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吉林油田针对致密油藏的储层特点,通过TY纳米表面活性剂体系与原油发生乳化降黏作用,提高原油的流动性,降低乳化堵的风险。TY纳米表面活性剂分子尺寸小,在油藏环境下可降解,界面张力低,乳化粒径小(50~100 nm),乳化后60~120 min析水率大于90%,岩心驱替驱油效率达到39.7%。先导试验措施后增产效果明显,投入产出比大于1.5,经济效益较好,为致密油藏后续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聚合物钻井废液的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采用化学处理方法对聚合物钻井废液进行处理,先对其进行破胶混凝处理,再固液分离,最后固化处理。通过对几种主要处理剂的加量以及配伍性的研究,得出最优处理配方,经最优配方处理后的固化物浸出液监测指标均较好,其中色度、pH值及COD监测指标均能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减少了聚合物钻井废液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3.
胍胶压裂返排液具有高黏度、难固液分离的特征。强化该类废液的固液分离效果是开展深度处理的前提,去除废液中泥砂、岩屑、胍胶残渣等颗粒物,可确保处理后水水质达到再利用要求。通过室内试验得出影响该类废液固液分离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废液黏度、颗粒物密度、粒径及混凝效果,并就延时混凝技术强化固液分离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延时混凝形成的絮体粒径较常规絮凝物增加0.7~1.8 mm,絮凝物沉淀速率由常规的18 mm/s增加至25 mm/s,该试验研究为胍胶压裂返排液处理设备优化设计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
原油电脱盐含油废水由于乳化带油严重,破乳分离困难,处理难度大。文章对目前工业化应用技术成熟的旋流油水分离、化学破乳及电化学3种电脱盐含油废水除油工艺,在工艺流程、工业应用现状、应用效果等几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电化学除油工艺具有除油率高、效果稳定、费用低、设备简单、抗冲击力强、占地面积小等优势,除油率和COD去除率大于90%,对悬浮物、胶体、重金属等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高黏度压裂废液絮凝处理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压裂废液的高黏度导致其流动性差,投加的PAC、PAM等常规处理剂在废液中很难扩散,传质作用慢,造成絮凝沉淀时间长,絮体虚浮、泥量体积比大,处理效果差。投加膨润土可改善高黏度压裂废液絮凝处理效果,缩短沉降时间。实验表明:最佳处理条件为膨润土加量8001 000 mg/L,PAC加量2001 000 mg/L,PAC加量200300 mg/L.,投加膨润土后搅拌1300 mg/L.,投加膨润土后搅拌12 min;混凝处理后悬浮固体去除率97.5%,石油类去除率88.6%,污泥体积减少50%以上,沉降时间缩短90%。  相似文献   

6.
旋流分离器对含油废水的油-水分离有较好的效果,但其分离效率受到结构尺寸的影响。目前定量计算大多采用经验公式进行设计,并且大部分经验公式是基于固-液分离的旋流器,对于油-水分离并不能达到最优的分离效果。通过响应曲面法(RSM)中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对旋流器进行设计计算,以20%含油率水样,旋流器公称直径75mm为例,优化结果为入口直径为14mm,溢流口直径为18.94mm,底流口直径为8mm,处理效率为93.13%,优于广泛采用的Arterburn和Rietema经验公式设计的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7.
魏岳江 《环境教育》2014,(11):62-64
正如果没有石油,战争将会怎样进行?军事装备还能天上飞、地下跑、水中游吗?针对石油依赖,美国《作战能源战略》中提出,未来几年内要确保飞机、舰船、车辆和各类保障装备都能使用可替代燃料,主要包括用大豆油为战机作燃料、在战斗区域使用太阳能、研制氢动力的小型飞行器、让空气海水变油等环保措施。空气变油将空气变成汽油,听起来就像将石头变成黄金一样不靠谱。不过2008年8月,美空军F-15E"攻击鹰"  相似文献   

8.
何飞  周霁阳  谭星星  万强 《四川环境》2021,40(2):155-159
为探究含铀TBP/OK废液高效低成本处理技术,采用磷酸加合水解法开展TBP/OK废液相分离技术研究,得出加合反应及加合物水解反应最佳条件试验参数.结果 表明,采用磷酸加合水解法将煤油和TBP依次从TBP/OK废液中分离出来,能大幅降低放射性废液体积,分离后煤油和TBP实现分类处理能有效降低放射性废液处理难度.  相似文献   

9.
石油降解菌的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0#柴油为唯一碳源,对石油降解菌DSP菌的生长、疏水性、产表面活性剂、脱氢酶活性及降解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DSP菌在生长过程中可产生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石油烃的降解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其脱氢酶活性与降解率有较好的相关性。当土壤中柴油含量为10%时,利用DSP菌经过40d的处理(30℃,pH值为6),油含量下降到1.82%,降解率最高可达65.4%。  相似文献   

