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随着社会各界对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活动的认可,参观人数也在逐月增加,截至2018年12月,辽宁全省共有21家企业对外开放。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对于改善环境质量具有基础性作用。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一方面将增强公众对环境治理工作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另一方面也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相似文献   

2.
正天津市高度重视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积极组织和推动相关设施向公众开放。精心筹备,搭建公众开放平台。天津市按照《关于推进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由天津市环境保护局、天津市市容园林委、天津市水务局共同协商,选定了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现  相似文献   

3.
<正>一方面,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的意义毋庸置疑。另一方面,环保设施开放是企业义务、公民权益。所以,环保设施开放需要政府作为。2017年5月,环境保护部与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的指导意见》,同年12月,公布了第一批124家面向公众开放的设施单位,并印发了环境监测、城市污水处理、城市生活垃  相似文献   

4.
正本文以湖北省为例进行分析,建议要从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的工作管理体系等举措入手,建立环保公众开放的长效机制。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是让公众理解环保、支持环保、参与环保的重要手段。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关于"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社会开放"的要求,2017年5月原环保部与住建部联合出台了《关于推进环保  相似文献   

5.
正从2013年起,江苏就启动"带着公众看环保"活动,选择部分环境监测站以及污水、垃圾、电子废弃物处理设施作为开放点,组织公众深入其中,学习环保知识,感受环保变化。面向公众开放环境保护设施,是落实《环境保护法》,扩大环境信息公开,引导公众参与和监督环保工作的重要措施;是普及环保科学知识、展示环保发展成果,把环境教育课堂搬到现场的生动实践;也是带领公众亲历环保,进而促进了解、消除隔阂,缓解环保"邻避"效应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6.
正重庆市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平台刚刚上线两天,大足区双桥实验小学五年级二班师生就迫不及待通过公众开放平台进行报名参观中天电子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按照《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关于推进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实施向公众开放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重庆市紧紧围绕"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就是构建和完善环境治理体系的既务实的又有效的一项举措"重要理念,扎实抓好环保设施建设,加强公众开放力度,搭建市民与环保部门有效沟通交流的平台与桥梁,使公众理解环保、支持环保、参与环保,激发公众  相似文献   

7.
<正>山西省组织开展各类环保宣传活动,全面提升公众环保意识,积极推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积极创建环境教育基地,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渐入佳境。大同市组织《大同日报》小记者深入东郊、西郊污水处理厂参观学习,组织环境公司走进学校,开展垃圾分类大讲堂活动,  相似文献   

8.
读者评刊     
@李奕慧:第11期"特稿"栏目重点关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这一组文章接地气。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是化解"邻避效应"最有效的举措。一方面,有利于企业更好地落实环保主体责任,进一步提高环境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更多的公众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9.
正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是生动形象、直观易懂的环保教育形式,可以让公众直观有效了解环境污染的成因,明白污染易、治理难的道理,从而增强公众环保的责任意识。2017年4月13日,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的指导意见》,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提高全社会  相似文献   

10.
正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把"闲人免进"的环保封闭场所变为向市民开放的"城市客厅",让公众参与其中,对化解"邻避效应",促进社企和谐共建发挥积极作用。环保设施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推动相关设施向公众开放,既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也是推进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促进行业企业可持续发展、化解"邻避效应"的重要措施,是新时期环境教育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1.
国内     
正环保设施要积极向公众开放环保部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环境监测站点尤其是大气监测站点、"12369"举报平台、垃圾焚烧厂、污水处理厂以及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等,在环境日期间都要积极创造条件向社会公众、在校学生开放。各地区要组织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组织动员公众深入了解、积极参与环保事务,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和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环保行为。  相似文献   

12.
正在建立健全符合大连市实际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上狠下功夫,努力形成大连人人、事事、时时爱护环境的社会新风尚。推动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是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提高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有效措施。大连市高度重视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2017年11月18日,  相似文献   

13.
许颖 《环境教育》2023,(6):38-39
<正>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为公众支持环保、参与环保、践行环保,搭建了体验式、交互式的平台,有利于加快构建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行动体系,有力推动了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各环保设施开放单位、生态环境系统的干部职工,要持之以恒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党的创新理论和大政方针讲清楚、说明白,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巩固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政治基础。”这是在2022年青岛市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培训会上,青岛市生态环境局的相关负责人的讲话。  相似文献   

14.
<正>开放是最好的"化解剂"——推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可以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是激发公众参与理解环境治理、破解"邻避效应"的有效途径。我们生活中制造的垃圾到哪去了?怎样进行垃圾分类?污水如何变成净水?为守护青山绿水,我们能做些什么?成都通过持续开展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活动,带领公众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15.
正开放环保设施,是一项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推动才能完成的工作。只有政府、企业和公众"三位一体",横向沟通、上下联动,环保设施开放工作才能做好、做实。随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入贯彻,天津市治污减排工作力度前所未有,一大批环保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为引导广大企业和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天津市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形成了具有天津特色的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的良好格局。  相似文献   

16.
正湖南有很多环保企业,在生产经营的同时,努力治理污染,实施清洁生产,公众来到这里可以亲自体会产生的污染物是怎么处理的,既增长了知识,又提高了环保意识。4家单位,4次活动,近300名参观者……湖南省2018年第一批环保设施集中向公众开放活动圆满完成。3月2日,湖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组织的公众开放活动上,参观者正近距离观看空气质量监测车;湖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组织公众开放活动,共接待近80名来自社区、中学的志愿者和老师、学生、家长们。3月23日,湖南联合餐厨垃圾处理有限公司举办的公众开放活动上,来自长沙市樟  相似文献   

17.
<正>杭州市生态环境局积极响应号召,从三方面做好杭州市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为宣传环保理念,引导公众参与,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从2000年开始,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就依托环境教育基地创建工作,在全市开展环保向公众开放活动。目前,通过遍布全市的54家环境教育基地,为大众学习环保知识、参与环保实践活动提供了有效的平台;为宣传环保理念、引导公众  相似文献   

18.
正浙江省自2017年开始启动设施开放工作以来,按照覆盖面和创特色相统一的思路,在面上做到2019年实现全省11个设区市四类设施开放全覆盖,在点上推典型,并推广示范。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连接着政府、企业、公众等主体,是完善环境治理体系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9.
正11月7日至9日,全国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现场观摩活动在南京举行,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同志出席活动并讲话。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同志表示,环保设施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对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具有战略性和基础性作用。推进环保设施开放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创新环境治理体系的有力行动;是培  相似文献   

20.
正上期回望11月7日至9日,全国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现场观摩活动在南京举行,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同志出席活动并讲话。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同志表示,环保设施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对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具有战略性和基础性作用。推进环保设施开放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创新环境治理体系的有力行动;是培育生态文化,构建美丽中国全民共同行动体系的重要举措;是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化解邻避问题、防范环境社会风险的积极方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