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曾经多么得美好,可以吹着微风,沐浴着阳光,散步在田野里.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的富有诗意.不知不觉之中我爱上了这一切.每当心倦的时候这一切可以让我安然入睡.  相似文献   

2.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是1959年中国科学院建在我国西南边陲的一个从事热带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科学研究的一个独立研究机构,集科学研究、植物保护、科普教育为一体。该园从1985年起开始向公众开放,经过20多年的探索,该园“顺天时,量地利”,“与时俱进”地进行园地及其园林景观的改造,环境教育设施的建设及其科普旅游活动的开展,已经使该园所在“葫芦岛”,由名不经传变成闻名于世的“国家旅游区”  相似文献   

3.
家乡的小溪     
张翠凌 《环境教育》2014,(12):84-84
正富阳市是我的家乡,我的童年在这里度过,这片土地有我最美好的回忆。不知不觉,我十一岁了,这片土地也陪伴了我十一年。我的欢笑在这里,难过在这里,似乎我和它已经无法分离了。可是,有一天,它好像变了。那一天,我记得十分清楚——我走在街头,心情悠闲。突然,一阵恶臭直冲我的鼻腔,我不禁下意识地捂住鼻子。好奇心驱使我要一探究竟,我跟随着臭味一直走,每走一步,味道就愈加浓烈。终于,  相似文献   

4.
正我是一只藏羚羊,生活在美丽的藏北草原。那无边无际的大草原平坦、宽阔,像一个硕大无比的墨绿色的大翡翠玉盘。春风在碧蓝如洗的天空放牧着白云,春雨轻洒,草儿发芽,大地一片青青,白蘑菇般的蒙古包在绿茵如毯的草原上,格外醒目。牧羊姑娘那悠扬的歌声在草原上回荡,成群的绵羊像从天上掉下来的白云一般洁白柔软,这里的一切简直如同仙境般美好。但我只是有幸生活在这如此美好的环境之中的少数一只。由于我们藏羚羊的数量已经屈指可数,  相似文献   

5.
帅瑜 《绿叶》2022,(9):45-53
<正>薤山蓊郁,南河清澈。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谷城,美好愿景已成为美好图景。在这片大地上,到处水草丰美,林木勃发,绿色遍野,生态环境尽显自然之美。行走在谷城大地,纵目山川河流,我常常会被谷城的生态之美所感动。我在山区,看到了峰峦叠翠;我在平畴,看到了绿树成荫;我在村庄,看到了绿色掩映;我在河边,看到了河水清冽……谷城的生态之美,真是令我目不暇接、心旷神怡。朋友,当你走进谷城,生态和谐的巨幅画卷,就会向你徐徐展开。你一定也会像我一样,尽情欣赏这方大自然的美丽。  相似文献   

6.
说起我们住的小区真是漂亮极了。宽敞的水泥路,五彩的人行道,还有如茵的草坪和漂亮的喷水池……每天傍晚都有很多人喜欢出来散散步,享受这美好的景色。一天,我和妈妈吃好晚饭也来到了小区中心广场。只见池塘中一群色彩斑斓的金鱼摇头摆尾地在觅食,林间小道上几位老婆婆慢慢地踱着步,宛如地毯般的草地上几个小孩子嬉笑着在捉迷藏。我不禁也想加入他们的行列。我刚走了几步,突然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有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西南边陲--神秘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野生动物资源相当丰富,被誉为"野生动物王国"。每当这些珍稀野生动物受到侵害时,就会有一支忠诚保卫它们的部队出现,这就是武警西双版纳森林大队。在  相似文献   