10.
利用降粘技术,将高粘度含油污泥降粘为流动性良好的浆体。实验表明:合适的降粘剂加入量为1.0%。利用降粘后的含油污泥制备出具有良好浆体特性的油煤水浆。当降粘后含油污泥加入量分别为油煤水浆总量的20%和30%时,制备的油煤水浆粘度均小于300mPa.s,浆体粘度随温度升高不断降低,具有良好的剪切变稀特性。制备的油煤水浆不需加入稳定剂,一个月内未发生硬沉淀或分层现象,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测定了江苏油田黄珏污水站原水中油珠粒径分布,为合理选择和设计污水处理工艺与装置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数据。实验测定江苏油田黄珏污水站原水含油量为62.3 mg/L。该站的三相分离器具有较好的油水分离能力。原水中浮油(粒径≥99.4μm)占8.3%,粒径≥28.4μm的分散油占14.3%,而粒径≤28.4μm的分散油、浮化油等约占77.4%。单纯采用重力沉降法可除去原水中22.6%的含油量。同时对油珠粒径分布测定方法进行了改进。新方法减少了水样含油量的测定工作量,且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2.
稻壳通过热解能将其中的有机质转为生物油,但是稻壳中含有的金属会降低生物油的产率,且会影响生物油的品质。通过酸洗预处理,能有效脱除金属,抑制金属对稻壳热解的不良影响。利用不同种类无机酸和有机酸对稻壳进行酸洗预处理,并在550℃下进行热解获得生物油,探究酸洗预处理对稻壳热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洗预处理能有效脱除稻壳中的金属含量,减少灰分。经过各种酸溶液酸洗后的稻壳热解所得的生物油产率均有提高,并且盐酸预处理获得最高的生物油产率31.18%。此外,酸洗预处理后生物油中糖类含量明显增加,并且无机酸的效果比有机酸更为明显,其中盐酸和硫酸酸洗后糖类含量由2.8%分别增加到48.29%和51.52%。除此之外,酚类物质也明显减少,酸、酮、醛等化合物则轻微减少。酸洗预处理能有效提高生物油产率,且能提高生物油中的糖含量,从而使得生物油品质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大庆石化公司炼油厂清罐期间产生的罐底油泥处理处置困难的情况,采用"三泥"脱水装置进行油、泥、水三相分离处理。介绍了工艺流程,将剩余活性污泥和罐底油泥按不同比例混合进行烧杯实验,结果表明,当两者比例为3∶1时沉降效果最好,渣层薄、水层厚,罐底油泥中的悬浮物等杂质被吸附得比较完全。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经脱水处理后油泥含水率由95%左右下降到约70%,减量率约为84%。  相似文献   

14.
北极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环保要求苛刻,尤其需要重视对于钻井岩屑和钻井废液的无害化处理工作。采用热解析处理的方式代替传统的钻井液池,经过进料、处理、分离三个单元,充分回收矿物油、水、不凝气体等各类资源,结合最小程度的固化填埋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避免了二次污染。在力保环保合规性的基础上,将此工艺的环境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从而推动整个项目的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大连石化公司运用标准化法对该厂污染源进行了普查,进而对污染源做出了评价。以二蒸馏装置为例,对总排放口污染源的监测数据进行了标化处理,确定了主要的污染因子及污染源:石油类主要来自减压塔顶分离器;硫化物主要来自减压塔顶油、水分离器和常压塔顶油、水分离器;挥发酚主要来自减压塔顶油、水分离器。  相似文献   

16.
将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Brij35、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TAB、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SDBS、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Rhamnolipid对苯并芘(BaP)的增溶能力和对BaP污染土壤的洗脱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当表面活性剂浓度为10g/L时,其洗脱效果:Brij35(71.3%)Rhamnolipid(49.9%)SDBS(43.2%)CTAB(13.1%)。通过计算与比较临界胶束浓度(CMC)、摩尔增溶比(MSR)、表面活性剂在土壤表面的饱和吸附量,几种表面活性剂中确定Brij35为最佳清洗剂。同时探究了液固比、表面活性剂浓度、温度、洗脱时间对土壤中BaP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洗脱条件为:液固比101,Brij35 10g/L,反应温度20℃,洗脱时间24h。此条件下BaP的去除率最高可达72.4%。研究证实了Brij35能促进土壤中BaP的分离以达到修复目的。  相似文献   

17.
电动力耦合微生物处理落地油泥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动力耦合技术通过在微生物处理落地油泥基础上施加一定的电场,以增加生物活性,通过耦合作用提高微生物对油污土壤中石油烃的降解速率。结合中试装置及高效复合降解菌种,在安塞油田首次开展了电动力耦合微生物降解落地油泥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在生物修复基础上施加电场,可将降油率提高15%以上,同时定期翻堆会进一步提高修复效果,添加表面活性剂处理,在电动力-微生物联合修复基础上将降油率再提高约5%。  相似文献   

18.
<正> 美国为了开发阿拉斯加普拉德霍湾和北海的小型油田和法国道塔尔等跨国石油公司发明了一种新型水力旋流分离器。这种分离器可使难办的含油水,经过分离之后,使水内的含油量降到只有30ppm,最低只含油10ppm。经过分离之后的水,可直接排放到大海中,从而大大地减少对海洋的污染。这套装置结构非常简单,含油的水经过一个弯曲的入口,在压力的作用下进入两根长2m的金属管道。弯曲的  相似文献   

19.
河南油田油泥无害化处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河南油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油泥,采用热水洗涤—破乳剂—气浮三相分离处理技术回收油泥中的原油。考察了影响脱除效率的诸因素,得出的最佳处理条件为:处理温度70℃,油泥:水(质量)为1:3;搅拌分散时间10 min;气浮分离时间30 min;气浮强度600 L/(m~2·h);破乳剂加入量300 mg/L;脱油率可达95%。脱除的原油回炼油厂利用,洗脱液可循环使用,脱油后的残渣中石油类残留物质量分数小于5%。  相似文献   

20.
针对页岩气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废钻井液处理,采用化学热洗的方法对废钻井液进行了油、水、固三相分离,并使用5%的清洗剂对废钻井液中的泥砂和岩屑进行除油。结果表明:温度为40℃、搅拌转速为160 r/min、破稳剂浓度为50 g/L、清洗剂的浓度为5%时,废钻井液中油的回收率达到了98%,泥砂与岩屑的含油量均小于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