端微生物为社会服务的有效途径和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4.
从单一的工程措施到复合生态治理是沙漠治理的必然趋势。为探寻沙漠复合生态治理的可行性方案,探究复合生态治理的实践过程和综合效益。通过对库布其沙漠“林光互补”的实践,进行案例研究。发现“林光互补”复合生态治理,以在沙漠地区建设光伏板的方式,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利用光伏板下降温增湿的优点,发展板下种植,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少了风沙对发电设备的影响,促进了当地生态的修复。“林光互补”的复合生态治理将经济发展与生态修复互构,促进沙漠地区的良性运行。同时还应考虑生态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问题,实现沙漠治理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对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立足科学的发展观,从阐述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出发,分析了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应当遵循的原则和具体的措施建议,对实际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环境污染产生的经济原团,说明了“外部不经济性”是产生环境问题的重要经济根源,指出新疆现行的环境污染治理中所采用经济手段的不足,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经济机制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7.
流域及其生态环境问题的特殊性引发行政治理体系的变革,系统论为流域生态环境行政治理体系的建构指明了方向,流域生态环境行政治理体系的建构是系统化的工程。在系统论指引下,结合相关规范性文件,流域生态环境行政治理系统的建构需从建立协调机制、规范职权行使与推进治理协同三方面切入,并分别明确三者在流域生态环境行政治理系统中的作用,通过建立议事协调机构发挥协调机制的统筹协调功能、通过整合与上收行政机关职权明确规范职权行使的实施功能、通过建立治理协同机制发挥推进治理协同的支持与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8.
转变环境污染治理机制促进环保产业市场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正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为保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必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既要加快发展速度,加强综合国力,又要强化环境污染治理,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为此,我国提出了中远期的环境保护目标。为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采取了...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视角,以问题为导向,从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的领导责任体系、监管体系、企业责任体系、全民行动体系、法律标准体系、市场体系等方面,分析和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相似文献
10.
王锐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21,41(4):4-8,40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也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在立法、执法和司法方面面临着生态环境治理法律体系仍需完善、生态环境多元协商治理模式急需完备、环境司法审判机制有待健全等挑战.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给出完善生态环境治理法律体系、构建多元协商共治的生态环境治理模式、健全环境司法审判... 相似文献
11.
新疆土地退化的成因分析与防治对策--着重于土地的荒漠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四周环山,幅员辽阔,土地面积居全国各省(区)之首,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6,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绿洲面积仅占总面积的2.39%,人均耕地面积0.19hm^2,虽然高于全国人均水平,但耕地质量差,复种指数低,产出率低,同时还受到荒漠化的影响。文章通过对新疆荒漠化土地的分布与现状,以及其对农、牧、林、交通运输线路、居民建筑等的危害的综述,探讨了新疆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并为进一步更好的利用、保护土地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三塘湖油田生态环境保护指导思想为:"分区保护、分类防治、分级管理"。文章通过分析干旱荒漠区生态功能的划分,根据三塘湖油田开发区生态环境特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环境功能重要性与敏感性的空间分异规律,确定区域生态功能分区,为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计划、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农牧交错区是我国沙漠化土地分布和危害的主要地区,是我国沙漠化防治的重点区域。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该区沙漠化防治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沙漠化防治措施及其应实施的重点和排序,并用实例对系统诊断结论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15.
辽宁省沙化土地面积54.96×104hm2,潜在沙化土地面积60.66×104hm2.大部分的沙化土地分布在辽西北地区,辽西北是我国北方土地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近来监测数据表明,辽宁省土地沙化有恶化的趋势,而且这种沙漠化正逐年向辽宁省的腹地扩展.根据辽宁省的沙化特点以及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初步探讨了其有效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包头市达茂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的研究,得出其土地退化问题十分严重。主要表现为:风蚀沙化严重、土壤水蚀问题突出、草地退化趋势加剧、耕地肥力下降相当普遍、盐渍化问题不容忽视。针对土地可持续利用中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长期的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干扰是导致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以期为各级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基于成本分析的西部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和实施西部生态补偿机制,是加强西部生态建设和强化西部生态功能专业化服务的必由之路。生态系统服务补偿理论和自然资本理论为我们分析西部生态补偿提供了新的分析范式,西部生态补偿包括国家补偿、区域和流域补偿、自力补偿三个层次。其内部的成本关系包括生态服务利用成本关系、跨区域资源调配成本关系、生态工程实施成本关系、内部补偿成本关系等,基于成本分析基础上的三层次补偿关系协同发展是完善西部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四荒”资源的成因及其开发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荒”是指可资农业利用而目前尚未开发的土地和水面,包括荒山、荒地、荒滩和荒水。人为开发利用不当是我国“四荒”资源的主要成因。“四荒”资源按其适宜性可分为宜农、宜园、宜林、宜牧、宜水产养殖5种类型,都有一定规模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20.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Land Degradation in the Thar Desert of Indi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urendra Singh Chauhan 《The Environmentalist》2003,23(3):219-227
India has 2.34 million km2 of hot desert called Thar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ern part of Rajasthan between latitudes 23°3 and 30°12 North and longitudes 63°30 and 70°18 East. The Indian desert is spreading annually over 12000 ha of productive land degrading it and slowly advancing towards the national capital New Delhi at the rate of 0.5 km per year. The Indian desert is characterised by huge shifting sand dunes; high wind speed; scarce rainfall; and intense solar radiation. Tremendous efforts have been made since the 1960s to arrest desertification and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the Thar desert. An Ambitious afforestation programme including stabilisation of shifting sand dunes and creation of micro-climates through tree-screens and shelter-belt plantation was launched by the forest department of Rajasthan. A huge canal, 649 km long was also introduced to the Thar desert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