8.
西双版纳,是纯正的野生亚洲象的天然故乡和永恒乐园。这里的亿万年神奇,因象群的存在而充满传说和梦想;这里的斑斓色迷人,因野象的出没而更加诱惑和煽情。然而,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以前,这里是人类捕杀大象的屠宰场;而后,这里却成了大象肆无忌惮、"鱼肉"村民的人象角斗场……据知,一二十年前,西双版纳的亚洲象尚不足百头,如今已繁殖到约300头。在西双版纳的40个乡镇中,遭到野象侵扰的就有38个;自1991年到2002年,大象肇事事件共造成75人伤亡,4000多头家畜死亡,其他直接经济损失近亿元……达摩克利斯双刃剑又一次高悬在人类头顶:如何化解这因保护野生动物而产生的又一轮生态矛盾?如何处理这自工业革命以来动物与人类争夺生存空间的人畜"二次世界大战"?如何避免陷入保护、发展、破坏的恶性循环?窥一斑而如全豹。欲寻良策,不妨试看---  相似文献   

9.
南山有树     
赵丰 《绿叶》2022,(9):66-73
<正>我的心思,一直都在那些消失了的树身上。随着岁月的流逝,不知道还有多少美好而古老的树木从南山消逝。当人生的欲望随着岁月的苍老渐渐成为空无之后,我却依然思念着那些被记忆重现的树,因为它们已经不再是往事,不再是风景,而是我生命的血液。打开泛黄的记忆,对镜窥探纵深的皱纹,仿佛老树皲裂的树皮,神情便有了淡淡的忧郁。我多么想让时光倒流。回首,虽非岁月如花,却有树的喜悦。那么多树的影子,驻留着青涩的往事。无论风雨侵袭,无论日月交替,它们都静静地伫立在某个院落里或某条泥路旁,摇摆着树叶,倾听我的呢喃,慰藉我的情感。及至晚年,我仍在钟情眼帘里的每棵树,每片叶,生怕它们会像童年里的那些树,从大地上消逝,从我的生命里消逝。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一名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2011年毕业后就投入到公益环境保护的行业中,目前已有近5年的时间。在这个叫芜湖生态中心的机构里关注着安徽南部的生态环境保护,也关注着垃圾管理体系的环境工作。我们每一个全职工作人员都是安徽人,都热爱着自然,爱着春夏秋冬,爱着身边的河流、植物、飞鸟……我们期待生活环境越来越美好,于是投入全身心的精力为环境保护而努力,有大量的志愿者和我们并肩工作,我相信这是个和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工作,需要每一个公众与市民的参与。  相似文献   

11.
云贵访古镇     
正古镇遍布中国,近日在云贵拜望了几处。比如丽江。前些年我回老家西双版纳时,曾设想着"顺道"去看看丽江或大理。但现在才知道,如果以昆明为中转落脚,那么版纳在南,而丽江在北,彼此正好南辕北辙,相距又何止千里之遥,绝非"顺道"。大研古城三进三出我临近天明时,单人独身到达丽江大研古城南口,古城还未苏醒。黎明  相似文献   

12.
李元胜 《绿叶》2022,(6):23-24
<正>我是2000年左右开始田野考察的,刚开始只是拍照片做笔记,根本没有想到它和自己的文学创作会产生什么关系,它只是个人的阶段性的兴趣,当时是这么想的。但是在山里、在美好的大自然中跑了十多年,十多年的自然观察,几十万字的笔记积累下来的变化是意外的。我发现自己的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创作,它的面貌甚至是结构都发生了改变。这是一个让我自己感到特别欣喜的变化,就像是解决了自己的一个障碍。  相似文献   

13.
遗失的河流     
<正>我的家乡在一个很小的集镇上,集镇西头有条小河。河水很清,不用下水,水底的精彩尽收眼底:各种水草上吸附着大小不一的水螺,水草随水流或缱绻成团,或舒展摆动,美好而曼妙;偶有身体透明的小虾顽皮地弹跳似的在水中游走;一群群小鱼自由自在,在水中穿梭。河面上有座青石铺成的小桥,它是我上小学时的必经之路,那时常因过桥时贪玩耽搁了上学的时间而被父母训责。我和小伙伴们喜欢驻足欣赏石板上的各种花纹。这些花纹的造型,或繁缛细密,或简括  相似文献   

14.
李芳芳 《环境教育》2011,(12):75-75
亿年前,有一颗蔚蓝色的星球诞生在浩瀚的宇宙中,她是那样的美丽:她拥有清澈见底的河流;她拥有葱翠挺拔的乔木;她拥有一碧万顷的山林;她更拥有那蓝蓝的天、白白的云……这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的美好,鸟儿在天空中欢快地飞翔着,时不时发出清脆而又响亮的歌声,在那  相似文献   

15.
在遥远的地方,在彩云之南,流传着一个“神灯”的故事。这故事既美好吉祥又生动神奇。被视为云南最高屋脊的德钦县境内的梅里雪山顶上,传说有一盏状似法器的神灯,光芒四射。不管你是否相信,其神奇而科幻,等待着人们去解开它的密码。就是这个故事,把我引向滇西北的雪域冰川。圣灯与处女峰据说,“圣灯”为工人日报记者何金武10年前所摄。当年镜头所向的是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对着这座人类至今未能登顶的处女峰,摄下了令世人震惊的镜头。何金武这样记述其难忘的经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粒尘     
我是一粒尘,一粒曾经孤单却幸福的尘。 我已忘记来到这世间多久,但我记得曾经的地球。那时的一切是多么美好:海洋的水清澈湛蓝,那里曾是孕育生命的摇篮。晶莹的浪花拍打着礁石,耳边是大自然最动人的旋律。  相似文献   

17.
<正>姜伯伯名叫姜法军,今年50多岁,在我老家即墨城区环卫部门开车。别看姜伯伯肤色黝黑,相貌平平,他可是"美好家园"建设的功臣呢!因为他业余时间发明了扫树叶机,它不仅大大减轻了"马路天使"们的劳动量,而且效率提高了3倍多。凭着这台机器,姜伯伯成了远近闻名的大明星。去年秋天的一个周末,我跟爸爸去姑姑家玩,在路上我有幸观看了姜伯伯的扫树叶机表演。只见这台  相似文献   

18.
<正>敬爱的人类:你们好!我是一朵美丽、快乐的小野花,我有一个美好的家:碧绿的草丛。我的好朋友——蜜蜂,常来采我的蜜。可现在,我卧病在床,蜜蜂也和我"拜拜"了。我今天变成这种悲惨的样子,都是你们人类造成的。从前几个星期的一天开始,我就一直在喝一种又脏  相似文献   

19.
母爱的姿势     
我至今无法忘却那难忘的一幕。那是一列春运火车。虽然这只是一趟过路车,可对于急于回家的人们而言,谁也不会轻意放弃。过道被挤得满满的,“摩肩撞踵”一词用在这里最恰当不过了。挤在人群中,我努力地想着些美好往事,想暂时忘记眼前的苦恼。“哇、哇……”一阵婴儿的啼哭,将我拉回了现实。大约五米之外,一位怀抱婴儿的母亲正弓着腰,拼命挡着来自身后的强大压力,为孩子撑出了一片小小的空间,母亲已经够痛苦的了,孩子还以他特有的方式表示着不满。我无法想象,一位柔弱的母亲,挤在这水泄不通的过道里,为了照顾怀中的孩子,每一分每一秒她要  相似文献   

20.
正上海,是一个喧嚣热闹的城市;上海的乡村,却独有一份安逸与宁静。我们原本空气清新,景色美好,但往日的美好田园生活已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水泥钢筋和汽车尾气。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化工企业的发展扩大,使人愈加想念岁月静好的农村岁月。我每天都会看到一辆一辆的垃圾车从小区里进进出出,乱扔垃圾的人却也不在少数。逛街的时候,偶然看到了这样一幕:有一位妈妈带着她的孩子,那孩子手里拿着一杯喝完的饮料递给妈妈,可妈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